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心情驿站 > 来自松阳的一代高僧——慈辩从谏法师

来自松阳的一代高僧——慈辩从谏法师

  

  为了生活,疲于奔波,苦于忙碌,忘了放慢自己的脚步,无暇稍作歇息,或悄然回首,就这样,在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往往错过了分享昔日的荣光、今日的精彩,还有人生的感动。

  “今僧统贤于纪远甚,岂为经背母,使忧忆乎①?”当年,来自松阳的一代高僧慈辩从谏法师劝谕高丽②王朝的佑世僧统义天的话,如今听来,依然富有哲理,震耳发聩。

  从谏,字正夫,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出生在处州(今浙江丽水)松阳县一信佛的毛氏人家。也许受家庭环境影响,据说在他幼小的时候,看见佛经就能阅读。父亲说他是“前世僧人托胎而来的人,怎么可能被尘缘所牵累?”

  十九岁时,毛正夫参加“试经”考试,得以剃度,法号“从谏”。先拜谒杭州上天竺寺辩才法师③为师,从谏学习不分昼夜,废寝忘食。通过三年学法,学行并进,出类拔萃。后,听从辩才法师嘱咐前往江苏镇江金山寺,再师从南屏梵臻大师④,在梵臻大师指点下,学法十多年,深得真传。与梵臻大师交谈,答辩如流,梵臻大师感叹道:“吾道之行,在此子也。”

  宋神宗熙宁(1068~1077)年间,从谏法师出道讲经在杭州明庆寺,受学徒众日益增多。于是,进迁至杭州南屏山麓净慈寺(时称“寿宁禅院”,住持圆照宗本禅师⑤,世称“大本”),影响不断扩大。

  宋神宗元丰(1078~1085)初年,处州百姓为了感戴当时知县江安止的功德,择三岩幽境建造了寿圣寺(今丽水“三岩寺”)。当时,处州知府专程赶赴杭州,隆重迎请从谏法师到处州寿圣寺住持。

  元丰二年(1079),杭州上天竺寺(时称“灵感观音院”)住持辩才法师,告老退居杭州南山龙井寿圣院。当时,杭州知府邓润甫⑥感慨南屏祖刹(南屏山麓兴教寺,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不振,极力邀请便辩才法师前往住持。

  元丰四年(1081),辩才迁居到此,一年之后,辩才再度以自己年老而辞归,同时力推从谏,说:“吾老矣!非从谏首众不可。”邓润甫只好派专人登门邀请从谏,次年从谏被推举为兴教寺代住持。二年后,从谏再度回到净慈寺(时任住持大通善本禅师⑦,世称“小本”)。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上天竺寺住持位置空缺,辩才法师对时任杭州知府蒲宗孟⑧说:“灵感圣迹,遐迩依归,苟不得人,实难光显。从谏道行内明,儒释通晓,四方推服,本众悦随,若非此僧,它人难住。”蒲宗孟采纳辩才的意见,延请从谏法师任上天竺寺住持,同时,奏请圣上赐从谏“慈辩”之号。

  从谏法师对于《止观》契悟深幽,喜接禅衲。他曾经问道大通善本禅师,善本禅师赠予书信一封,书惟黑白圆相。从谏法师一见顿悟,答偈曰:“黑相白相,担枷过状。了不了兮,无风起浪。若问究竟事如何?洞庭山在太湖上。”可见从谏法师的眼光,已经到了极限了。“由是,而知得台宗之真者,不在言说间也⑨。”

  要说从谏法师的故事,不得不费墨提及他与高丽佑世僧统义天的师徒之情。

  义天(1055~1101),敕封“广智开宗弘真佑世僧统”,俗姓王,名煦,字义天,因讳宋哲宗赵煦,故以字行世。高丽国王文宗王徽第四子(排顺宗、宣宗、肃宗之后),母仁睿顺德王后李氏。他十一岁受王命出家,由景德国师烂圆剃度于灵通寺,受学华严宗。同年十月于佛日寺受具足戒。景德圆寂后,义天继承法门。义天虽受师于华严,但对各宗章疏无不探索钻研。对宋代的天台宗似有独钟,他曾对仁睿太后说:“天台三观,最上真乘,此宗门未立,甚可惜也。”

  宋哲宗元丰八年(高丽宣宗二年,1085)五月,义天微服搭乘商船入宋,历时一年零二个月求法交流。

  宋哲宗元佑元年(高丽宣宗三年,1086),经杭州知府推荐,义天到上天竺寺,拜慈辩从谏法师门下,学习天台教义。恰此时,高丽国宣宗上表宋朝廷,以国母思念为由,请求敦促他返国。义天内心本想留下继续深造,对于回不回国迟疑不决,从谏法师以道纪负经荷母游学的故事劝谕他。

  南北朝时期,南齐高僧道纪孝性淳深,为照顾老母亲,外出讲经说法来去之间都挑着一个担子,一头坐着他的母亲,一头则摆满了佛经佛像,被人誉为“横担纪”。日常生活中,母亲的衣着饮食、大小方便,皆亲自为之料理。如果有人要来帮忙,他一定会拒绝,说:“吾母也,非他之母。形骸之累并吾身也。有身必苦,何得以苦劳人?”道纪法师切实做到了经、母两不背,感化一方道俗信众。

  故事讲到这里,从谏法师便说出了前面提及的那句话,说你义天才德不逊于道纪法师,怎么可能为经背母,使其担忧思念呢?义天这才下定归国决心。

  义天离开上天竺寺时,从谏法师为义天作饯别诗,并赠送了手香炉和如意珠等物,对他弘传天台教观寄予厚望。其诗⑩曰:

  醍醐极唱最尊崇,菡萏华奇喻有功。

  五祖当年亲妙悟,僧王今喜继高踪。

  戒香流出金炉上,法语亲传麈尾中。

  他日海东敷演处,智灯列焰照无穷。

  此后,义天到天台山拜谒智者大师11塔,立誓说:“已传授杭州慈辨法师教观,欲还本国流通,乞赐冥加,令得传布12。”

  元佑元年五月二十日,义天搭乘高丽朝贺使船回国。正如他所誓,返回国内之后,义天不仅推崇从谏法师的著述,还禀受从谏的天台教观来开宗立派。

  宋哲宗绍圣四年(高丽肃宗二年,1097),高丽建成国清寺,义天兼任国清寺第一代住持,为从谏法师塑像,将他作为高丽天台宗的始祖,并每年遣使来宋,保持与从谏的联系13。其实,客观地说义天才是高丽天台宗之始祖。如此这般,不仅仅体现他们师徒关系非同一般。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高丽肃宗六年,1101)十月,义天右胁而化。高丽肃宗赠谥“大觉”之号,册封国师。

  曾任杭州知府的苏东坡,被贬广东惠州时,曾经书写过这件事情,并对慧诚说:“天竺慈辩,学行甚高,综练世事,高丽非时遣僧来,予方请其事于朝,使辩馆之,日与讲法,词辨锋起,夷僧莫测。又具得其情以告,盖才有过人者。”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住持上天竺寺二十四年的从谏法师,以老辞归本乡寿圣寺。

  大观三年(1109),两浙门学以天真父子情分忆之,车溪择卿法师、普明如靖法师等十人相约一起登门拜访,从谏法师对他们说:“久不与诸子说法,劳远至耶?”于是,沐浴新衣,升座举唱,言词激烈,无不感涕。

  之后,从谏法师书偈云:“生灭出没本来无实,七十五年空华换骨。撒手昆仑顶上行,从来不动毗卢窟。”绝笔而终。这一天,正是十二月二十七日。

  从谏法师一生求法讲经,“传道三纪(三十六年),登门万数”,精勤修行,位列天台宗十九祖。其法嗣除前述的高丽佑世僧统义天,还有车溪择卿法师、慧觉齐玉(以避时讳暂改齐璧)法师、圆觉蕴慈法师、普明如靖法师、天竺应如法师、法云宗敏法师、佛智慈云法师、佛照智坚法师、慧觉清月法师、圆明普贤法师、上竺明义法师。

  从谏法师著作传世不多,除前述外,另搜罗所得仅《示陈行婆颂(二首)》14,录于下。

  示陈行婆颂(并序)

  行婆见师,师问修行许久?婆称修行多年。师问曾见阿难?婆称多见善知识。师问如何指示?答曰:直截根源。也不看经,也不念佛。师云:错了也。因为说法,婆既信服。遂示以二颂。

  直截根源不用修,算来此语少来由。

  会须把本逃生死,念念弥陀勿外求。

  念佛看经是本程,须信从来水是冰。

  但向根源深体究,声声提起甚分明。

  注释:

  ①引南宋·宗鉴《释门正统·卷六·中兴第二世十传·从谏》。僧统,指义天。纪,即道纪法师。

  ②高丽(918~1392),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的王国,由王建所建立。都城开京(今朝鲜开城)。佛教是高丽的国教。

  ③辩才:亦作辨才(1011~1091),俗姓徐,名元净,字无象,杭州於潜(今临安於潜)人。十岁时,在西菩山明智寺出家,师从法雨禅师。十八岁,到杭州上天竺寺,师从慈云法师,学习天台教义。慈云圆寂后,又师从明智韶师,学《摩诃止观》。二十五岁时,宋神宗闻其德行,特恩赐紫衣袈裟,并赐法号“辩才”。代韶师讲法长达十五年之久。后来,杭州知州秦溱邀请他前去住持大悲宝阁院,长达十年之久。嘉佑末年(1063),杭州知州沈遘以上天竺寺住持智月法师之邀,聘请辩才入山住持,并上请朝廷,以教易禅,朝廷恩准,赐改寺名为“灵感观音院”。期间,遭排挤,回於潜西菩山明智寺暂住。元丰二年(1079),告老退居南山龙井寿圣院。

  ④南屏梵臻大师(?~1103),钱塘人,原名有臻,号南屏。受具足戒后,从学于四明知礼,知礼以天台诸学尽授之,唯不授其“摩诃止观”,令其自行阅读二十遍后,再加以印可。皇佑三年(1051)至上天竺寺,次年归金山。熙宁五年(1072),应杭州太守吴侍读【作者注:应“陈襄”,熙宁四年(1071),陈襄出知陈州(今河南淮阳)。次年,移知杭州。熙宁七年,复知陈州。熙宁九年,被召入京,为枢密院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提举进奏院,后又兼侍读,提举司天监】之请,入南屏兴教寺开讲席。师辩才,每就观心、观佛等问题,与净觉仁岳等之“后山外派”诸师展开对论,名动一时。著有“释十类”,开创南屏一家特有之类集形式著作。有弟子从谏等人。其门庭为四明三家中最繁盛者。崇宁二年(1103)臻师圆寂,宋徽宗追谥号“实相禅师”。

  ⑤圆照宗本禅师,天衣义怀禅师之法嗣,俗姓管,常州无锡人。宗本禅师体貌厖硕,为人淳厚,寡言少语。十九岁,投姑苏承天永安道升禅师座下干苦役。十年以后,得以剃度受戒。服勤三年之后,宗本禅师方辞别道升禅师,游方参学。初投池州(今安徽贵池)景德寺,礼谒天衣义怀禅师。英宗治平元年(1064),漕运使李复圭,请宗本禅师住苏州瑞光寺开法,一时法席大盛,学众达五百余人。后杭州太守陈襄,以承天、兴教二刹无人住持,便请宗本禅师选居其一,可是苏州道俗拥道遮留,不肯让宗本禅师离开。无奈,陈襄便请宗本禅师住持净慈寺,并发文告诉苏州道俗云:“借师三年,为此邦植福,不敢久占。”元丰五年(1082),宗本禅师奉神宗皇帝诏请,住相国寺,为慧林第一祖。哲宗期,宗本禅师以年老乞归林下。宗本禅师晚年居灵岩,从其得法者,不可胜计。哲宗元符二年(1099),如熟睡而化。春秋八十岁。

  ⑥邓润甫(1027~1094),字温伯,又字圣求,建昌军南城(今江西黎川)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土。历任上饶尉、知武昌、中书条例编修、检正中书户房事。神宗偶读润甫文章,赞叹不已,升为集贤校理、直舍人院、知谏院,再提为知制诰,升任御史中丞、翰林学士兼掌皇子阁笺记。哲宗时,曾一夜草制文告22件之多,后奉命修撰《神宗实录》,知抚州、杭州、亳州,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任吏部尚书、礼部尚书,改任兵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尚书左丞。卒谥安惠。

  ⑦大通善本禅师(1035~1109),西汉董仲舒后裔,颖州(今安徽颖上)人。嘉佑八年(1063),在京都地藏院出家,其师圆成律师惠楫。后到姑苏,参圆照宗本禅师于光瑞寺,默契宗旨,服勤五年,尽得宗本之道。后来住持婺州双林寺,道俗推崇备至。继而移住杭州净慈寺,继承宗本的法席,和宗本并称大小本。宋哲宗闻其名,诏住上都(东京)法云寺,赐号“大通”,继承法秀的法席,住了八年,归老于西湖之上。

  ⑧蒲宗孟(1022~1088),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人。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进士,调夔州观察推官。神宗熙宁元年(1068)召试学士院,为馆阁校勘。六年,进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知制诰,转翰林学士兼侍读。元丰六年(1083),出知汝州,加资政殿学士,徙亳、扬、杭、郓州。哲宗元佑四年(1089),御史劾在郓为政惨酷,夺职知虢州。五年,复职知河中。七年,移知永兴军,旋知大名府。以疾求河中,既至,卒,年六十六,谥恭敏。

  ⑨引明·明河《补续高僧传·卷第一·义解篇第二·从谏、希最二师》。

  ⑩另有版本,曰:“醍醐极唱持尊崇,蒸萏苍奇喻有功。吾祖昔时唯妙语,僧王今喜继高凤。芳香流去金炉上,法语亲传犀柄中。他日海东敷教处,智灯千焰照无穷。”

  11智者大师,即智顗(538~597),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俗姓陈,字德安。隋代荆州华容(今湖北公安县)人,祖籍颖川(今河南许昌)。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

  12引南宋·宗鉴《释门正统·卷六·中兴第二世十传·从谏》。亦说发愿文为:“尝闻大师,以五时八教,判释东流。一代圣言,罄无不尽。本国古有谛观者,传得教观,今承习久绝。予发愤忘身,寻师问道,今已于钱塘慈辩讲下,承禀教观。他日还乡,尽命传扬”。

  13引自韩国·徐新啦《朝鲜半岛天台宗的传承——以高丽大觉国师义天为中心》。

  14引南宋·宗晓《乐邦文类·卷第五》。

来源:松阳新闻网 作者:毛先法 编辑:吴胜 杨卫中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