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文•视觉 > 吕祖点化 少微得道

吕祖点化 少微得道

吕祖点化 少微得道

——史上松阳高道之徐泰定

  要说道士徐泰定,有必要先说一说处州相关的历史沿革,还有相关的历史人物。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析松阳的东乡之地置栝苍(亦作括苍)县,同时置处州,州治设栝苍,松阳归属之,浙西南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自此从松阳东移至栝苍。唐大历十四年(779),因避唐德宗李适名讳,改栝苍为丽水。

  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处州丽水县的梁汝嘉(字仲谟),经自己外公当朝宰相何执中的奏请,入朝为官,当上了登仕郎,后调任中山府(府治安喜,今河北定州),先后掌管兵曹、议曹事务。到了宋高宗赵构当政期间,梁汝嘉历任常州武进知县、常州通判加直秘阁、两浙转运副使代理临安知府,不久便转正,加直龙图阁。后因政绩卓著,步步高升,累迁徽猷阁待制、户部侍郎,进权尚书兼江、淮、荆、广经制使。之后,又先后出任明州(今浙江宁波)、温州、宣州(今安徽宣城)、鼎州(今湖南常德)知州。后来,以宝文阁学士、右通奉大夫致仕,回归故里。去世后,追赠少师、爵缙云郡公。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曾任左丞相、时已退休在家的周必大撰《宝文阁学士通奉大夫赠少师梁公(汝嘉)神道碑①》,云:“再岁(指绍兴二十二年,1152),复引疾奉祠。二十四年十月二日,薨于里第,享年五十九。越明年十月丁酉,葬松阴县惠洽乡之原。”此处所言“松阴县”,恐误,当是松阳县。

  元代官修《宋史·列传一百五十三·梁汝嘉》则载:“复奉祠以归。绍兴二十三年(1153),卒。”并且评价道:“汝嘉长于吏治,在临安风绩尤著。”

  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析丽水的宣慈、应和二乡及懿德之北乡分置宣平县,属处州府。据清·光绪四年(1878)《宣平县志》载,梁汝嘉为宣平县九都梁村人,墓在杜坑。

  民国十五年(1926)《丽水县志·卷八·选举·梁汝嘉》加有编者按,语:“梁汝嘉后世散居宣慈乡。明代割宣慈置宣平县。撰《宣平志》者,遂以诸梁入之。考《栝苍汇纪》云‘汝嘉家邻郡学’,则不得为宣平人矣。《通志》于里贯有‘云和’‘宣平’等名,盖据今境追改之,然当时里居确在何乡,难为指实。”另据该县志载:“宋少师梁汝嘉墓,在十八都石侯村。”石侯村,位于今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东北约2.5公里处。

  1958年4月,撤消宣平县建制,原辖区的柳城、上坦两区及直属镇共16个乡镇并入武义县,曳岭区的5个乡镇重新划归丽水县。昔日宣平县九都梁村,为今日莲都区老竹镇所辖。同年11月,松阳县建制撤消,并入遂昌县。在此前后,原宣平、丽水、松阳辖境有过多次调整。

  且说宋代时期的松阳。有时人所作的二首诗,颇能展现当时松阳的社会情景。一是沈晦《初至松阳》,松阳人大多能耳熟能详。诗中吟道:“西归道路塞,南去交亲疏。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另是刘植《送周子馀赴松阳簿》,可能就没那么熟悉了。诗曰:“长松虽剧县,主簿却优闲。溪浅清见石,斋空静对山。吏嚚嫌讼省,乡狭觉民艰。独称诗人意,行吟苔行间。”

  五代吴越国时,松阳曾一度改县名为长松。而“剧县”,是指政务繁重的县分,与其相对应的称之“平县”。由此可见,松阳经唐时多次析地分置他县,境域虽大为缩小,可综合实力仍不容小觑。据1996年版《松阳县志·行政区划》载:“宋时‘有五乡、松阳一镇。’”至于具体哪些乡,可惜未言。

  周必大所撰碑文言,梁汝嘉墓葬松阳县“惠洽乡之原”,想必惠洽乡为当时五乡之一。据明·成化《松阳县志》所载,成化二十二年(1486),置移风、旌义、布和上、布和下、九芝和惠洽等六乡。惠洽乡管四里六都,辖境为今松阳象溪、裕溪、板桥、安民大部、大东坝一部,以及莲都区境部分。

  与周必大所记有所出入的是,各版本《松阳县志》皆载“宋尚书梁汝嘉墓,在松阳万山间。”这万山之间,又是何方呢?估计不是与莲都老竹交界的板桥,就是与莲都碧湖接壤的裕溪,比较而言,后者可能性或许更大。就有研究者认为,周必大所记“惠洽乡之原”,今属莲都之碧湖。不过,正像前述《丽水县志》编者按所言,梁汝嘉“当时里居确在何乡,难为指实”,他的墓地确在何处,亦难为指实也。

  之所以花大力气探究梁汝嘉墓地,是因为据说墓地临近当时有座观行庵。而观行庵的由来以及具体坐落,又无处可查。这庵与墓有无关系,更是无处可查。

  言归正传,据清·光绪三年(1877)《处州府志·卷二十一人物志中·方外》载,宋宁宗开禧初年(1205),徐泰定(字虚寂)就居住这座观行庵。

  一日,有位道士吹奏双笛,现身观行庵,那笛声清远而又空灵,这群山万壑也似乎随之缥缈起来,正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也不知他是偶然路过,还是特意专程而来,反正,两人一番交谈下来,十分投契,不说相见恨晚,至少也是相见甚欢。之后,道士授以《丹诀》,还赠送画笔一支,并且叫徐泰定当场作幅水墨山水画,试一试笔。徐泰定边深表谢意,边尴尬解释自己未曾动笔,焉能作画?连连摆手道:“不好意思,不会不会!”道士告诉他:“你尽管自己随意画去就行了。”果然,徐泰定拿笔随手一画,便似丹青妙手之大作。难道是马良的那支神笔重现世间?

  过了十年,那位道士又过来了。这次他可是特意登门,为的是要带徐泰定一起远游。不知何故,徐泰定给谢绝了,道士亦不多言,留下诗一首,便自顾离去了。诗曰:

  铁笛双吹破晓烟,相逢又是十年前。

  曾将物外无穷意,总付毫端不尽传。

  白发数茎君老矣,青云一朵我飘然。

  世间究竟只如此,何似同归洞府天。

  再说这位能吹双笛的道士,看他这般超凡脱俗、神采飞扬,如此神通广大、逍遥自在,尽管他自称姓李,名同明。人们仍有理由怀疑他是上洞八仙当中的吕洞宾(名岩,人尊吕祖),因为八仙当中惟有他最为行踪不定,混迹人间,济世度人。

  徐泰定有何非常事迹感动吕洞宾,导致他特来点化?前述《处州府志》未言,明·何镗《括苍汇纪》没讲,就连各版本《松阳县志》也不曾说明,我们不得而知,或许因为徐泰定归隐山林,潜心修炼;或许就是机缘巧合,二者言语相契。

  后来,徐泰定还是离开了松阳,告别了观行庵,前往当时的丽水,进了紫虚观。这紫虚观可不一般,它坐落丽水(今莲都)少微山之上,而少微山位于厦河(今南明湖)之南,也就是如今丽水紫金大桥南边,乃是处州道教名山,民间传说上洞八仙的钟离权(别名汉钟离)、吕洞宾曾云游于此。

  相传,三国东吴时期,太极仙翁葛玄(字孝先)曾在少微山上炼过仙丹,留有一口取水浴丹之井,后人称之“葛翁井②”。也有说到此炼丹的高道,乃是东晋时期世称“小仙翁”的葛洪(号抱朴子)。

  到了唐代,少微山上更是建有多座道观。载入方志的就有龙兴观(后改名妙成观),传说被誉为“恩开五君,名动四国③”的唐代天师松阳人叶法善曾居之。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建成的紫极宫(后改名真圣观),被称为“扶宗立教,海内一人④”的唐末高道缙云人杜光庭曾在此修道。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真圣观又改名紫虚观。据说,此后宋高宗赵构、宋理宗赵昀都曾亲笔书写匾额赐之。民国十五年《丽水县志·卷五·寺观》载:“紫虚观,在少微山。昔传葛洪炼丹于此,丹井在焉。唐道士杜光庭修真其地,天宝二年建紫极宫,寻改真圣观。宋治平二年改今名。有真人堂,塑钟、吕二像。元至元十四年(1227),观燬⑤,像不坏。十五年重建,有晚翠楼、来鹤亭、留舄亭诸胜。”

  成了紫虚观道士的徐泰定,自然依照吕洞宾所授丹诀,静心修炼,年龄八十多岁了,依然童颜鹤发。清·顺治《松阳县志·卷之十杂志·方术》载:“泰定年八十馀,常童颜,端坐而逝。”他的画作呢?估计无一幅存世,便也无人提及。

  明朝开国元勋处州青田人刘基(字伯温,号犁眉,封诚意伯,谥号文成),与方外仙客羽士交游甚广,更是钟情少微山,诗文多有提及紫虚观,有《题紫虚道士晚翠楼》诗一首,曰:

  晚翠楼子好溪南,溪水四围开蔚蓝。

  微阴草色尽平地,落日木杪生浮岚。

  岩畔竹柏密先瞑,池中芰荷香欲酣。

  闻说仙人徐泰定,骑鸾到此每停骖。

  清·雍正版《浙江通志·卷二百一·仙释》也载有徐泰定传,所记道迹也与前述类同。不过,有别前述的是他遇道人点化是在紫虚观,并注明源于明·刘基《紫虚观记》。云:“泰定尝遇一道人,口吹双笛,授以《丹诀》,仍赠笔一枝,令作水墨山水,随意为之,遂如素习。后十年,欲与远游,泰定辞,乃留诗别去。”对此,《丽水县志·卷五·寺观》按语:“此记,今本《刘文成集》不载,《浙江通志》所引如此。《括苍汇纪》谓泰定,字虚寂,其遇双笛道人,在开禧初,居松阳观行庵时,余略同。”

  明·贺复徵所编《文章辨体汇选·卷五百六十三》,也收录有刘基《紫虚观记》,却不同于《浙江通志》。其云:“缙云之山,桐溪出焉,东南流入于好溪,其南曰少微之山,是为栝苍洞天,有观曰紫虗⑥。紫虗之山水,清奇幽邃,瓯、栝之间无与为比。自唐宋以来,神仙钟离、先生吕洞宾皆常来游,而章思亷、徐泰定即其观之道士也,皆以羽化去。其事迹显著,人能言之不可尽述也。履其地,思其人,宁不飘然有凌云之志哉!”查阅刘基《诚意伯文集·卷十五》,此记其实摘录于《少微山眉岩神仙宅记》,题应为编者所加。

  元代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素负文名,为“元儒四家”、“元诗四家”之一。他撰有《处州路少微山紫虚观记⑦》,其中说道:“又有徐泰定先生者,名虚寂,有道人吹笛过之,授以双笔,遂善画山水。后十年,吹笛者复来,为诗招之去。相传,以为吕洞宾云。”

  附注:

  ①宋·周必大《文忠集·卷六十九》。

  ②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十六·处州路少微山紫虚观记》云:“在晋时,葛玄尝炼丹于此,有遗井焉,今犹曰‘葛翁井’,翁尝取水而浴丹者也。”

  ③唐·李邕《唐故叶有道先生神道碑并序》云:“孙子景龙观道士鸿胪卿越国公,幼得父书,早传成法。夤念有训,迈迹自身,读天下之书,备方外之术。火涤淫祀,剑诛群妖,恩开五君,名动四国。”景龙观道士鸿胪卿越国公,即叶法善。

  ④宋末元初·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杜光庭》云:“僖宗召见,赐以紫服象简,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道门领袖。当时推服,皆曰:学海千寻,辞林万叶,扶宗立教,海内一人而已。”

  ⑤燬:焚毁也。今作“毁”。

  ⑥虗:同“虚”。

  ⑦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十六》。

作者:毛先法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叶跃明 吴胜 时间:2018年4月17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