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文•视觉 > 四十年的改变

四十年的改变

  在参加黄南水库移民搬迁工作时,我见到了这样一幕:一位移民大妈拿着手机对着正在搬家具、拆除房子的场景,边照边说:“你快看,你快看,都搬了,都在拆了,你再不回来就看不到了。”随后是一阵欢快的笑声。原来,她正在和远在杭州工作的女儿通视频呢。家里都快拆了,她女儿还是没有回来,估计女儿对于家里移民搬迁很放心,并不十分在意。这突如其来的场景让我惊奇和触动,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拍摄工作,没能把这一幕完整地拍摄下来。惊奇有二点意外,一是大妈能把通讯设备应用得如此娴熟到位,显然,她想通过实景的感触,把女儿招回来;二是大妈面对移民搬迁如此坦然乐观,完全没有失去家园的悲观。

  记得40年前,我大哥参军在部队,老妈总是盼望着大哥的信,家里大约半个月左右就能收到大哥的信,每次来信,除老爸讲给她听外,总是还要叫我们一字不漏地读给她听。时间稍长,老妈又开始唠叨大哥的冷暖,那是一位母亲对儿子讯息的期盼。后来有一次很长时间没收到大哥的信,老妈心里真的着急了,她总自言自语地问,大哥身体怎么样了?大哥是不是去打仗了?那时她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回家洗忙完家务空下来,就能发现她坐立不安的样子,她的担心是真实的,大哥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才写信回家报平安。那时的联系方式只有写信,仍然是沿用上千年的传统方式。

  后来,有了电话。记得我当兵的后期才开始用电话。每次都得化几个小时到邮局排队,而且电话费很贵,按秒计算。后来,通讯发展越来越快,电话从慢慢普及到了单位,到快速普及到家庭,似乎就是转眼之间。为了呼叫对方电话联系,不知道谁发明了传呼机,“B—B—B”一响,就得找电话回复。记得1994年,因救灾需要,单位买来了第一台移动电话——“大哥大”,那时价格要二万多,话费也很贵。那时有大哥大非常让人羡慕,也只有老板和单位才能用得上。接下来时间情况大变,手机、话费价格直线下降,很快单位副职也配上了手机,紧接着股级干部也开始配备了,普通大众开始自己买手机了,后来,公家配手机也消失了。而今,人人拥有手机,不管是天各一方,想联系了可以随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在语音通信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文字、图像通讯为主要内容的互联网也在快速发展。记得我在1983年军校第一次接触到电脑的,那时电脑全是进口的,全英文的,学得是最简单的Basic语言。1995年单位买了第一台电脑,代替了手工打印机。这台电脑,让我学会了键盘盲打和五笔输入法,从此,电脑而了我工作的工具。1997年,我个人买来了第一台电脑,并开通了电话线拨号上网,开始时,在松阳要拨号要拨到金华才能上网。那时,网络速度非常慢,打开一个网页像虫爬,所以,诞生了个新名词——网虫。那时网上联系主要是电子邮件——E妹儿,主要交流社区是网上论坛——BBS,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刚刚开始使用,虽然联系人很少,但很是神奇。不知不觉中,网速变快了,网上的内容也快速丰富起来,QQ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们主要网络交流工具。2001年,我个人建了第一个网站——“民政之窗”,并配网络论坛——“民政论坛”,那时是全省民政的唯一的一个论坛,也是全县二个主要网络论坛之一。它成为当时全省民政人和松阳人网络交流的主要场所之一。而今,网络功能已非常丰富,它涵盖了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课堂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方式,网上办事成为政府事务的常态,网上购物极大方便人们的消费,网络交流也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主要交流方式。

  不知什么时候起,智能手机把手机与网络合二为一。我,作为一个已经走出农村的城里人,却依然只满足于手机语音交流和电脑网络交流,在对年轻人探讨智能手机新功能不屑一顾时,不经意间,发现了农村大妈已经非常娴熟地在运用这些智能手机功能了。一不小心,我落伍了,不仅落伍于年青的大学生,还落伍于农村大妈。

  记得在去年底接受黄南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拍摄任务时,我脑中浮现过父辈移民时的情景,那是新安江移民时的情景,是全村男女老少一齐哭着离开故土的情景。为此,我曾想着要记录下黄南水库移民可能出现的类似情景,但,这种情景始终没有出现。黄南水库移民在个别偶尔发生离土之伤感的外,众多移民都是带着笑容的,他们乐观面对自己的变迁。是什么造成老一辈移民与现代移民如此天地之差别?显然,是思想观念。老一辈移民从小就守着那片黄土,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对那片土地非常依恋。当他们因建设水库,要离开那片土地时,心中是非常茫然的,非常不舍的。而今,黄南水库移民,更多的人已经早已离开那片土地,过着城里人的生活,他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离开故土时,不再茫然,很少依恋。这,或许是改革开放40年对农民的最大改变。

  感触让我反思,为什么我会落后?慢慢的我理解了,这种落后不只在对新技术的运用,更在于思想观念没有不断更新,在于思想认识没有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说,我已经固化了自己的思想,以至于对新事物无动于衷。

  国家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我们有理由固步自封、拒绝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吗?

作者:叶高兴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叶跃明 吴胜 时间:2018年8月25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