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文•视觉 > 酉山,昔日曾经松阳道教名山

酉山,昔日曾经松阳道教名山

  诗曰:

  郭外遗仙迹,青山隔市喧。

  骨蛇神犹王,碑残字尚存。

  落花春惨淡,流水日潺湲。

  欲注探玄赋,还须问摄魂。

  许国忠,明代宣城(今宣城宁国)人,举人。据清·光绪《处州府志》载,明万历年间,任处州同知府事,慈祥廉洁,历署府县,咸以仁称,如复乎桥于故址,泊盐船于上河,修学筑堤,爱仕恤民,止开采,杜衅端,任八载,擢本府知府,益励精图治。万历三十一年(1603),主持修编《续处州府志》八卷。万历甲午(1594)秋望,他与通判文似韩同游缙云名胜仙都峰时,留有刻石。他也到了松阳,访了酉山,拜了石碑,并且作了这首诗。因未署日期,我们不知他何时前往拜谒,更不清楚他为何不似前人刘回翁吟了《卯山》又颂了《酉山》,或许他未曾登临卯山,抑或只因诗句不曾留存于世。

  酉山,缘于道士叶法善,历史上理应与卯山相提并论,可实际上比卯山名气逊色不少,尽管它与卯山时常并行名见经传。例如:《唐叶真人传》云叶法善“鼻祖俭寻佳山水,得会稽之南乡,隐于卯、酉。”《太平广记》言叶法善“自仙府归还,已有役使之术矣,遂入居卯、酉山。”明·何白《题丹邱石室赠葛道人》诗曰“鼋逸人居子午谷,叶法善住卯酉山。”等等,却往往被人误解成一座山,或被忽视,乃至当今身形早已湮灭世间已有三四十年,恐怕连名字也渐渐被人淡忘。当年,疑似相对而又相连的两者,都是叶法善的修道之处,境遇何以如此悬殊至极?叹!叹!叹!

  酉山,当初屹立于如今新兴镇东南边,十三都源口一华里之外,源水绕过山脚从西南流向东北的大港。大港,就是松阴溪,我们村里人都这么叫。这条源水经过的溪,有个极雅致的大名,唤作“芳溪”。酉山虽与卯山一样孤立于松古盆地,却有另一番别样的奇特。两山一屼立于东,一挺拔于西,隔大港朝夕相对相望。毋庸置疑,我们聪明的先人乃是据地形、依旧市、按地支之方位而予以命名。

  凭总丱之岁的记忆,要说卯山是柔的,那酉山则是刚的;要说卯山是丰满的,那酉山则是瘦削的;要说卯山像个圆润的大馒头,那酉山则似嶙峋的粗冰凌,倒立平地。也是离开老家许多年,捣鼓故纸堆好久之后,就在某个时点豁然,原来小时候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就在离老家两华里路开外的西南方,那座孤零零峻峭如画,山顶上常飘仙气的油麻山,就是传说中(或言故纸堆里)的酉山。失落!几乎与此同时涌上心头,好遗憾当年因敬畏它的神秘而从未靠近一步(那时,我们村里的小伙伴都不会去)。转念一想,这山确实也像一杆粗壮的油麻秆硬生生插在那片平野上。油麻山,喊得挺贴切!油麻,芝麻也。

  酉山,当年可不是被叶天师投符起石而飞走的,乃是整座人为削去大部,取石他用,最后只留山脚儿,还有沿溪通往搬运岩石的道路。岁月磨痕,这么多年过去之后,草木点翠,山脚儿成了小山包,运输道路几经更新,早已铺上或水泥或沥青,成了延伸十三都源内的乡村公路。曾经的山脚旁,紧靠后来的公路边,随着一幢幢民房拔地而起,俨然聚集成小村庄。即使在当地,四十岁上下的人也难以想象出昔日它与众不同的容颜。或许漫步两岸防洪堤坝成就的松阴溪绿道上,瞧见那用以砌墈扎坝的“石玄岩壳”,你能感受到酉山当年那粉身碎骨的奉献。是否它的身形消失了,它的名字该流传千古?

  翻查地方史乘,找寻民修谱牒。卯山,吟诵无数,除诗之外,尚有许多其他文体记载它、描绘它、赞颂它,例如:明·叶性存《卯山古志》、清·孟修彩《卯山赋》、清·叶以光《卯峰地图记》、清·叶培章《卯山广福观序》、清·孟居仁《游卯山记》、清·雷经《卯山志》等等。酉山,却只见诗几首,这还得全靠当年上安村涌现的那群刘氏才俊,诸如刘符升、刘建英、刘迪英、刘迈英、刘毓宪、刘毓晫、刘文礼、刘文远、刘国表等等,为我们留下数首《酉山新月》之诗,这些人名可是进了民国《松阳县志》的。“酉山新月”为当年“上安十景”之第七景。说到这里,不由地又感叹一声,呀!今日,上安名气大;昔日,上安名气也不赖嘛!

  吟咏酉山的诗,清·顺治《松阳县志》著录有三。民国《松阳县志》则仅入选了前志其中二首,即元·刘回翁《酉山》、明·汤显祖《酉山石境》,未曾著录许国忠诗作。稍加考据,又能发现,其实它亦收录有三,不过将清·刘毓晫《上安十景·酉山新月》误作《西山新月》罢了。诗曰:

  巉岩青障夕阳殷,新月一钩挂碧寰。

  宝镜未圆蟾半露,流苏欲坠鸟初还。

  村烟绕寺钟何晚,潭水含波钓自弯。

  侍吐全轮光满宇,酉山毕竟是仙山。

  清·顺治《松阳县志·卷之一舆地志·山川》载:“酉山,去县南三十里。唐弘道元年(683)建酉山观,亦叶法善修炼之处。”民国《松阳县志》依然如此,要不是涉及叶法善,还有道观,惟有六字概括,就这么简单!清·光绪《处州府志》记载自然更加精简。再看叶法善家族,《太平广记》云“遂入居卯、酉山。”、《唐叶真人传》云“隐于卯、酉。”《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云“卜居卯、酉山。”等诸书所言,不难看出,叶法善打小就东奔西走,往来于卯山、酉山,勤于修炼。

  酉山与叶法善以及与叶氏家族的交集,其实远不止此。《卯峰叶氏广远宗谱》记载,叶法善祖父叶国重与夫人刘氏“合葬酉山天真观右。”清·顺治《松阳县志·卷之七禋祀志·坟墓》记载则相对模糊,曰:“唐有道先生叶国重墓,在县西南山。”清·光绪《处州府志》所载与此相同,并未指明具体山名。至于天真观,“去县西二十九里酉山之下。唐弘道元年建,名淳和。后改曰安和。今为天真。”清·顺治《松阳县志》这么记载,民国《松阳县志》也仅添两字“久废。”如此看来,这天真观,是否就是前面提到的酉山观?再讲酉山,一说“去县南三十里”,另言“去县西二十九里”,到底是去哪里?不去纠缠细枝末节,毫无疑问,酉山,不一般!它与叶法善的关联,更不一般!

  开元四年(716),已是百岁老人的叶法善,意欲退隐江湖,回归故里。二月二十一日,叶法善郑重向唐玄宗呈上《乞归乡上表》,诚恳地表明自己体力不支,思乡心切,恳求“特赐余魂,得归丘墓。则物善遂性,天覆无涯。”唉!神仙也有累的时候,更何况叶法善还是个具有浓浓乡土情结的老人。无奈,唐玄宗舍不得自己的尊师离开,他敬重叶法善,也更加需要叶法善的辅佐,为此也郑重其事罗列了一大堆理由,婉拒之,言“江海之心,此期难允。即宜断表,深体朕怀。”

  过了两天,也即二月二十三日,叶法善再度呈上《乞归乡修祖茔表》,还有《乞回授先父表》,或许叶法善心想,自己退休申请皇帝不批,我请假回乡修一修祖坟,并恳请将之前所授爵位回赠先父,以尽尽孝道总行吧!一提“孝”字,也是叶法善搭对了脉,契合唐玄宗“以孝治天下”之策,这下他再无理由不批准了。要知道这唐玄宗,那是位能花心思为《孝经》亲自作注的皇帝。同时,念及叶法善高功大德,情深大孝,爵位自是不必回授,另行赠赐。批答道:“朕敦风厉俗,益所嘉称。师崇让鸣谦,固难依允。所请赠者,别有处分。”因此,叶法善父亲叶慧明被追赠“银青光禄大夫、歙州刺史”;祖父叶国重,被赐号“有道先生”。

  之后,叶法善便邀请书法大家李邕撰写相关碑文,也便有了那相传千年叶天师夜间追魂书写“丁丁碑”的故事。

  次年,也就是公元617年农历三月,酉山,必定有一个非常的日子,盛大的场面,庄重的仪式,皆因叶法善要在天真观之侧,他祖父叶国重墓前为之立碑。且看叶法善回乡时的场景,“群公帐饯,列蕃郊迎,朝章有辉,乡人皆庆。”再想象一下立碑时的情景。明正统《道藏》有载:“真人祖国重,葬于松阳酉山。山有石鸡,能鸣。遂于其处置道观。今曰天真观。立碑于下时,请李邕为碑记。”

  元代松阳人刘回翁,官至侍御史。且将他的这首《酉山》诗作为结语,诗曰:

  崔嵬山色倚空青,人去门闲书亦扃。

  云度绿溪春嶂合,露滋芳树晓烟螟。

  雨馀芝草留仙梦,香散松花老茯苓。

  自愧徃来尘世隔,浮生无路问黄庭。

作者:毛先法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叶跃明 吴胜 时间:2018年11月24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