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文•视觉 > 松阳地名文化遗产与唐风宋韵文化(上)

松阳地名文化遗产与唐风宋韵文化(上)

  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记忆,具有强大而无形、深沉且持久的渗透力,是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重要烙印和标志,在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地名中有文化、有历史,要注重文化传承。松阳的一山一水、一镇一村、一路一桥名称的背后都蕴含着美丽的故事和传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松阳地名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松阳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199),距今已有1800多年,是丽水市最早的建制县。唐武德四年(621),升为松州,八年复为县。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易名长松县。后晋天福四年(939),改称白龙县。宋咸平二年(999),复名松阳县,从此以后,作为专名的“松阳”沿用至今。1958年11月,撤松阳县并入遂昌县。1982年1月,复置松阳县。

  “松阳”之名有文献记载的始于东汉。顾祖禹(1631-1692)撰的《读史方舆纪要》第九十四卷载:“松阳县,本章安县南乡地(实为西乡),建安四年(199)孙氏析置松阳县,属会稽郡”。治旧市(今古市镇)。贞元间(785~805)县治迁紫荆村(今西屏街道)。松阳地名由来:以地处长松山之南得名。明郭子章《郡县释名·浙江下》:“松阳县,东汉名,以邑有长松山也。”《大清一统志》卷二三六:“长松山在松阳县西北四十五里,吴越时以此山名县,俗名牛头山,顶有龙潭,旁有九云峰。”对于松阳地名的由来又有以下3种说法:一说以大松树得名。《旧唐书》卷二十:“《吴地志》云:县东南临大溪有松树,大八十一围,腹中空,可容三十人坐,故取此为名。”一说以大阳(缙云大洋)及松树得名。《旧唐书》卷四十:“后汉,分章安之南乡置松阳县。县东南大阳及松树名。”一说以松树和杨树得名。《吴录》:“作松杨,以地多二木也。”总而言之,关于松阳地名的几种说法都与松树有关,松树是吉祥之树,具有阳刚之美,长青不老的精神。我们一般采用“长松山之南”说法。

  松阳自唐代开始有乡、里制记载,宋时有“五乡、松阳一镇”之说,乡名无考。元代,蒙古人不识字,“只会弯弓射大雕”,简单采用一二三“都”制,地名无深意。明清时期乡、里的名称多取吉祥昌盛、诚实守信、忠孝节义、行善积德之道,诸如移风乡、旌义乡、布和乡、九芝乡、惠洽乡等。里名如济川里、绥和里、会宁里、善政里、遵化里、彰教里、怀德里、永德里、康济里、协宁里、嘉德里、乐安里、忠原里等,成为一个时期地名的主要特征,显示先民推崇的社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变迁,至今仍沿用的旧街巷名有太平坊路、要津路、桥亭街、下马街、东阁街、官塘路、济川路等等。

  地名是历史变迁、人文因素发展的重要反映。它的由来与地理环境、历史古迹、人物典故、风土人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从松阳境内地名通名来看,辖区内居民点地名有以下特征:可归纳为自然地理实体或地貌形态通名,如山、溪、源、坑、坞、坪、岩、口、潭、滩、湾、垵、石玄等;移借民间神庙宗教场所通名,如殿、观、庙、寺等;移借交通、水利设施通名,如埠、渡、桥、堰、坝、岭、亭等;还有姓氏、典故、谐音等拾数类地名通名,从一个侧面可见松阳地名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地名文化不仅是“乡愁”的重要载体,更是人们寻找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座标,每个地名都有它的含义和故事,如斋坛乡金梁村,因村东有宋代所建金梁堰,移借水利设施金梁堰取村名。大竹溪村、石鼓村、淡竹村以及石仓区域的来历均各出自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老城区以历史事件命名的有自立会弄、烟行弄、猪行路、青田码道等。

  古市,旧称“旧治”“旧市”。东汉建安四年(199)于此置松阳县,唐贞元年间因屡遭水患,县治迁紫荆村(今西屏街道),为松阳县治近600年,距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四载:“旧市,县西二十里,路出遂昌。志云:县治故址也。”清乾隆《松阳县志》卷一《舆地志》:“在县西二十里。古松阳县治,故址犹存,故名旧治。今曰‘旧市’,音之讹也。”古市之名始于民国19年(1930)设镇,“古市”即“旧市”的雅化,以古老集市得名。唐朝之前,只有县治所在地可以设“市”(集市,松阳人称“行日”)。从旧治、旧市演为古市之地名文化,与历史进程与发展相融合。

  古市镇是具有浓郁汉唐文化特色的千年古镇,2014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距古市东北900米的卯山,孤峰独耸,因地处卯(正东)而名。东汉建安二年(197),江南叶氏始祖叶望为避战乱,率族人从河南叶县经山东青州渡江南下,先暂住丹阳之句容(今江苏无锡),于建安七年(202)举家择居古市卯山,衍发成望族,子孙散处浙闽粤。叶氏先祖是最早入迁松阳境内的移民之一,卯山是江南叶氏的发祥地,也是叶剑英、叶挺、叶飞等将帅的祖籍地。卯山又是江南道教文化圣地,唐代著名道家天师叶法善修炼之地,南朝至唐代,叶法善祖孙一门六代以道为业,是典型的道教世家。唐宋时期他与父、祖都被朝廷封赐立碑。卯山之巅尚存唐代通天宫道院遗址和通天宫古井,山腰有俭公祠、天师殿、御碑亭、天师渠、浴丹池等古迹。

  西屏,古称“紫荆村”。村花繁茂,村以花得名,多美的地名啊!古紫荆村属今西屏地域,但绝非今紫荆村。今位于城西的紫荆村是1982年为安置拆迁户新建的村庄。它沿用历史老地名而取名紫荆村。古紫荆村位于松阳老城区耐性桥(即人民大街与大井路口)以北一带,唐贞元年间始为松阳县治,迄今1200多年。“西屏”之名始以西屏山(“壁立如屏”)得名。清乾隆《松阳县志》卷四:“初,县治建于旌义乡之旧市。屡值水患,唐贞元间郡刺史张增请于朝,改设今地,即古紫荆村也。”《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四载:“西平山,在县西一里,上有凌霄台,有泉,水旱不竭。”《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三十六载:“西屏山在松阳县西一里。壁立如屏,山顶平广。上有凌霄台;(麓有)偃月池,泉甚清,大旱不涸。”史书记载把松阳县治变迁、地名沿革、含义解释的一清二楚。历经1200多年的西屏古镇不断地延伸、不断地扩展、不断地重建,以至形成今日县城之规模。2000年被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西屏镇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为满足老百姓交易的需要,唐代时古市、西屏就形成定期的集市,且是“官市”(非县治所在的集市是“草市”)。大多交易生活必需品,如菜、猪、米、茶、柴、布等。值得一提的是,松阳县治迁入西屏后,旧县治称“旧市”,这里的“市”并非“城市”,而是指“集市”所在。经过多代松阳先民的辛勤耕耘,松阳正如旧志所载“松邑产米为独盛,是以闾阎常无籴贵之患”“粟米羡余,每资他邑”。在浙西南丽水地区,松阳以稻米为主的粮食、农副产品集市,一家独大。到了明隆庆年间(1567~1572),松阳的集市开始称“行”了。当时《松阳县志》载:“松阳县治西为望松岭,王右军(王羲之)望松于此,故名。下有东皋亭,上有王将军庙。岭上通衢,设市集以一六为期。逢集市,商贾云集设摊,农人成群,赶集买卖交易货物,每每生意兴隆,俗称‘过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剩余产品的不断丰富,交易需求的逐渐细化,以综合性为特征的集市出现专业分工,“行”市应运而生。从清中后期开始,松阳“行日”贸易开始长足发展,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国初期,每逢西屏、古市“行日”及太保、城隍两大庙会,四方商贾云集县城,集市贸易十分兴旺,松阳人的“过行”才真正开始。此时,在大“行”中又细分专门小“行”。自然形成的专业“行”市有“牛行”“仔猪行”“鸡鸭行”“竹木行”“山货行”“土纸行及烟行”“米行”等等。民国《松阳县志》卷六:“邑非津要,商贾鲜通,百货难备。市井间,自布帛菽粟而外,别无异物。每月,城中以一、六日为市期,旧市以四、九日为市期。至期,四民咸集,交易而退,犹古者日中为市之遗意。”就这样,始于唐前的古市、西屏两古镇集市贸易之风传承至今。

  象溪村是松阳县有史料记载建村最早的村,以村前的松阴溪中有象状巨石得名。据《象溪高氏宗谱》记载,唐神龙年间(705~709)进士高鑑之子、国子监太学生高温(758~805)于大历年间(766~779)由钱塘乘船游历至松阳东四十里,见群峰后护,清溪前环,此处蝌蚪潭中有象状巨石上下浮动,认定风水这边独好,十分欣慕,遂从钱塘徙居于此,取名“象溪”。“象”谐音“祥”“相”,寓意吉祥如意,太平有象,出将入相。村中高氏宗祠石质檐柱楹联镌刻“由唐宋迄今宗祧延昌逾千载,自蓨杭至此先人卜吉己三迁”“山对双峰水环半壁,富称万石贵甲一乡”“礼云乐象德,诗曰思无邪”。这三幅楹联含义深刻,生动叙述了象溪村高氏族人的迁徙史、自然风貌及地名含义,美好的象溪村名自唐大历年间建村沿用至今。象溪村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

作者:叶坚红整理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肖土根 孙志华 吴胜 时间:2022年6月14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