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文化遗产保护与主题街区打造”主题案例分享会举行

“文化遗产保护与主题街区打造”主题案例分享会举行

  11月4日下午,2025“城乡联系——中外对话”活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主题街区打造”主题案例分享会在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举行。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ICLEI)欧洲秘书处社会文化转型主管克里斯蒂娜·加齐洛·利姆休斯主持活动。

  与会专家们围绕主题,分享了文化遗产以及文化行为的作用,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城乡、现代与传统的联系,从而激发社会转型期的内生动力助推创新和社会变革进行探讨与交流。

  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综合可持续中心政策研究员阿努达里·巴特赛汗首先作了题为《基于循环型生态圈的干预措施在传统农业实践的应用——以在人口减少的日本八户市为例》的演讲。她以日本八户市的农业实践案例为切入点,阐述如何通过利用闲置土地开发可再生能源,在推动绿色就业、帮助农民获得额外收入的同时,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遗产。她表示,应通过多方研讨会凝聚区域共识,在能源转型中统筹生态保护、社区收益与文化延续,为亚太地区面临类似挑战的城乡转型提供可复制的示范路径。

  内蒙古准格尔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燕以“三平台、一品牌、一活动”为脉络,作《攥紧本土文化牌,瞄准百姓需求点:准格尔旗“三平台一品牌一活动”的文旅新实践》主题交流。她分享了准格尔旗作为资源型城市如何通过文化赋能实现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并希望后续准格尔旗能与松阳携手,共同探索文化驱动城市转型的可行路径,为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县域样本。

  欧洲科学院研究院课题组组长丹尼尔·维托拉托在《正能源乡村,阿尔卑斯村落如何实现转型与可持续协同发展》演讲中指出,“正能源乡村”这一新兴范式将能源自给自足作为智能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智能化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治理模式与文化认同的深度融合,通过智能电网、AI预测等工具,乡村可从被动能源消费者转变为积极参与的“能源公民”,并在经济层面实现收益本地再投资,促进中小企业与手工业协同发展。这种根植于传统、融合数字创新的“正能源乡村”模式,为包括松阳在内的众多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城乡转型路径。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旅游规划与会展研究所(校级)所长、教授姚子刚在《从留改拆建到四维复兴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主题演讲中指出,城市发展应从粗放增量转向存量更新,其核心在于通过“四维复兴”模型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实施路径上,他主张以政府引导力、市场驱动力、社会内生力“三力互动”取代单一主体操作,并通过自下而上的“城市针灸”式渐进规划,动态引导街区从空间美学走向生活与生命美学,保留在地文化与社区脉络的同时,实现区域的活力重生与可持续发展。

  津巴布韦大学城乡规划系讲师尼亚莎·穆特辛迪克瓦在《文化遗产与身份认同:通过原位城镇化构建可持续城乡联系》演讲中提出,面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乡失衡、文化遗产流失等挑战,津巴布韦正从传统的人口迁移式城镇化转向“原位城镇化”新路径。该战略通过建立覆盖全国71个城市中心及多层次区域服务体系,将城市规划理念与公共服务延伸至乡村地区,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保护活化当地独特的文化遗产与身份认同,实现“不让任何一个地方落下”的包容性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协调城乡关系、推动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终身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席教授、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欧阳江河在《“老中国”与乡建新生态》主题演讲中,以诗性视角探讨了传统文脉与当代乡建的融合。他指出,松阳作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其空间更新不仅是建筑功能的转换,更是一种将“老中国”的精神气质植入当代生活的文化实践。通过建筑师刘家琨“灵月构想”等案例,他阐释了如何以复合性语言,实现建筑与自然、历史与当下的对话。他指出,真正的乡建应超越物质更新,通过空间叙事激活文化记忆,使“老中国”在当代生态中焕发新生,最终实现人诗意的栖居。

  会前,与会人员还走进松阳老街、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实地考察传统文化街区的非遗传承与保护利用等情况。

  作者:翁恺科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叶洋灵 孙志华 吴胜 时间:2025年11月6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