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
![]() |
|
小山城里托起大产业 当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寒流还在全球肆虐时,松阳的茶产业却迎来了春天的明媚阳光,连日来,位于浙南山区的松阳县迎来今年茶叶开门红,茶农和茶商们采茶、卖茶、收茶场面异常火爆。在浙南茶叶市场经营的浙江振通宏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正荣一点也感受不到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正在为年前就已下单的2000吨明前茶而忙碌着。以浙南茶叶市场为龙头的茶叶产地交易市场的松阳县,2008年茶叶交易量达3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交易市场,日前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绿茶集散地”。 松阳现有10.5万亩茶园,茶树良种率达92%,为了提升松阳茶叶竞争力,该县提出了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的目标,将“生态”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讲究科学种茶,在全国率先推茶叶全程清洁化生产,使全县茶叶生产在量的提高上,向注重质和量的提升转变。截止目前,全县已通过无公害以上论证的茶园面积达5.1万亩,2008年,松阳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国家认证。 “一个产业不以市场为依托,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茶农的效益就难以保障。”早在1993年,松阳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与皖、浙、赣“金三角”接壤,又与闽北绿茶产地相邻的优越地理条件,建立了松阳茶叶交易市场, 2001年更名为“浙江浙南茶叶市场”,市场总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近年来,为了提升松阳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该县组成推介团,走出山门宣传松阳茶叶,进军全国各地茶叶销售市场。同时,从2007年开始,每年在县内举办茶事活动,花“重金”把外地茶商请过来。2008年的开茶节暨茶商大会汇集了国内外大茶商和茶叶专家300余人在松阳传文化,议茶事,谋发展,最后共同签署了“倡导茶为国饮,彰显茶商风范”的宣言,立志生态立茶,诚信经营。今年年初,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了来自苏州的王坤等10名外地茶商,鼓励他们为发展松阳茶产业作贡献。 松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茶叶品种多、上市时间长,加上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完善的服务机制,各地茶商纷至沓来。据统计,2008年,浙南茶叶市场已云集10多个省市2000多名外地茶商,绿茶已销售至全国20个多个省市,茶叶交易额达3.93亿元,已联结云和、武义、磐安等地的100万亩茶叶基地,茶叶产地市场的集散功能发挥日趋完善。 “中国绿茶集散地”申报成功的消息在松古大地传开后,新一轮种茶、加工茶叶、销售茶叶的高潮迭起。位于松阳县新兴乡上安村的松阳县新平农机有限公司内,闻讯购买龙井机的茶农络绎不绝,公司负责人黄新平告诉笔者:“凭借着‘中国绿茶集散地’这一金字招牌,松阳茶叶名声更大,销售市场更广,前来购买茶机的农民一天达就100多人,比往年增加了近五成。”赤寿乡楼塘村农民刘根福放弃外出打工,安心在家创业,一口气买了3台制茶机,乐意在家当起“茶老板”。 来源:作者:吕劲天颜雪玲编辑:杨倩 2009年02月25日12:21:09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