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
![]() |
|
安民乡齐心协力打好“消薄”战 松阳新闻网讯 近日,在安民乡安岱后村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一片失管多年的老茶园在重新打理后焕发出勃勃生机,且一年3万多元的承包款则为原本沉寂多年的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安岱后村是我县典型的山头村,因为没有产业依托,村集体经济一直较为薄弱。为了能早日摘掉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今年初,该村三委班子就全员参与集体资产的摸底工作,力求通过盘活沉睡资源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后山那片老茶园是50多年前种下的,这些年来因路途远、品种差、产量低等原因,一直处于失管状态。但这几年高山土茶价格的攀升,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市场前景。”安岱后村党支部书记吴祖伟说,在征求村民意见后,村里投入劳力对茶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并以招投标的方式,将该片茶园以每年3万元的价格承包给了当地茶商,租金递增的15年长期合同一举为村集体创收近50万元。 “茶园顺利承包出去后,村里也看到了闲置资产再利用的好处,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吴祖伟说,眼下,村里正忙着对红色革命根据地、闲置农房等资源进行整合,准备通过有偿接待等方式,在5月猴头杜鹃赏花期、7月红色集中教育期以及整个夏季的避暑期,进一步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 在该乡的乌弄村,党员干部们也是实打实地将“消薄”责任抗在了肩上,并从细微处入手,积少成多充实村集体经济基础。“我们村是乌弄口至弓桥段公路改建项目的重要节点,来往工程车辆跑冒滴漏的砂石存在安全隐患。”村党支部书记周昌会说,在与施工单位商谈后,乌弄村以村集体的名义,承包了原本需要施工方负责的路面清理工作,虽然每年不到1万元的收入不算多,但至少也是实打实的集体进账。 而安岱后、乌弄等村在“消薄”路上的举措,皆是安民乡各村齐心协力推动村集体增收的缩影。李坑村的游客中心,以每年5万元的租金承包给了返乡创业青年;曹竹村摸底出130亩适合种植中药材的山地,已尝试性地种上了20余亩覆盆子、黄精、重楼;大潘坑村结合小城镇整治建设的“猪公寓”,也通过有偿进驻的方式,每年都可增加村集体收入过万元…… “要长期解决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问题,产业项目建设仍然是根本。”安民乡党委书记张淑芳说,该乡将在前期摸排各村自然禀赋和闲置资源的基础上,对适宜各村的高山产业、民宿产业进行一次更为系统的梳理和谋划,从特色产业发展、村企联动、工商资本引入等方面,引入更多“活水”助力村集体壮大。 作者:叶承慧 张聪慧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杨卫中 吴胜 时间:2018年5月15日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