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 |
站内搜索: | ||||
|
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出炉 专家解析丽水人口密码来源: 丽水网-处州晚报 作者: 编辑: 吴胜 2011-08-03 城市化程度有多高? 常住人口为何下降?
历次丽水人口普查 (单位:万人) 见习记者 余媛 制图
本网讯 近日,市统计局权威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丽水人口数据的相关解析,市委党校教研室副主任谢炳麟对八项人口密码进行解密,让更多的人了解丽水人口十年来的变化。 关键词1:人口数量 全市常住人口为211.70万人 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211.70万人,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16.18万人相比,十年共减少4.48万人,下降2.07%;而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十年间,我市常住人口减少18.71万人,下降7.96%。 分析:一方面,从最近十年来看,丽水的户籍人口总体呈增长态势,从2000年的240多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50多万人,年增长率在0.6%左右;另一方面,丽水有大量人员外出经商、就学等,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较多,多于外地流入人口,缺口有近40万人。外出的人口虽然暂时解决了就业问题,但从长远看,从现代区域经济理论来看,劳动力就是人力资源,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长期流出,必然对本地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可能会造成本地人才资源的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2:城市化率 城镇常住人口为102.47万人 居住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即城市化率,与全国、全省比较,我市的城市化率虽有差距,但差距在缩小。据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2.47万人,占48.40%。 九县(市、区)之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高于全市水平的是莲都区、云和县和龙泉市,城市化率分别为65.12%、58.07%和49.97%,均高于全国49.68%的水平,莲都区已超过全省61.62%的3.5个百分点。 分析:丽水的城市化建设从2000年撤地设市开始,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这同丽水的“三市并举“战略也是紧密联系的。另外,丽水实施“下山脱贫”“下山移民”政策,也极大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 关键词3:老龄化 60岁及以上老人有35.18万人 根据联合国有关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超过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超过总人口的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市60岁及以上的老人有35.1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6.62%,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4.7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69%,我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分析:丽水的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原因一是30多年来人口出生的数量减少了,上世纪5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口进入了老龄行列;二是经济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都在改善,人均寿命在延长;三是大量的外出就业人员和就学人员,一些村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比例比较高。 关键词4:家庭规模 平均每户家庭2.59人 普查数据显示,我市共有家庭户76.96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7人减少0.38人。平均每户家庭2.59人,连“三口之家”的规模都没有达到。家庭规模的缩小,与年轻人独立居住、空巢老人、单亲家庭的增加等因素相关,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分析:在传统社会中,往往以核心家庭为主,而现代社会,除核心家庭外,其他非核心化的小家庭式样,如空巢家庭、丁克家庭(无子女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等,正在构成中国城乡家庭结构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离婚率持续上升,造成单亲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许多年轻人在外求学,长期在外地生活,流动性也极大。另外,晚婚晚育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5:男女比例 我市男性人口占51.40% 数据显示,我市男性人口为108.82万人,占51.40%;女性人口为102.88万人,占48.60%。总人口性别比为105.78,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降3.15。 在人口统计学上,性别比一般认定为正常范围为102至107之间,我市总性别比和出生人口性别比都比较正常、均衡。 分析:现在大多数农民的观念都变了,重男轻女的风气正在改变。另外,由于妇女地位的提高,在现实生活中女孩与男孩的差距几乎没有了。 关键词6:受教育程度 14.18万人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在我市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的为14.18万人,占7.19%,高中(含中专)24.57万人,占12.47%,初中70.05万人,占35.54%,小学69.26万人,占35.14%。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重明显提高,特别是大专及以上,与2000年五普相比,提高了近3倍。我市人口的总体文化教育水平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全省、全国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分析:最近几年,高考的入学率维持在70%左右,高校的扩招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同时,人们更加重视教育。社会的积极助学,也使一部分本来不能升入高等学校的人员得以圆了大学梦。社会上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也解决了本地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 关键词7:少数民族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为9.06万人 丽水的汉族人口为202.64万人,占95.7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9.06万人,占4.28%;其中,畲族人口7.19万人,占3.40%。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5.96万人,下降2.86%;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47万人,增长19.37%;其中,畲族人口减少0.11万人,下降1.56%。 分析:从计划生育角度看,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特殊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人口总体上是稳定的。近几年,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村人员到西南云贵等少数民族地区种植香菇等,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在当地找到了心仪对象,这部分人在外地创业几年后,大多回到家乡发展。如云和黄源乡水澳头村一个村,就有30多位少数民族媳妇。 关键词8:人口分布 景宁畲族自治县常住人口最少 据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11月1日零时登记的全市常住人口各县(市、区)的排名如下:莲都区45.14万人、缙云县35.89万人、青田县33.65万人、龙泉市23.46万人、遂昌县19.02万人、松阳县18.51万人、庆元县14.15万人、云和县11.16万人、景宁畲族自治县10.71万人。 丽水各县(市、区)的常住人口呈2增7降。莲都区发挥了市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核心作用,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功能强,十年间常住人口增加了10.31万人,增长29.60%。 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人口可以自由迁徙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倾向于向自然条件好的区域流动。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经济的增强,集聚经济效应会使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更能吸引更多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丽水各县人口变动的情况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记者 叶浩博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