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专题 > 松阳县旧村改造工作情况

松阳县旧村改造工作情况

来源: 中国松阳新闻网 作者: 县委 县政府 编辑: 占黎峰 2010-06-28

 

松阳县委、县政府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强塘固房”工程的重大机遇,把旧村改造作为破解农民建房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拉动农村内需、促进农民就业,拓展农村发展空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头等工程”,围绕“改造空心村、撤并自然村、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出台《关于加快旧村改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试行)》,按照“连片拆除破旧房,重新规划建新房,腾出空间促发展”的思路,全面开展旧村改造工作。2008年以来,全县已累计实施旧村改造项目86个,拆除破旧房4795户、面积49.8万平方米,批建新房2067户、面积 18.6万平方米,新增建设用地12万平方米,复垦宅基地2410亩,使15453位农民告别了破旧房,拉动农村16多亿元内需,创造了1.2万个就业机会。通过开展旧村改造,我们有效地应对了世界金融危机、扩大了农村内需、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广大农村走出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一、工作缘起

我们大力实施旧村改造,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从农房建设的现状看,旧村改造是破解农民建房难题、拓展农村发展空间的现实需要。由于我县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为农民建房、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预留合理空间,农保率高达93.7%,农民无地建房、产业无地发展、项目无地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建房问题更是首当其冲,一些农村已经20多年没有建过新房,出现了大量破旧房,违章建房屡禁不绝。2008年我们调查统计,全县401个行政村,379个村存在破旧房,总量达18825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27.2%。农民建房难问题已经成为了近几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最多,农民群众要求最迫切的焦点问题。而另一方面,松阳总人口23.57万,其中农民20.66万,分散生活在401个行政村、1071个自然村,其中10户以下的自然村多达414个,村庄布点和人口分布极为分散,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农民人均建设用地高达145平方米。近几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近20%的农民已通过下山脱贫、异地转移、转移就业、外出创业等方式进入城镇,农村还留下了大量的闲置房,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更加剧了土地资源浪费。要破解这对矛盾,旧村改造势在必行。从当前来看,旧村改造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扩内需、促就业的重要手段。我县最基本社会形态是农村,最大群体是农民,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大力推进旧村改造,可以极大地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为返乡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获得改善居住条件、就近实现就业、发展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收益,实现持续增收,提升消费能力。从长远发展看,旧村改造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几年,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项目一年比一年多,投入一年比一年大,我县农村已基本实现通电、通水、通路、通广播、通电视、通网络,生产生活设施大幅改善。但由于没有对村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没有涉及农民建房这个核心,广大农村仍然布局散乱,住房破旧,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设施落后,与新农村建设标准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存在巨大反差。老百姓抱怨说:“年年建设新农村,年年农村无新貌。”特别是我县提出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统筹发展“两区两高三化”(打造“西屏镇、古市镇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区,松古平原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加快形成“产业化水平高、人口集聚度高,基建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居环境生态化”城乡发展新格局)战略目标,要求到2015年,松古平原集聚20万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55%。而2008年,松古平原人口只有12.89万,全县城镇化率只有38.5%。我们只有通过旧村改造,统筹推进农民建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实现建设新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