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松阳 > 历史名人 > 【处州晚报】南宋才女张玉娘

【处州晚报】南宋才女张玉娘

来源: 处州晚报 作者: 松阳史志办提供 李德贵/文 编辑: 占黎峰 2010-12-13

  一位川上女 

  川上女,行踽踽。

  翠鬓湿楚云,冰肌清溽暑。

  霞裙琼佩动春风,兰操蘋心常似缕。

  却恨征途轻薄儿,笑隔山花问妾期。

  妾情清彻川中水,朝暮风波无改时。

  这首《川上女》描写了一个忠贞于爱情的“川上女”。 其实,诗人就是一位“川上女”,她叫张玉娘,家住山清水秀的松阴溪畔松阳西屏。

  张玉娘字若琼,号一贞居士,宋淳祐十年庚戌(公元1250年)七月初四日午时生。她生于一个仕宦之家,父亲名懋,字又翁,号龙岩野父,做过提举官。祖父名继烨,字光大,由贡生仕为登士郎。曾祖父名再兴,字舜臣,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丑科进士,仕为科院左迪功郎。高祖父名如砥,字京固,宋乾道丙戌(公元1166年)科进士,以庆恩诏下为承务郎。由于是仕宦家庭,世代书香,积有不少藏书,张玉娘天资聪慧,又好读书。她工于诗词,时人以班大家(指汉代班固之妹班昭)比之。

  张玉娘有弟妹好几个,有个妹妹名叫京娘,还有一个被调到边远地方做官谪居的谪弟三一郎。她有侍女紫娥、霜娥,都有才色。又养了一只鹦鹉,善体人意,“能言鹦鹉日相呼”,因号“闺房三清”。

  张玉娘少女时代的生活是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然而玉娘虽居深闺却超凡脱俗,不仅会诗文,擅词章,经史图书更是无不遍览。除了宿儒名师教读指点外,玉娘更注重刻苦自学。在那种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家族基因的遗传下,产生了才华超群的“川上女”。她的诗词已超脱闺阁之气,且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显示出张玉娘不凡的思想见识和过人的文学才华。

  一本《兰雪集》

  张玉娘短暂的一生中,为抒发个人自我心性,特别是倾诉爱情的际遇与痛楚,表达爱国的心绪和对国家残败与萧索的忧虑,写了很多诗词。张玉娘死后,她的族孙张献集寻找她的遗作,整理汇编成册,并题签集名为《兰雪集》。此题签的寓意是,兰即兰花,天下绝香;雪即白雪,洁白无瑕。《兰雪集》的取名,颇有深意:“古人以节而自励者,多托于幽兰白雪以见志,因命之曰《兰雪集》。”

  《兰雪集》集成后,并未付梓,而是存放在松阳沈氏宗祠供后代瞻仰。此三百年间,《兰雪集》一直隐藏沈氏祠堂未与世人见面。期间,元代虞伯生对张玉娘被人携上京师的少许遗稿给予过评价。

  明代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张玉娘的松阳老乡王诏为她立传表章,写下《张玉娘传》,附骥在《兰雪集》里,张玉娘的事迹初显于世。

  清初作家孟称舜,在松阳县发掘出张玉娘的诗词以及爱情故事后,张玉娘才真正为后人所赞美。她的遗作《兰雪集》也成为千古流传的诗词佳篇。

  《兰雪集》原本和清初孟称舜刊本均已佚失,现今保存在松阳县叶村乡叶村沈氏后裔沈宗雷家的《兰雪集》版本,是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松阳县署刊印的,《跋》是沈作霖于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写的。沈作霖是《兰雪集》作者张玉娘未婚夫家的后代,也是这个刊本的重刊者。同时列入编辑名单的是饶庆霖编次,叶维蕃校订。饶、叶均当地的名人。此本更在扉页注明:“版存松州修凝堂沈宅”,此版本“历三百年而后显于世”,由此可见它的价值。

  《兰雪集》的命运,同张玉娘一样,也非常的不幸,一直寂寂无闻。清代选编的《词综》,内容繁博异常,但选编者朱彝尊等还没有看到她的集子。朱孝臧编辑的《彊村丛书》,还以为她是个男子。后来李之鼎刻宋人甲乙丙丁四集,才根据曲阜孔荭谷所藏抄本印出。李写的跋里,有件事值得提及。据说有一位“周姬爱读此集,兼敬慕其为人,怂恿付刊,并任刊资”,这是一则难得的艺林佳话。从此,人们才知道宋代女子诗词集,除《漱玉集》《断肠集》外,还有《兰雪集》。张玉娘的《兰雪集》可以与《断肠集》媲美。

  《兰雪集》的刊本,至今较好的要算陶湘1925年的刊本。编在他的《托跋廛丛刻》里,分上、下卷,有诗词133首(阕)。后附有沈佺赠张诗一首、王诏《张玉娘传》。

  《兰雪集》里闪烁着一种新鲜隽美的文采。在那如怨似恨的倾诉中,流泻出真挚和深沉的感情;在那朴素和清新的文字里,蕴藏着丰富和邈远的思想。不少篇章都像涧水那样明丽和清澈,像山兰那样芬芳和洁美。

  一名女诗人

  张玉娘是中国文学史上难得的一名女诗人。

  在《兰雪集》里,张玉娘现存的诗有117首,其中古体诗31首。女诗人的作品流传下来的虽然不多,却精炼纯粹。

  张玉娘的诗形式丰富多样。诗有古诗、乐府、歌行和律诗;律诗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还有六绝。

  《兰雪集》的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还有古绝等,除骚楚辞外,差不多囊括了古体诗的所有体裁和表现形式。在五言古风中,有“凯歌乐府”。“乐府”最初是指秦汉时代由国家设立的诗、乐、舞三者相结合的音乐机构。

  《兰雪集》的近体诗:有五言绝句10首,六言绝句5首,七言绝句38首;还有五言律诗12首,七言律诗21首,共有86首。六言绝句较为少见,不甚流行。

  律诗是《兰雪集》里的一个主要部分。可以说,近体诗中的所有形式,张玉娘都尝试过。她善写古体诗,说明了她具有追求自由、热情奔放、性格豪爽、不甘束缚的坚强的一面。

  在古代女作家、女诗人中,还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像张玉娘那样,对诗体形式作过这样广泛的、不拘一格的探试,张玉娘无愧为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张玉娘诗的内容也是多样性的。爱情方面的内容,有《紫香囊》:“珍重天孙翦紫霞,沉香羞认旧繁华。纫兰独抱灵均操,不带春风儿女花。”张玉娘在送给沈佺的一只紫香囊中附了这首诗,希望沈佺有屈原那样的操行,兰花那样的幽香。还有《山之高》三章:“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朝云暮雨心去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张玉娘在古体诗方面的成就,得到了元、明、清一些著名学者、诗人的赞许。元代大诗人、大学者虞伯生极赏此诗(《山之高》),当以其无脂粉气耳。虞伯生即虞集,是元朝后期最负盛名的诗文作家,他对玉娘诗作称颂备至。欧阳玄读其诗,扶几叹曰:“可与国风《草虫》并称,岂妇人女子之所能及耶!”大为当时所称道。

  明代龙谿子(王诏)曰:“此诗三章,元时传于京师。诗人虞集谓有‘三百篇’之风,虽《卷耳》《草虫》不能过也。观‘我操冰雪洁’之语,真贞女也,真才女也!”

  “国风”是《诗经》三百篇的精华部分,里面的不少诗篇,比兴手法运用得很好。其中“陈风”里有首《月出皎兮》,也是反映男女之间的不能遏止的思念之情的。相比之下,张玉娘的这首诗写得更好,构思独特,意境优美。真是“兰雪新诗手编成,山高月小传好句。”

  清初大诗人王士禄在《宫闺氏籍艺文考略》一文中赞张玉娘曰:“敏慧绝伦,作为文章,蕴藉若文学高第。诗词尤得风人体,时以班大家比之……奇矣,其拟乐府及古诗,间有胜语。”

  《兰雪集》中还有些作品,表现出张玉娘的爱国主义思想。如七律《和谪弟三一三峡晓征寄回韵》《塞下曲》《从军行》《幽州胡马客》等。她的另些作品,反映劳动场景和风土乡俗,如《牧童辞》《采莲曲》等,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读后如临其境,令人回味,不能忘怀。

  一代词作家

  张玉娘既是女诗人,又是女词家。

  张玉娘仅存的16阕词,其中有小令7阕、中调2阕和长调7阕。值得注意的是,在她写的这些词中,没有一阕词谱是重复的。16阕词用了《念奴娇》《忆秦娥》《水调歌头》等十六种词牌。这在平常人是很难理解的,哪有丢开用过了已相对熟悉的词谱不用,而去用新的词谱填词的?张玉娘不怕麻烦,她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新的形式,是在“效”。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张玉娘可贵的学习、探索精神。这种精神从她题在《凯歌乐府》四首后“以上凯歌乐府俱闲中效而不成者也……”的话中可以印证。张玉娘是一名古词形式的探索者。

  “雪肌香、荆山玉莹,婵鬓乱、巫峡云寒。拭啼痕,镜光羞照,辜负青鸾。”“数新鸿、欲传佳信;阁兔毫、难写悲酸。到黄昏、败荷疏雨,几度销魂。”(《玉蝴蝶·离情》)这些是沈佺赴京赶考后,张玉娘对沈佺的爱慕思念之作。

  张玉娘写哀愁至深:“海棠阴,杨柳杪。寒烟疏雨,似我愁多少?”《苏幕遮·春晓》似是千秋幼妇辞,这确是绝妙好辞,写得深刻形象,含蓄有味。文学语言不仅凝炼、确切,而且优美、清新,明白如话。

  “等闲斜倚旧围屏。冷沉宝奁脂粉懒,无限凄清。”(《卖花声·冬景》)“楚江梦断,但帐底、暗流清血。看臂销金钏,一寸眉交千结。”《蕙兰芳引·秋思》)

  后人评论张玉娘的这些词句,清丽绝俗不亚于李清照,缠绵深婉不亚于朱淑真。她能“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

  张玉娘的词句以歌咏爱情为主要题材,然而这也并非她的全部,她短暂的一生虽然饱尝爱情的凄苦,但她并未一味沉浸于爱情的缠绵中,也并未一味地为爱情写哀歌。居于深闺的张玉娘,还写了积极的爱国诗词,写了富有见地的咏史诗。她有着无比广阔的视野和忧国忧民的意识,《蕙兰芳引·秋思》《玉女摇仙佩·秋情》等词,我们看到了宋朝积弱、国事飘摇、民不安生的景象,也看到了作者忧国忧民、痛恨战争的胸襟。

  《兰雪集》清丽绝俗,具有真挚的思想感情,鲜明的艺术特点,优美而感人的意境,几乎阕阕臻于妙境。词中“都有她寄托的生命,阕阕都是她生活的写照”,被称为是《漱玉集》后的第一词集。即使小令,往往也能使人们得到丰富的感受和深刻的启示。女词家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概括力,创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陶湘说:“张玉娘小令最佳。”“作为女词人她是中国文学史上难得的女词作家。”

  谭正璧说:“在宋代女词人中,张玉娘简直可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驾齐驱。她们四人,吾们不妨称为宋代四大女词家。”

  一部“梁祝记”

  《兰雪集》中的诗词,唱出了爱国歌曲一首首,也演出了松阳“梁祝”一幕幕。

  一曲“梁祝”曾使多少人为之感叹,一出《牡丹亭》又使多少人为之动情!为情而死的祝英台、杜丽娘等女性形象,成为人们千古传承的佳话。然而人们不曾想到,张玉娘实实在在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在南宋末期,这位才情横溢的美娇娘演绎了一段回肠荡气、为情而殇的爱情故事。

  张玉娘及笄字表兄沈佺。沈佺是宋徽宗时状元沈晦的第七代孙。沈晦,字元用,“登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甲辰科状元,直徽猷阁给事中,封赠嘉议大夫”。沈佺祖父沈旻(1190-1263),字仲和,宝祐四年(1256)举进士,与文天祥同榜,先任浙江龙游县宰,后任江西吉安知府;父亲沈元生四子:沈英、沈雄、沈佺、沈豪,佺为季子。

  沈佺,又名杰,字超凡。由于其父沈元与张懋为中表,情意相投,所以两家走得很近。公元1250年,农历庚戌年七月初四,沈元的夫人徐氏生下儿子,取名佺;同年同月同日,张懋的夫人刘氏也生下一女,取名玉娘。沈佺来到世上不过比玉娘早三个时辰,故而玉娘称其为表哥。

  玉娘15岁时与表哥沈佺订婚。玉娘和沈佺这一对才子佳人,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沈佺常到张家和玉娘谈论诗文,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沈佺佩服玉娘的多才多艺、不凡文采。玉娘也倾慕沈佺的才情盛学、端庄人品。

  玉娘有两名侍女,紫娥和霜娥,也是颇有才色,不同于一般人家丫鬟。二婢常为沈佺和玉娘鸿雁传书。

  天有不测风云。沈佺父母不幸双亡,家计萧条,家道中落。由于又遭宋运将终,沈佺无意功名。而玉娘的父亲张懋见沈家贫落,遂产生悔婚的念头。玉娘知道后暗自伤神,不忍背负。沈佺因对玉娘情意弥坚,他明确“欲为佳婿,必待乘龙。”于是,发愤攻读。宋咸淳辛未年(1271年),得中榜眼,时年22岁。由于进京赶考,得了伤寒,回家一病不起,他的侍从辗转把这消息告诉玉娘。玉娘心中悲恸,写信给沈佺:“生不偶于君,愿死以同穴也!”

  沈佺见了,就回报一首诗云:“隔水度仙妃,清绝雪争飞。娇花羞素质,秋月见寒辉。高情春不染,心境尘难依。何当饮云液,共跨双鸾归。”不久,便病故。

  沈佺死后,玉娘临帏恸哭,矢志守节,作诗云:“中路怜长别,无因复见闻。愿将今日意,化作阳台云。”

  玉娘在郁郁不乐中挨过了6年时光。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元宵节晚,悲绝而亡,时年28岁。父母知她是为沈佺而死,于是征求沈家同意,把两人合葬在县城西郭枫林之野。

  玉娘死后一个月,侍女紫娥、霜娥为她悲伤相继而死,连玉娘平时爱玩的鹦鹉也悲鸣而死。家人惊泣,把二婢、鹦鹉葬在一处。中座沈佺、玉娘,左冢紫娥、霜娥,右冢鹦鹉。时人称此墓群为鹦鹉冢,冢前掘有一井谓“兰雪泉”,冢后高建两楹三间“贞文祠” ,大门额书“贞文千古”。

  对于张玉娘的遭际与品格,唐圭璋有评:她短促的身世,比李易安、朱淑真更为悲惨。李易安是悼念伉俪,朱淑真是哀伤所遇,而她则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含恨千古……她这种忠孝的大节,不独超过寻常的女子,便是李易安、朱淑真也还逊一筹呢!

  玉娘的爱情悲剧闻者无不叹息。清初著名剧作家孟称舜曾为之发动捐款,在其墓后立祠祀之,并写了二集三十五折杂剧《张玉娘闺房三清鹦鹉墓贞文记》,使张玉娘的故事得以流传,曾远传到海外,远流异域日本。

  张玉娘与沈佺是真人真事,他们的爱情悲剧非常感人。人们直言“比梁祝故事更动人”,比传说中的“梁祝”还要令人叹息、撼人心魄。

 

相关文章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