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 |
站内搜索: | ||||
|
江南叶姓源流及其蕃衍成因探析来源: 中国松阳新闻网 作者: 叶 平 编辑: 占黎峰 2010-12-16 广东叶姓除叶大经、叶梦蕃这二支外,还有一支来自福建仙游,开基祖为叶颙、字子昂、南宋绍兴二年(1132)进士,初授广东南海主薄,官至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绍兴二十九年(1159))以司农寺丞知处州,到祖地担任过二年知府。乾道三年(1167)罢左仆射,以观文殿学士致仕,迁居广东南海,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广东的南海、花县、鹤山、番禺、惠阳、东莞、龙岗。在福建仙游,上杭,江苏的江阴,浙江的乐清等地也有其后裔定居。福建仙游古濑《叶氏宗谱》载叶顒为晋括州太守叶俭之后。在广东梅县还有一支叶顒的后裔,宋末元初叶顒六世孙叶映玉(号五郎)从福建长汀县官前湖坑迁至上杭中都古坊开基,叶映玉九世孙叶日通明初又从上杭杜坑(今都康)迁到广东程乡县(今梅县)松源定居,叶日通曾孙叶俊贤于明正统年徙居雁洋虎形村,此乃叶剑英元帅之十七世祖。 四、江南叶氏族群形成的原因 江南叶氏之所以能在我国南方繁衍生息,并成为中华叶姓的主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诗书传家、缵缨累世是江南叶姓族群形成的首要因素。江南叶姓是一个重教育、重知识、重人才的文明族群。《浙江通史》记载,在唐高祖李渊武德初年,松州州治瑞应里就兴办了官学,是当时浙江最早的官学之一,叶姓学子一批又一批从这里走入仕途。至两宋,松阳不仅有县学,叶姓族人还兴办了数所私塾,其著名的有:宋殿帅、淮东安抚叶再遇舍宅办学,曰“明善书院”,宋代大儒朱熹、陈亮等都至此为叶姓弟子讲过学,吴师道作《明善书院记》被录入《四库全书》。族人叶士琳倾家财办私塾“存耕堂”,取“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之义,《松阳县志》载录了屯田郎吴天泽所作《存耕堂记》。松阳《卯峰叶氏广远宗谱》记录两宋间的叶姓进士达七十六人。《明清进士题名录索引》统计了明清两代643年间考上进士的叶姓人共342人,其中浙江102人,福建63人,江苏30人,广东20人,安徽14人,上述五省叶姓进士就达229人,占全部叶姓进士的70%。从唐代起至近现代江南叶姓出现了许多的人才辈出,缵缨累世的辉煌家族。唐代的叶法善家族,上下七世为黄冠(叶法善高祖乾昱、曾祖道兴、祖父国重、叔祖静能、父慧明、侄仲容、侄孙藏质),祖孙三代成宗师(高宗朝内道场道士、翰林学士、国子监祭酒、叶静能,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兼景龙观主叶法善,道教南宗天台山唐懿宗赐玉霄宫主叶藏质),兄弟进爵封王侯(武义侯叶一源、忠义王叶世强);宋尚书左丞叶梦得家族,七代出进士、祖孙拜翰林、累世任官宦;宋尚书左仆射叶顒家族,一门十进士、八监司郡守;明三朝元辅叶向高家族,书香门第、官宦迭出;清提督学政叶观国家族,五世八翰林,创福州“五子登科”“六子登科”之先河;近现代浙江著名教育家叶庆崇家族,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