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在线 > 时政新闻 > 七年绿色梦想之行——松阳县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综述

七年绿色梦想之行——松阳县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综述

来源: 中国松阳新闻网 作者: 孙志华 李为芬/文 编辑: 占黎峰 2011-02-14

   
 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七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然而对于一个怀揣着绿色梦想前行的欠发达山区县来说,七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

    2003年启动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以来,松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把生态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全过程,古邑松阳生态资源优势日益显现,生态经济蓬勃发展。

    回望来路,我们欣喜地发现七年间——

    这里的生态工业发展势头正猛,形成了不锈钢现代产业集群和铜加工、五金机电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等优势产业,县工业园区成为全省“十大创新型工业园区”,不锈钢产业生态化改造经验被国家环保部、工信部向全国推广;

    这里生态农业亮点纷呈,坚持“生态、绿色、安全”理念发展的茶叶、香榧、油茶、香菇、鹊山鸡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县;

    这里的生态城市、乡村建设可圈可点,尤其是旧村改造做法全国闻名,走出了一条彻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其中“宅基地换养老”更是荣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生态人居工程稳步推进;

    ……

    一个七年,无数的变化与发展,曾经闭塞的古邑松阳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描绘着最动人的生态篇章。

 

生态创建奏响绿色革命集结号

    生态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也意味着这是一场持久而艰难的革命。

    2003年创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后,就启动了省级生态县创建,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创建工作体系。七年间,《松阳生态县建设规划》、《松阳县生态功能区规划》等30多个创建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先后编制,为省级生态县的科学、依法创建绘就基本蓝图;作为欠发达山区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于2004年在全市率先制定实施《松阳县生态县建设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和《松阳县省级生态县创建专项资金奖励、补助办法》,把生态创建投入列为县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几年来累计投入17.84亿元深入实施生态乡镇创建、污染减排、工业污染防治、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25项生态建设工程。

    针对改变农村千百年沿袭的卫生陋习这一生态县创建难点问题,开展了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通过制定《松阳县乡村环境综合保洁考核办法》、《松阳县重点道路河道保洁管理办法》等制度,创新设立路长、河长负责制(相关县领导担任路长、河长,承担所辖路段、河道的保洁责任,属地乡镇负责日常保洁任务),垃圾收集处置机制(松古平原“六乡两镇”生活垃圾实行“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处理”模式,山区乡镇实行“户集、村收、乡镇就地分类、无害化处理”的运行机制)等,建立乡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2010年县财政还新增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卫生保洁奖励;发挥党团员和机关干部在创建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了“城乡联动、洁净乡村、人人争当生态环保志愿者”行动、乡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清洁家庭”创建等活动,帮助清理卫生死角、盲点、难点,形成城乡共创合力,大力推进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

    此外,属地管理、“一票否决”和“周督查、月汇报”等制度相继出台,督查通报相关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大型广告牌、宣传展板、画册、横幅标语等等宣传载体全方位的普及生态环保知识,使“共建生态家园、共享生态文明”、“松阳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和“人人动手、从我做起”的创建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人参与创建、人人支持创建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

    回首七年的生态县创建之路,松阳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从生态县建设规划抓起,到出台创建实施意见、方案,之后强化督查确保各责任单位有目标、有重点地逐步落实创建任务,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构建整体合力,沿着创建的主线,点面结合深入地推进了省级生态县的创建工作。

 

生态农业绘出农民新生活

    在举全县之力进行省级生态县创建的浓厚氛围下,松阳生态资源优势日益凸显,以生态绿茶为主导产业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加快提升,“畜—沼—果(茶)”配套果(茶)园、规模化养殖等生态产业工程逐步推进;茶叶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关键技术、秸秆还田及昆虫信息素诱杀等农业生态技术生物技术、测土配方、病虫无害化治理工程、统防统治等防止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措施逐步推广。

    同时,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原则,制定实施《松阳县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开展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积极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以及太阳能杀虫灯等农村新能源的应用,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松阳实际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如今,松阳已建成生态茶园11.1万亩,家家户户都与茶叶挂上了钩,2010年实现茶叶总产量9050吨,产值4.22亿元,“松阳银猴”茶,品牌价值达10.49亿元,茶业富民效果显著,形成了“全县人口三分之一从事茶产业,茶叶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的格局。

    同时,高山蔬菜、食用菌、早熟梨、香榧、油茶、笋竹林以及生态猪、鹊山鸡、中华鳖等特色产业全面发展,累计有66个生产单位,98个农(水)产品通过三品认证,其中有机农产品28个、绿色食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66个,三品种植(养殖)面积11.5471万亩,占主要农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达42.07%。林业产业快速起步,共培育省市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7家、示范性专业合作社5家,森林食品基地11个,林业高效基地3个,林业观光园6个,四星级森林旅游基地1个,获森博会金奖及优质奖5个。

    目前,松阳已经成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中国绿茶集散地、浙江食用菌强县、浙江脐橙之乡,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县。

 

生态工业崛起松古平原产业带

    省级生态县创建的七年,也是松阳生态工业发展进入加速期的七年。2003年以来,松阳坚持用生态文明理念发展工业,以推动县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全省十大创新型工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契机,坚持“防、治、管”结合的原则,创新集中治污、环境监管、产业循环发展三大模式,走出一条工业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新路径,使松阳的工业经济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快速发展。

    ——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制定了《松阳县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的标准,促进县域内不锈钢等工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把好工业发展生态关,目前园区的80家企业环评执行率为100%,符合环保“三同时”验收项目67个,“三同时”执行率为97.2%

    ——采取“政府牵头——企业筹资——专业运维——市场运作”的第三方治污新模式,建成日处理能力为2400吨的工业废水集中处理中心,对不锈钢企业产生的酸洗废水进行集中治理,实现生产废水的统一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投资1300余万元建成不锈钢生产废水、铬、镍等重金属、酸洗母液回收及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重金属回收率达85%以上,实现重金属铬镍以及废水等的回收循环利用,形成了不锈钢产业副产品互用互连、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循环链条;该项目被列入“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所采用的技术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列入2010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

    ——推行环保全程跟踪服务制,探索建立环保、园区、群众多位一体的监管网络,制订出台“两办法一导则”,为不锈钢行业的污染防治提供蓝本,建成废水污染源在线监控、GPRS管线定位等相结合的全程监控系统,该系统被国家工信部列入《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17项先进技术之一;

    ——在全省率先谋划建设环境安全应急与预警体系,先后投入420多万元开展了重点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安全预警监测等环境预警体系建设,投资250余万元建成了工业园区水环境应急处理工程,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全市率先开展集中供气项目建设,在14家重点能耗企业中实施技术改造20余项,投入资金近400万元,实现了年节约3000吨标准煤和节水16830吨,2010年底超额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

    一系列的举措全面推进了松阳工业的生态化改造和建设,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1%,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全县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松阳也正式成为“浙江省不锈钢管产业基地”,县工业园区成为全省“十大创新型工业园区”之一,;隆华特钢、宝丰钢业等不锈钢企业成功入围浙江民营企业500强;到2010年底,全县工业产值突破百亿,达101.56万元。

 

城乡共唱生态人居和谐曲

    创建期间,围绕“打造西屏镇、古市镇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区,打造松古平原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这“两区”战略部署,一项项突出“生态化、园林化”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大小工程相继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城乡资源共享率日益提高;农村旧貌换新颜,在松古大地上一个个基础设施健全、整洁靓丽的村庄悄然崛起。

    在城市,日处理污水5000吨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3.8%,出厂水质实现达标排放;实施了新华路与长松路口截污工程、别墅区东南角集污井、泵站以及长虹路污水管网连接工程等,累计建成管网78.32KM;日处理垃圾100吨的县城垃圾填埋场工程,通过省建设厅二级无害化处理达标验收,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4%;全力推进绿化工程,县城公共绿地面积达53.9万平方米,其中6.8万平方米的江滨公园被评为“丽水市十大标志性工程”;建立健全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县城清扫保洁面积达140万平方米;松古平原供水一体化工程全面建成,覆盖两镇六乡114个村10万余人……完善的垃圾处理一体化、污水处理一体化和供水一体化工作格局,功能整合效应日益显现,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发展环境。

    在农村,依托旧村改造工程配套实施了“五整治一提高”、“户用沼气工程”等项目,破解了农村生态创建瓶颈,有效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目前,已累计实施153个旧村改造项目,全县20个乡镇所在地都已建成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其中2个乡镇采用微动力处理工艺;258个村完成沼气工程建设,累计建成户用沼气13000余户;240个村开展了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农民饮用水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累计解决了362个行政村、18.1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7个合格饮用水源地建设,松阳投入新农村环境建设的经费已超过2个亿,成为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其中,“农民宅基地换养老”项目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古邑松阳走过七年绿色梦想之行后,全县生产总值从15.09亿元增长到39.05亿元,年均增长14.5%;财政收入从1.20亿元增长到3.61亿元,年均增长1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845元增加到5258元,年均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4年的11014元(注:2004年之前未统计)增加到17421元,年均增长9.6%,经济实力得到大幅提升。目前松阳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5.2%,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05平方米,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县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都达到或优于相应的水环境功能区要求,2010年松阳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居全省16个创建单位第三名,一个山青水秀、碧水怀柔、自然和谐的生态山城美丽绽放。

    可以说,创建省级生态县的这七年是松阳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的七年,也是生态资源向生态经济快速转变的七年,更是经济全面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七年。千年古县逐步形成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双赢发展”的良好态势,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松阳实际的欠发达山区绿色发展之路。

春华秋实。回望来路,我们一路风雨,一路欣喜。而这条路我们还将一直走下去……

相关文章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