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贯彻省党代会精神 > 我县沿溪群众走上“康庄路”

我县沿溪群众走上“康庄路”

来源: 松阳新闻网 作者: 孙志华 余彬 编辑: 朱少珍 2012-07-03

  近日,随着象溪镇吕潭村陈下自然村大桥路基贯通,对岸22户70多名群众世代出行依赖的渡船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村民陈国云高兴地说,现在汽车能开到家门口了,以后再也不愁山上的毛竹、地里的蔬菜变不成钱了。交通环境的改善,为我县群众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目标迈进奠定了基础。

  “这是我县撤掉的第37个渡口,建起的第37座大桥。”县港行管理所负责人杨晓俊介绍,松阴溪斜穿整个松古盆地,数十万群众沿溪而居,历史以来在松阴溪、小港流域以及水库共形成渡口42个,溪流一侧的群众出行不得不依靠渡船,交通隔在水上,增收苦在路上。

  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交通运输部门对农村涉渡地区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关注,我县大力实施“水上民生”和“水上康庄”工程,将撤渡建桥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工作来推进。

  象溪镇南坑源村就是撤渡建桥的直接受益者。位于松阴溪南岸的南坑源村,村民主要种植茶叶、板栗、吊瓜等经济作物,其中仅板栗就有3000余亩,但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农产品也买不了几个钱,村民望溪兴叹。2009年,投资300余万元的南坑口大桥建成通车,让这个村和邻近的南坑口村1600多名群众彻底摆脱了摆渡过溪的烦恼。

  建筑一座大桥,方便一方百姓,更盘活了一方经济。据交通部门初步统计,一座南坑口大桥的开通,每年至少为对岸村民增加100多万元的收入。交通的改善还增强了工商资本投资农村的信心。村民黄朝成在村外开办木材加工厂,效益不错,村里交通改善后,他立即回村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一家规模养猪场。他说,如果没有大桥,要想在山沟沟里搞发展根本不可能,投资再多也可能“打水漂”。

  据介绍,自1978年建成港口大桥以来,全县至今已累计撤掉农村渡口37个和2个车渡,直接受益群众10万人,年减少渡运量50余万人次。而从2006年至今,全县就投资4000余万元,新建了8座民用桥,在松阴溪上撤掉了11个渡口。

相关文章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