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站内搜索: | |||||
|
【田园松阳•风光】田园松阳 秋色流香来源: 松阳新闻网 作者: 叶高兴 阙献荣 刘英 编辑: 朱少珍 2012-11-01 金秋是摄影人最有激情和创作灵感的季节,每年总有几度寻秋之旅,收藏那浓浓的金色。 不久前,听影友说去新疆创作半月,令人垂涎三尺。在那广袤沙漠上,星星点点生长着一些胡杨树,虽沧桑却苍劲有力!虽然只是照片,却令人震憾!于是,每到秋季,总会有许多人去新疆拍摄沙漠上的胡杨。摄影人还有一个梦寐的秋色就是塞罕坝秋色,白桦、杨树、野草五彩纷呈,就像童话世界,静谧而安详,令人着迷。令人向往的秋色还有稻城、九寨、婺源等等。 而对我来说,更多的则是行走在松阳本土的田野山村,收藏家乡的秋色、秋收和收获的农民,这是一份乡情,更是一份亲情,有了这份情,我感觉松阳的秋色比其他任何地方都美。 松阳的秋色时间很长。从9月中下旬开始,山区的单季稻就成熟了,黄中带绿的田埂豆,把一丘丘金黄的稻田清晰地分隔,从高处望去,条条优美曲线,或平行或交叉,行云流水,潇洒柔畅,显示了动人的曲线美。田间或有三三两两的人开始收割,他们用双手渐渐把金黄抹去,带回家的是金灿灿的稻谷。山区田小路窄,用擂桶打稻仍是人们常见的打稻方式,当老农双手紧握稻把举过头顶用力甩向桶梯时,擂桶发出沙哑而沉闷的撞击声,这撞击声似乎在一下一下地警示着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种传统农耕方式,在平原已销声匿迹,随之消失的还有人们勤俭节约的美德。随着稻谷的收割,紧跟其后的是田埂豆,收割后把它们扎成一扎扎的,或晒在路边,或晾在房前屋后,甚至挂在大树上,一时间,村庄也被点缀上了秋色。 约在十月中下旬,松古平原的稻谷也成熟了,人们开始不紧不慢地收割着,他们在劳作的同时,似乎在享受着阳光和蓝天,不象以前夏收夏种,那时人们得抢时间,象在抓紧逃避烈日的烤晒,人们叫“双抢”。现在稻田都改种茶叶了,双季稻也没人种了,于是,“双抢”也没人说了。“处州粮仓”变成了“浙南茶园”,传统的农耕文化也渐行渐远了。然而,终究有的人本性不改,仍然种些稻谷,或许他们感觉,吃上自己亲手种的谷,饭会更香,却在无形之中为拍客们留下了一抹难得的秋色。我们在赤寿,找到了一大片的稻田,有上千亩,是现在松阳最大片的稻田了,听说这片田在雨季,容易成涝,不宜种茶,真是难得至极。这一带村民因种茶致富了,他们不再愿意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割稻辛苦活了,于是,他们请了安徽来的收割机,每亩田150元,一溜工夫一丘田就割完了。在樟溪、斋坛我们也找到了不大片的稻田,站在山包看,绿绿的茶园间,点缀着几丘金黄,特别突出,特别耀眼。 松阳十一月至十二月的秋色,应该是乌桕树和枫树叶了,逆光下,村落田野中错落有致的乌桕树叶子红透了,或有人在树下耕作,或有人牵着牛从树旁经过,或只树上几片鲜红透亮的叶子,都形成一幅幅迷人的田园风光画卷。而在古老的山村,更多的是黄黄的枫树,有时一夜风雨,早晨可见一路、一屋顶黄黄的落叶,又一童话般的景象。 在松阳保持时间最长的秋色,莫过于长在树上的柿子了,前后超过2个多月。听说吃柿子易得结石,就不再被人们喜欢,农民也就懒得摘了,于是,一树柿子在成为野鸟的美食的同时,也成了一树的风景,特别是雪后,白雪红柿相间,景色更加素雅清心,加上“事事如意”的音喻,每年不知迷倒多少摄影人。 松阳的秋色是丰富的,是连绵的,她足足让你享受一个季。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