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松阳水利 > 报刊新闻 > 汩汩清泉入万家——我县农村饮用水工程普惠民生

汩汩清泉入万家——我县农村饮用水工程普惠民生

来源: 松阳新闻网 作者: 陈碧鑫 编辑: 阙献荣 2013-08-20

  2010年,我县获得全省第一批农村饮用水长效管理达标县;2013年,我县在农村饮用水长效管理考核中获得全省第一……

   自2003年开始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以来,我县把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连续三年把农村饮用水工程列为县重点建设项目,作为民生实事来抓,集中资金强化措施,全县农村饮用水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饮用水质量明显提升。截止2012年底,我县已累计投资1.66亿元,完成全县340余处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决了20.78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涉及386个行政村。

 

  三类供水模式铺就民生水网

   近年来,我县围绕落实职责、落实经费、落实管理制度的要求,摸索出三类供水模式。

   一是城乡一体化供水模式。城乡一体供水是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的延伸和覆盖,随着治水能力的提升和主管网铺设,我县城乡一体化供水范围已覆盖松古平原129个村,供水户籍人口7.57万人。

   二是区域集中供水模式。区域集中式供水是指利用同一水源,经水厂处理和消毒,向一定区域集中供水的一种模式。目前,我县区域集中供水的有61个村,供水户籍人口3.47万人。

   三是单村集中或分散供水模式。单村集中或分散式供水是指以村或自然村为单位,通过修建集水滤池、打深井等小型供水设施进行供水。目前,我县已有211个村采用该模式供水,供水户籍人口9.74万人。

 

  三套管理模式保障饮水安全

   近年来,我县围绕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安全管理,按照“建管并重,一建即管”的要求,不断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探索出一套合理、科学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城乡一体化供水模式,实行城乡同网、同质、同价原则,由县供排水公司管网供水,由水厂统一管理。

   二是区域集中供水模式,成立股份制供水公司,实行准市场经营,并建立农民饮用水管理协会,切实加强了区域集中供水的管理,由公司或自来水协会管理。

   三是单村集中或分散供水模式,按照“谁建、谁管、谁受益”原则,由村两委自行组织管理。

   自2009年以来,我县已先后投入572.5万元用于全县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后管理和建设,并相继出台《松阳县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试行)》、《松阳县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村级饮用水管理制度,规范农村饮用水管理秩序,明确了管理责任和主体,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了政策依据。 

  水源检测让居民用水更放心

   2011年,我县建立水质监测中心大楼,并与钱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水质监测远程控制系统,在大东镇石仓供水站、象溪镇石马源供水站、六都水厂安装使用,其他松古平原各乡镇一体化供水由县环保局、卫生局、供排水公司管理监测,单村分散供水的由各行政村监管,采取每个月清洗水池,水源点清污排污,限制上游开发种植,以及建生态鱼池观察等监测措施,保障水质安全。

   在此基础上,我县不断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及农村饮用水的监测,强化日常管护,确保供水安全。截止2012年底,全县共安装缓释消毒器240台,组合式净水设备19台,农村饮用水水质不断提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后,我县仍将全面开展清洁水源、治污减排、修复生态、保护水源行动,进一步提高和保障全县农村饮用水水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