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松阳水利 > 报刊新闻 > 唯美画卷 野鸟天堂——松阴溪水利风景区略览

唯美画卷 野鸟天堂——松阴溪水利风景区略览

来源: 松阳新闻网 作者: 陈碧鑫 编辑: 朱少珍 2013-08-21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自然和谐的旖旎风光造就了松阴溪水利风景区宁静怡然的唯美画卷。

  松阴溪水利风景区位于松阳县中部,北至梁下堰,南到青云塔,河道总长14.5公里,总面积12.07平方公里,核心区在县城区域。

  近年来,县水利局紧抓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利时机,不断建设和完善城市防洪、“强塘”工程、中小河流治理等松阴溪治理项目,使得松阴溪水利风景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管理服务和环境保护质量明显提高,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形成了经济、生态、社会三者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石头外衣”摇身成为“生态堤坝”

  早在1999年,我县便逐步实施了城市防洪、“强塘”工程、中小河流治理等松阴溪治理项目。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已累计建成松阴溪干堤57公里,保障了松古平原10万多亩农田、十几万人口的防洪安全。

  2010年,我县开始了对松阴溪沿岸防洪堤“多样性、生态性、景观性”的改造,改变防洪堤坝千篇一律的“石头外衣”模式,让防洪堤在满足水利需要的同时,还能“不破坏生态,避免审美疲劳”。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小县城率先建成了一条“生态防洪堤”,取得了河道治理回归自然、人水和谐的成效。如今,一块块石头修砌出数万个石洞,成了鱼虾最好的休憩繁衍“别墅”;在岸边,还有数百棵柳树、樟树、樱花树分别在堤脚、堤顶和斜坡上迎风摇曳;总计57公里的堤坝上增设多处亲水平台、垂钓平台,让人亲水近水,实现了防洪堤防洪的单一功能向综合服务的转变。

  与此同时,我县积极挖掘本土水利文化,先后恢复了青龙堰、白龙堰、午羊堰等10余座“能充分体现松阴溪水文化”的堰坝,在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文化的繁荣。

  “为鸭禁采”实施造就“野鸟天堂”

  2012年6月10日,为了给9只中华秋沙鸭留一个安全过冬的家,松阴溪上的79家采砂点在60天内被全线关停,将一江清水留给了秋沙鸭。

  与此同时,我县积极创新堤坝建筑模式,在水泥斜坡外面多修建出一层干砌护面,给鱼虾安家,并有选择地在河道实施人工抛石、填筑适量高于湖面的滩地、湿地,供动物栖息。

  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国宝级”野鸟成为了水利风景区的“粉丝”。据统计,五年来,松阴溪水利风景区至少引来292种珍稀野鸟。去年,还一举新发现了黑尾鸥、勺鸡等11种野鸟的身影。

  随着更多的珍稀野鸟来到松阳,松阴溪水利风景区的“生态名气”也更加响亮。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中,超过500名鸟友、网友从省内多地赶到松阳,进行观鸟、摄鸟。连续两个周末都看到了近十种珍稀野鸟,来自杭州的网友“在水一方”说:“田园松阳生态到底有多好?对环境最为挑剔的‘国宝级’野鸟纷纷来此,这是最生动的说明。”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