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松阳水利 > 水利要闻 > 保护碧水蓝天 让“田园松阳”的阳光更加明媚

保护碧水蓝天 让“田园松阳”的阳光更加明媚

来源: 松阳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叶竹芳 2014-02-07

  2013年我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深化“811”生态文明推进行动为主线,以国家级生态县创建为抓手,深化农村环境治理,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强化环保监管执法,维护了区域环境安全,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有力保障,县城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全年我县实现化学需氧量削减473.69吨、氨氮削减42.45吨、二氧化硫削减251.75吨和氮氧化物削减43.5吨。县城及周边空气质量状况优良率为97.7%,优良以上的天数共计342天,达到Ⅱ级(属良好水平),PM2.5浓度均值64.9μg/m3,达到良好水平;地表水状况良好,松阴溪及其支流11个断面均符合功能区要求,达标率占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东坞水库水质除总氮外符合Ⅱ类标准;城区声环境较好,106个区域环境噪声测点噪声符合区域噪声标准,功能区定点噪声均符合各功能区标准;辐射环境较好,辐射安全保证率100%。

  夯实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基础

  2013年5月16日,我县召开全县生态环保大会,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部署了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各项任务;深入开展走访调研,编制完成了《松阳县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实施方案》。完成了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3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49个市级生态村、2户省级2户市级绿色家庭和1个省级绿色社区的创建申报工作,成功创成省级乡镇(街道)3个,省、市级绿色家庭各2户、省级绿色社区1个,市级生态村49个。创建国家生态县,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田园松阳”一片碧水蓝天,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才是根本。县环保部门坚持利用“6·5世界环境日”及“6·30浙江生态日”等公益性活动日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倡导、传播绿色消费理念,宣传环保知识。2013年“环保公众开放日”组织100余名公众代表参观环保化验室、空气自动监测站、地下水预警监测体系等5处污染治理设施,通过打开环保“大门”,拉近了环保与公众的距离。分批次组织企业主、企业环保员、乡镇工办人员等240余人在工业园区开展环境污染两高新司法解释内容讲课培训,并不断强化公众环保意识。

  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县制定出台《松阳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松阳县东坞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实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将饮用水水源保护纳入政府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范围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积极开展东坞水库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投入210余万元资金用于公厕、污水收集管网及污水处理池建造,目前已完成了水源地上游7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每个村建立垃圾中转房,实现“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并全面启动全市首个饮用水源地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工作。东坞水库饮用水源地实施人工监测制度,每季开展33项优选特定项目监测,每年开展100余个项目监测;实施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每日监测6次,每次监测项目10个,定期公布水质监测结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确保饮用水安全。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一幢幢漂亮的新房缀在片片果树林间,一条条水泥路蜿蜒相接,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农村环境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稳步推进。枫坪、斋坛、赤寿等重点乡镇完成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全县累计建成“微动力+人工湿地”农村污水处理示范工程5套,为实现农村污水达标排放,创造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夯实了基础。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结合“三改一拆”、“双清”等专项行动,县环保部门与农业、西屏街道等部门开展对四都公路沿线、古湖坑沿线畜禽养殖场整治搬迁工作,关闭、拆除禁养区范围养殖场125户,共5.2万平方米,古湖坑等内河水质得到明显好转;以“治旧控新”为原则,加强对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场的科学规划和布局,出台了《松阳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范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不断巩固畜禽养殖业整治成果。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结合乡镇实际,协助做好垃圾处理项目建设,研究符合山区垃圾资源综合利用处理模式;积极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完成了新兴镇下源口村农村垃圾分类方案制定工作。

  深化工业污染防治

  治染减排是当前环保工作的中心任务。一是严控源头。严格执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及项目,否决了重污染、高能耗项目25个,确保了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实现;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把好建设项目审批关和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关,全年实施建设项目审批180个,环保“三同时”验收39家,下达环保初审批复(由省市审批)1家,不予办理(不符合环保审批条件)13家,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发放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87份,排污许可证22本,其中市控以上企业发放率达100%。二是深化治理。不锈钢产业是我县的主导产业,环保部门积极探索不锈钢的酸雾治理办法,开展不锈钢企业煤改气工程,不断加强煤改气技术攻关,推广煤改气使用范围,深入开展油污治理,贯彻落实“一导则两办法”,完成了57家不锈钢企业酸洗场地整改,实现整改率达100%,从而减少不锈钢产业对环境的污染;环保部门在开展王村区块合成革企业有机废气治理试点工作,对合成革、革基布企业在线监测,全县累计完成污染源在线监控企业10家;完成了恒劲树脂公司强制性清洁生产工作和永昌电源污染场地修复工作,为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保障;开展射线装置单位及放心熔炼企业专项检查,完成5家射线装置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换领工作,落实4家熔炼企业“放心熔炼企业创标准”监测,全面实施加油站油气回收工程改造,累计完成6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三是加强执法。深入开展涉重金属、危险废物和四大行业整治提升等环保专项行动,对合成革、不锈钢等重点企业加强监督检查,开展错时执法监察同时加强夜间巡查,确保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废气废水稳定达标排放;2013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800余人次,检查企业427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7起,共处罚款37.5余万元,下达监察意见书400余份,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1份,联合供电部门对1家熔炼企业实施拉闸停电,并予以高额行政处罚。四是强化监管。我县投资280万,完成全市首个区域环境安全预警监测体系(一期工程)建设并于8月投入试运行,建成了预警监测监控中心平台,进一步加强了污染源企业环境监管;积极引导企业完善自身环境管理,实施合成革、革基布等企业废水管道架空建设,建立百余家企业专职环保员队伍,不断健全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巡查、监测、事故处理报告等制度,实施GPRS管线定位智能预警和经常检查相结合的预防措施,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