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
|
四都乡下包村:从“脏乱差”变“洁净美” 来源: 松阳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叶竹芳 2015-06-26 阳春三月,走进四都乡下包村,沿宽阔的村道望去,干净、整洁的画面映入眼帘,灿烂的笑容写在村民们脸上,一股清新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过去,下包村一直戴着‘脏乱差’的帽子。由于村民环保意识弱,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产生了许多卫生死角。”下包村党支部书记包根信说:“现在,经过村干部率先带头治理后,村民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了,河道、小溪也不再是‘天然垃圾池’,我们下包村也变成了‘洁净美’的村庄。” 近年来,下包村为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田园生活,紧紧围绕风情四都线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深入推进“六边三化三美”工作,尤其在卫生保洁方面有了突出的成绩。 下包村共有215户村民,多为留守老人。为此,村两委干部通过挨家挨户走访,加强宣传力度,使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等相关政策家喻户晓,极大增强了村民保洁的积极性。 落实职责,分工明确。为维持村环保工作,下包村采取了“卫生保洁员”承包制,由指定人员对全村范围内的河道、路面卫生进行全天候清理与维护,保障村级卫生保洁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村两委干部及党员带头,每月定期对乡村卫生保洁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推动了乡村卫生保洁工作的开展。 “卫生保洁工作不能只做表面,更要连根拔起。”包根信说道。原来,下包村内曾有9户占地两千平方米的养殖户,一到夏天,苍蝇漫天乱窜,河道、空气中传来的阵阵恶臭更是使村民叫苦不迭。对此,包根信召集村两委干部配合乡里工作,通过政策宣传、说服教育等方式,成功拆移了这9户养殖户,解决了下包村10多年来困扰民生的难题。 “说实话,要长久保持村里的整洁美丽,最关键还是靠群众的自觉行动。”包根信坦言,近几年,村里除了投入资金改善硬环境外,最大的变化就是村民们基本能自觉保持文明卫生的习惯了。包根信表示,下一步,下包村将继续做好村庄卫生保洁维稳工作,在保持村庄“洁净美”的同时,加快实施外立面改造工程,通过将村庄沿线视线所及范围进行全部改造,进而深入推进“六边三化三美”工作的开展。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