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
|
将传统文化融入雕刻艺术 来源: 松阳新闻网 作者: 邱莹莹 编辑: 叶竹芳 2015-10-13 来到蓝水法家时,他正对一尊观音像进行贴金。这尊高度不到30厘米的佛像从构思到雕刻制作完成历经十余道的工序,从选木、打坯、修光、搭面、磨光、粉土、再磨光、上漆、上漆线、打底漆、贴金箔……都由他一手完成。 “接触雕刻艺术很偶然。”蓝水法在1995年曾租了丁光居住的房子,房内挂着三张龙、狮、虎像,逼真的画像激发了他极大的兴趣。此后,闲暇时间的他就到县里各个寺庙、祠堂观摩壁画,看老匠人现场雕刻,他便在一旁学习。1996年,有人邀他塑两尊泥菩萨。“一尊是土地公、一尊是土地婆。”那是他第一次做泥塑,“依葫芦画瓢”地模仿成型,让他始料不及的是,成型的两尊佛像栩栩如生,获得一致好评。受到鼓舞的他有空闲就把玩雕刻,琢磨研习佛像雕刻的造型和技艺。 在竹源乡黄庄村山树凹的佛殿内,有一尊韦陀像,是他的“处女”作。说起这尊像,蓝水法道出一段趣事,“那时不了解佛像高度该参照什么比例做,情急之下让自家孩子量了自己的身高,就这样按自个的身材比例塑了这尊佛像。”这尊韦陀菩萨泥塑不仅被轩辕志编委会评为金奖,也因为这尊佛像,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所授予蓝水法“炎黄艺术家”称号。 此后,蓝水法迎来了展示佛像雕刻艺术才华的春天,三都乡、赤寿乡等乡镇近70%寺庙内的雕像、泥塑、銮驾、佛龛都由他精心雕刻,甚至包括牌匾、墙画和木质门窗,慕名而来的人还专门邀他到丽水、金华等地实地创作。 “那以后,我的思想开始转变,我开始思考如何能把我县的传统文化贯穿到雕刻艺术中。”蓝水法说,为了解传统文化,他多次到我县唯一的畲族乡--板桥乡,向村内老人了解畲族的文化、历史、习俗,回来后的他潜心创作了名为《乐之源》的作品。 中央用“乐”字来展现“国泰民安、民族繁荣”的情景,外圈刻出盘、蓝、雷、钟四个畲族大姓及寓意亲戚、邻舍、往来等八个畲族符号象征畲汉亲如一家,用畲族的图腾凤凰做底面,整个配色也采用了红、蓝、金、青等畲族传统色彩。“现在这个作品正参加中国民族艺术海选总动员暨中华全国五十六个民族艺术作品巡回展。”蓝水法说,能让更多人了解松阳的畲族文化,自己选对了路。 尽管从事雕刻艺术已有20余年,但他的追求仍是那么炽烈和执拗。“除了展示畲族文化作品,下一步,我还想把高腔文化等地方特色都融入到我的雕刻中,让我的每件作品都包含松阳的风土人情。” 雕刻需要耐心也需要技巧,学习雕刻这一行当的年轻人极为稀少。为了不让这一技艺失传,蓝水法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和他一起为传统文化做挖掘、保护和传承。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