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
|
百年老店的年轻掌柜 来源: 松阳新闻网 作者: 夏洁敏 编辑: 叶竹芳 2016-04-12 松阳新闻网讯 泛黄的泥墙,褪色的木板,走在这条青石铺就的老街里,邂逅了一位普通又可爱的民间“工匠”。25年的时间,他对自己从事手艺的热爱未曾减少,那份专注从未改变。在岁月的朝朝夕夕间,他诠释了一个民间工匠的坚守、追求、专注的故事。 “我从15岁开始跟师傅学打铁,一直干到现在。”吴连法,1977年出生的他今年刚好40岁。在这个两间店面的小店里已有20多个年头,20多年里,他自己既是生产商又是销售商,是技工,是伙计也是掌柜。 吴连法得知来意,似乎有点不好意思,“都是平常人的日子,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说着,吴连法从砖砌的小窑里速度取出烧红的铁块,放在类似像打桩机似的机械上,机器几乎是以每秒两三下的速度使劲敲打着火红的铁块,每敲打一次,他便用铁钳子移动或翻转铁片一次,那配合的默契度,似乎这机器已然成了他的另一只手。“我的工作,就是你看到的这样,把铁块变成人们生活需要的东西。”不一会功夫,只见铁块变得很平整,吴连法的额头也冒出了小汗珠子,在这三月天里。 “这个行业是不是很辛苦?”“不,习惯了就好,如果休息几天不打铁,还全身不自在呢。”吴连法呵呵笑到,“以前没有机器,就用打铁锤子打铁,那才真是要花大力气。”说话的功夫,转眼间较薄的铁片已经变成了工整的手掌大小的菱形状,见他再次将这铁片放进炉窑里煅烧,约莫一分钟后,取出,左右手各持一把铁钳子将烧红的菱形铁片两对角朝同一方向使劲扭,直到它的弯曲度成接近“U”形状,整个过程完全依靠手臂的力量。“这是什么?”不解的问。他笑了笑,指了指门边靠着的锄头,仔细一打量,恍然大悟,原来是锄头根部将锄头柄与锄头棒链接固定用的小部件。目光延伸到锄头边上简易木桌上陈列的一件件成品、各种型号不一的刀具、大大小小的锄头柄子,或宽或窄,心想,这些都是从铁块变化而来的话那是要花费多少力气,何不换个轻松的工作?吴连法似乎听到了没被问出口的话,“每个行当都有他存在的道理,365行行行都要有人干才行啊,都挑肥拣瘦的话,社会就不完整了。”他呵呵笑着絮叨开来,“打铁是劳力活,看起来不用费脑,其实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动脑筋,不用心琢磨做不好,现在人生活好了对这些铁制生活用品也有了新的要求,我得空时就得琢磨琢磨如何改进产品,不能落在时代的后面……”吴连法边说着边用手摸着刚出的铁片小部件的边缘,或许是在检验这货是否“合格”,那眼神里似乎有光。 回头再看一眼店门口那一排排的成列的铁器成品,阳光下,熠熠发光。 据老街里的老人回忆,这家两间店面的小店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就是打铁店,到现在即将是百年老店了,中间换了三任掌柜,吴连法是第四任。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