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
![]() |
|
叶村乡寻生态农业“短板”开产业发展新局 来源: 松阳新闻网 作者: 叶承慧 徐辉 编辑: 叶竹芳 2016-04-12 松阳新闻网讯 “原来,小时候最不关注的小野花,开的也能那么美。”……日前,随着150亩高山梯田紫云英花的陆续盛开,叶村乡岱头村又火了,纷至沓来的游客让村党支部书记叶周富对成功发展生态农业充满期待。 “去年,我们村尝试种植的高山生态大米卖出了每公斤40元的高价,村民收入大幅提高。但也存在水稻种植管理松散不能实现最高收益,农业景观单一不能吸引日常客源,民宿建设进度过慢不能留住客人等不足。”叶周富介绍,宣传大面积种植的紫云英吸引游客来岱头“踏青”,就是村里针对旅游业发展“短板”找寻对策实施的第一步举措。 原来,在我县全面开展“归零翻篇开新局”大讨论后,叶村乡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就将针对生态农业找短板、补不足的“大讨论”活动开进了岱头村,让村里的干部群众围绕产业发展各抒己见,以便吸纳“良方”实现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向外推荐梯田上盛开的紫云英,就是村里在“大讨论”活动中的共同决定。 针对“大讨论”中提出的生态水稻种植管理松散不能实现最高收益这一“短板”,岱头村也提出了将稻谷专业合作社进行改制的具体对策。把原先村干部申请成立、村民自愿参加的松散模式,改制成为“村集体资产入股、村民土地入股、原合作社资产和技术入股”的股份制合作社,对合作社成员严格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品牌及认证”等六个统一管理机制,在确保生态稻米品质的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叶村乡党委政府也将寻生态农业“短板”开产业发展新局的大讨论向其他行政村全面延伸。也正是通过这次“大讨论”,东坞水库源头5个行政村闲置的农田也都找到了各自的出路。横坑村决定通过与“阿郎自然农法”的项目合作,将生态农业发展与民宿旅游相结合;斗米岙村计划发展30亩蓝莓,用以带动高山水果种植基地主体培育;南岱村则是向岱头村取经,积极发展生态水稻+香榧的生态农业模式…… “通过找短板寻对策,积极引导各村打造‘一村一品’的模式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同时带动民宿旅游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应该就是‘归零翻篇开新局’大讨论活动意义的最好体现。”叶村乡党委书记孙建文说。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