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心情驿站 > 叶法善谏阻炼丹丰国库

叶法善谏阻炼丹丰国库

  清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

  洞门深锁碧寒窗,滴露研朱点周易。

  这是叶法善仙逝后,唐玄宗难以抑制痛惜之情,凄然写下的一首《步虚词》。从诗句的内容上看,虽然只有聊聊二十八个字,却是极其形象地描绘出叶法善在卯山潜心研习周易,试炼仙丹,终于成为一个道术高超无比的道士形象。

  隋朝大业十二年丙子(616年),叶法善出生于松阳古市瑞应里一户道士世家。其曾祖叶道兴,祖父叶国重,父亲叶慧明都是道士,是本县首屈一指的道士世家。

  关于叶法善的出生,很是不同凡响——母亲怀孕了15个月后的一天清晨,一只仙鹤突将屋顶,连叫数声方才飞去;紧接着,一条白龙腾云驾雾,在上空盘旋良久而去。就在这个时候,叶法善呱呱坠地了。

  叶法善五岁进私塾,接受儒学启蒙教育。七岁那年春天某日,他与一同学私自逃出学馆,到松阴溪岸赏春。玩着玩着,他竟然在溪中水面上走了一大段,忽然就沉到水下,不见了踪影,三年后才回家。父母本以为他早就淹死了,问他去了哪里,他说是跟太上老君学请仙扶鸾、授箓飞符、五石炼丹、劾鬼隶神等道术去了。随后的几年,叶法善在父母的严格督导下开始扎扎实实诵读诗书、学习礼乐、研究周易,特别对老庄思想情有独钟,终于立志学道修道,并跟随父亲在卯山修行。叶法善的三代前辈都是居家道士,在山乡以行医布道为业。叶法善的志向显然比他们更加远大。十三岁那年开始,他从栝苍出发,先后游历了江浙一带的天台、四明、金华、会稽,又北入天柱、天目、姑苏、洞庭、勾曲、衡山、霍山,再南游剑水、赤城、罗浮等,凡道教名山胜地,无不游历。特别是专门赴四川青城山拜高道赵元阳学习遁甲术,赴河南嵩山拜高道韦善俊学习“八史”“云蹻”术。至此,叶法善完成了一位高道所应具备的基本道术,同时也成了瑞应里叶家第四代道士。此后一个较长时期,叶法善还是常常外出云游,但更多的是在卯山力行种茶、炼丹、行医、布道等一应物事。

  世上从来没有长生不老药,但哪怕能延年益寿,也是足够诱人的。当年的道教界关于炼丹,有炼内丹、外丹之别。内丹,就是把人体比作炉鼎,以人的精、气、神为对象,运用意念,经过“守一”“存思”“导引”“吐纳”“胎息”等步骤,让精、气、神在体内凝聚成“丹”;外丹,就是服用通过炼制铅、汞等药物来制作长生不老的丹药,类似“五石散”。“五石”有说是指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等五种矿物原料。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中》说过,“五石散”是一种毒药,大概基本由石钟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五样构成,另外怕还配点别样的药,是由汉代一个名叫何晏的人吃开头的。叶法善的爷爷叶国重就是自己服食外丹并修道教内养术,同时也以此施医于人的。但不管内丹、外丹,始终没有一个成熟的统一的标准,因此严格地说还没有定论。特别是外丹,什么人能食用,什么情况下食用,食用量多少,食用后真正的利弊怎么鉴定区别,等等都是未知数,因此只能是见仁见智了。鲁迅先生也“大概”“怕是”的推测,不太敢肯定。

  因为皇帝信奉道教,所以唐代以道教为国教。公元656年,41岁的叶法善迎来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唐高宗的征召。帝命不可违,他速速整理好行囊,拜别父母长辈——他这辈子都不准备娶妻生子的,跟着官差离开松阳,一路赶赴长安(今西安市)。唐高宗本想封个官爵给他的,但他固辞不受,只希望仍然做个道士就好,于是就在唐代京都任内道场道士。内道场在景龙观,四周古木参天,待遇也很好。不过,虽然被召入帝庭,但他不久就以身体不适为由请求还归退隐了,说“臣病在市朝,疗在山林”。内道场人才济济,多他一个不热闹,少他一个不冷清。最后,唐高宗不知是怎么想的,反正是准许他还山了。

  过了些年月,随着年事渐高,体力渐退,唐高宗李治越来越担忧自己那条老命,就像他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一样,准备开始吃丹药。但唐太宗是服用了来自印度的婆罗门教的僧人的所谓的真正的大丹而死的。尽管内道场有近百号道士,尽管这些道士在晋京之前都曾私下里多多少少炼过丹,但当唐高宗下令“合炼黄白”时,居然没有人敢出来领衔担纲主持。于是唐高宗又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广泛征召各路高道,结果又一批几十名被收罗进内道场。人才就是人才,高道就是高道,朝廷真正需要你的时候,你是躲也躲不开的。就这样,叶法善又回到了帝庭。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叶法善觉得是到了该捅破丹药面纱的时候了。他对唐高宗直言上谏:“金丹难就,徒费财物,有亏理政,请核之真伪!”

  叶法善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对金丹的真伪提出怀疑,对热衷炼丹的社会现象给出否定性的评价,这种实事求态度和作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必须要有大无畏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唐高宗也是个明主,听了叶法善的话,居然没有动怒,而且也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他对丹药的迷恋之心仍然未死,于是让叶法善领衔主持炼丹。他说炼炼看,哪怕试验试验,总是可以的。

  不久,叶法善等一群道士随唐高宗到东都洛阳,在凌空观行道。这天,经唐高宗批准,叶法善在凌空观作火坛,设大醮,同时投入许多炼丹的原材料,看看是否能炼出一些丹药来。炼的时候,京都很多人赶去看热闹,里三圈外三圈围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火光滚滚,烈焰冲天,照亮了大半个京都。突然,人群中有几十人情不自禁地扑向火坛,幸亏被身边的人死命拉住,才保住了小命。为什么这些人要往火堆里扑呢?叶法善说,他们身上有“魅病”,也就是鬼缠身了,而这些附在人身的小鬼是叶法善捉拿来的。周围人问扑向火堆的人是不是想自杀,都说不想自杀的,是冥冥中有股力量推着自己走的,可见是真的鬼缠身了。叶法善念咒施符,把他们的魅病治好了。

  这场规模宏大的斋醮和炼丹活动,差点送掉几十条性命,唐高宗就相信叶法善前面所说的话不错了。于是下令清空了内道场的九十多名道士,只留下一小部分道士,而炼丹的事也就此作罢。

  当时盛行以外丹为白日飞升的第一法门的风尚。面对这种风尚,叶法善的谏言,给这类活动起到了极大的降温作用,为大唐帝国减少财政支出,迎来盛世文明,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叶法善对李唐王朝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他历经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五朝,行走宫廷六十多年,为李唐王朝立下了匡国辅主的显赫奇功。开元元年(713),唐玄宗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鸿胪卿(从三品)、越国公(从一品)、景龙观主(正三品)”。

  开元八年(720)庚申六月初三甲申日午时,叶法善形解升云。

  有必要补充说说的是,唐代道士待遇好、地位高。《唐六典》载:“凡道士给田30亩。”叶法善一家从祖父开始就拥有田地和家僮,叶法善个人的经济收入更是非常可观。至于官僚阶层,待遇更好,如从一品可得永业田50公顷。对于家财,叶法善是很不在乎的。叶法善有继子叶玄權,是胞弟叶法喜的儿子。他没有将松阳瑞应里及栝苍宣慈乡的祖宅留给家人,而是舍宅为观,将唐玄宗赐额“淳和仙府”的瑞应里祖宅改为淳和观(后改名永宁观),将宣慈乡的祖宅改为宣阳观(后改名冲真观)。他的那些田产,也没有留给家人,而是舍于两观。道观的田产,后来在支持地方道教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叶法善仙逝前作过这么一首诗,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并对后世者寄予了厚望——

  适向人间世,时复济苍生。

  度人初行满,辅国亦功成。

  但念清微乐,唯(谁)祈下界荣。

  门人好住此,翛然云上征。

  十九年后的开元二十七年(739),“开元盛世”迎来了巅峰时期。唐玄宗李隆基依然念念不忘叶法善的丰功伟绩,亲自提笔撰写《叶尊师碑·并序》,立于长安景龙观。

来源:松阳新闻网 作者:叶荣亮 编辑:杨卫中 吴胜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