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文•视觉 > “关公磨刀”开启“梅雨季节”

“关公磨刀”开启“梅雨季节”

  农历五六月,不是闰月的话,除二十四节气的芒种、夏至、小署、大署外,五月初五“端午”是重要的节日;另外,还有几个不是节气,但反映天气(气候)情况的日子:农历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日(或诞辰),梅雨(入梅、出梅),分龙,六月六,伏天(入伏、出伏)等等。本文先介绍关公磨刀与梅雨季节,以及松阳与之相关的农事、民俗活动。

  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日,各地都会举行关帝庙会祭祀关公,有的地方还举行关公“磨刀节”活动。关于“祭祀关公”的由来,各地均有不同版本的传说,也反映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与民间信俗。

  一种说法是关公诞生于农历五月十三日。这个是明世宗嘉靖皇帝为关公钦定的生日。《关帝志·祀典》称:“明嘉靖年间(1522~1566),定京师祀典,每岁五月十三日遇关帝生辰……遣太常官行礼,祭祀。”

  另一种说法是关公磨刀节。关于关公磨刀节渊源又有两种说法,其一为东汉末年,关公于农历五月十三日把青龙偃月刀磨砺锋利,提刀寻访贤主,为国为民效劳。其二为传说宋真宗时,南海恶龙作怪。真宗求助于张天师派关羽降服了妖魔。真宗感其神力,封其为“义勇武安王”。之后,关公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亲自在南天门外磨刀示威防止恶龙再作祟。百姓感其德,以农历五月十三日定为“关公磨刀节”,年例纪念关公。

  关公(160~219),名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生前为三国蜀汉大将军,镇守荆州时兵败被杀(大意失荆州),死后追谥为:“壮缪侯。”在中国历史上,关公是集中国传统美德——忠、义、仁、勇于一身的楷模。从北宋崇宁元年(1102)开始加封为“壮缪义勇王”(壮缪义勇武安王)开始,元明清历朝皇帝共23次追封。特别是明万历年间,神宗加封关公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清光绪皇帝对关公的封号竟长达二十六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这一封号,字数最多,压过了历代各朝所有皇帝对关羽的褒封。关公由“侯”升为“王”、升为“帝”、升至“大帝”。《三界伏魔关圣帝君忠孝忠义真经》云:“(关帝)掌儒释道之权,管天地人才之柄。上司三十六天星辰云汉,下辖七十二地冥垒幽酆。秉注生功德延寿丹书,执定死罪过夺命黑籍。考察诸神、诸佛,监制群仙群职。”因关公名与字都与“雨”密切相关。云是雨的前兆,“羽”与“雨”谐音。何况,自古以来龙是皇权与帝王的象征,关羽在明中后期神职已经一跃而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担当天地人三界的帝号,故关公为龙王转世,或是龙的化身,或威服龙王等各种各样的传说,最后关帝又成为“雨神”,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农历每年五月十三日,通常处于夏至或芒种季节的前后,正常的气候都有霝(下)雨的过程。而民间称此日若霝雨,便是“关公”在磨刀,其磨刀的用水从南天门处降下凡间,下雨便是吉兆,雨越大越好,预示当年的年景必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倘若此日不霝雨,则属不吉之兆,预示当年或许有“自然灾难肆虐”或许“社会动荡不安”;这样,就要祈求关老爷驱邪除恶、扶正保民。长期以来,民间以此作为观察天气迹象和社会动态的参照物,并广泛流传为口头谚语“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五月十三必降雨”等等。

  2017年,“关公磨刀日”(农历五月十三日)是阳历6月7日。而8日开始,按通常的规定,松阳进入梅雨季节。所以,人们常说,关公磨刀霝雨,是汛期的预告,也拉开了梅雨季节的序幕。

  松阳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至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几十天的阴雨天气,由于正好梅子成熟,故称其为“梅雨”,这段时间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梅雨”是由来自南方的暖空气与北方来的冷空气从岭南相遇,逐步北移至江淮地区相持,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形成“对流雨”。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时间较长。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潮湿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梅雨开始的日子称“入梅”(或“立梅”),结束那天为“出梅”(或“断梅”)。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但它的出现却不是孤立的,是和大范围雨带南北位移紧密相连的。梅雨开始的时间,大致上纬度越高则时间越晚。通常情况,松阳所在的浙江地区是逢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入梅,夏至后第一个未日出梅,以今年为例,即从阳历6月8日(农历五月十四)至7月19日(农历六月廿六),时长42天。

  每一年梅雨的范围、持续时间以及雨量都是不同的。在某些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如果没有梅雨,这种现象称为“空梅”。熟语“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三九”是指阳历1月9日~17日,如没刮过东风,或东风很少,则梅雨季节雨量也将偏少;还有“春水铺,夏水枯”,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梅雨季节雨量少了,易出现干旱。一般来说,梅雨季节过后,天气放晴进入炎炎盛夏。如果某个地方、某些年份,梅雨过后又转成阴雨绵绵,并且持续较久,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称为“重梅”,民间俗语“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重梅”。

  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之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主要是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阴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农谚“吃了端午棕,火笼还勿能囥”,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之后,随着阴雨维持时间的延长、暖湿空气加强,温度会逐渐上升,湿度不断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征也就越来越明显了。早梅雨的出现机会,大致上是十年一遇。这种早梅雨往往呈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开始早,结束迟,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结束,雨期长达四五十天(今年亦长达42天),个别年份长达两个月。另一种是开始早,结束也早,到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就进入了盛夏。

  与“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熟语“小满不满,黄梅不管”,如果小满节气雨水偏少,则意味着芒种节气雨水也将偏少,或黄梅偏迟。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迟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不过,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关帝是一位上至帝王下至士庶尊奉的神明。这是因为民众以其信义耿介,奉之为驱邪除恶,扶正保民的大神;士人以其忠义正直,奉之为道德偶像;将士以其神武善战,奉之为克敌制胜的军神;商贾以其助曹操请战却敌,必是上马金、下马银,奉之为招财进宝的财神。从明至清,都列入国家祀典加以祭祀。农历五月十三日,不管是关帝君降神日,或是关帝磨刀日,都会在关帝庙里进行规模不等的庙会活动。

  民国《松阳县志》载:“关帝庙,在县治西南官塘舖之外,武庙西。祀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关圣大帝。岁以春秋仲月取吉及五月十三日三期,修其祀事,牲用大牢(牛羊猪,三牲俱全),礼同文庙。”后来又追封了关公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为王,建“三公祠”与关帝同期祭祀,只祭品不用“大牢”。松阳武庙倒塌后,改建“关岳庙”,祭祀关公、岳飞。这几处关帝庙,都是官家祭祀,有统一的典礼(仪式)、规格、祭品、祝文、乐章;祭祀日期为农历二、八月的某个吉日,另外就是五月十三了。

  民间所供奉的关帝,有的当作武神,如南天后宫之左关岳庙,供奉关帝与岳飞;有的当作武财神,如汤兰公所供奉的关公;但更多的是作为老百姓的保护神。在介绍“端午”节日时,介绍了松阳人“认亲爷”的习俗:小孩出生后,若命理里与父亲相冲,则多认关老爷为“亲爷”,标志就是名字中带“关”字,鄙人就是其一。每年的端午节要“担端午”(祭祀),直至16岁成年谢礼(祭祀)。松阳农村多有关帝庙,民国《松阳县志》载:力溪庄、小槎村头、县东廿里、水南、松山、叶村、洞阳观等地有关帝庙。

  另外,松阳一些山野村夫,也会在五月十三日,在天穹下接点雨水,学关公磨起菜刀、柴刀、剪刀;据说,所磨的刀锋利、不生锈。

  进入“梅雨”季节,老百姓最怕的是没有干柴烧火、衣物发霉,书生、和尚怕的是书本、经书发霉。那段时间,阴雨绵绵,高温潮湿,什么地方什么东西都是湿漉漉的。砍回来的柴禾没能晒干夹湿烧饭,衣服、棉被、食物、书籍,很快上潮发霉。到了六月起伏,一有太阳出来,马上晒东西,称“抢日头”。特别是农历“六月六”,只要天晴,老百姓把可以搬的东西都拿出去晒。松阳俗语“六月六,鸡蛋亦晒熟”。另据民国《松阳县志》云:“六月六日,原为晒书之期。而无知妇女,则沿以为晒经之日。各乡村年老妇人,辄相约成群,赴寺念经……”

  不过,在旧时“梅雨季节”,松阳老百姓家家户户都会盦酱黄。熟语:“五月酱黄六月酱”“盦了好酱黄,一年好酱汤”,土话“五月霉,六月酦”,说的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在自然经济时期,老百姓过的是自给自足生活。在梅雨季节的五月间,把自己生产的豆类、麦类浸泡、煮熟,用面粉拌和至轻捏不散,放置不透风的地方发酵个把十来天。到六月间,把盦好的酱黄暴晒,俗语“一日酱黄,十日酱”,意为晒一日的酱黄抵得上十天晒酱。酱黄晒松后,装在罐、罇,用盐水浇酱,有的加入辣椒、烧瓜等等,然后放在太阳底下(荫酱除外)晒熟、晒透。

  对松古平原来说,梅雨季节最“苦”的是烟农,特别是女主人。自从晒红烟传人松阳后,松古平原的老百姓争先恐后种植晒红烟,当时谚语“种得一亩烟酒田,值得一爿南货店”“一亩烟,(抵)十亩田(收人)”。而梅雨季节,正好是“大烟”可以采摘的时候。每天早上,露水一过,男主人就去扼大烟,担回来;女主人马上夹烟,撑着“人”字拼晒烟。但梅雨季节,常常刚把晒“笼”出去,就霝雨;等烟夹还没有全部端回来,太阳又出来了,又搬出去。就这样,折腾着。

作者:洪关旺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叶跃明 吴胜 时间:2017年6月13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