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
|
松阳茶青市场 来源: 作者: 编辑: 叶竹芳 2017-07-21 松阳县地处浙西南山区,2005年全县茶园面积8.47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7.6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0%;实现茶叶产值1.7亿元。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县委、县政府为解决千家万户种茶的小规模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注重茶青市场建设,以茶青直接作为商品流通,为茶农增收、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茶青市场产生的背景及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松阳有老茶园2.4万亩。当时,茶叶是农业的较小组成部分。自80年代末,该县农民在全省率先创造性地在大田发展茶叶,改变了过去茶园在丘陵、山区、半山区连片种植,每个生产单位均有茶厂的局面,形成千家万户种茶的良好发展势头,同时也带来了千家万户茶农自发搞茶叶加工、销售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新兴乡茶农率先在上安村的公路边建立了茶农自由交易的初具规模的茶青市场,吸引了县内外茶农、茶叶加工企业在此交易。后来,由于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形成了现在的茶青市场体系。 松阳县茶青市场体系以该县新兴乡茶青市场为龙头。该市场发展曾经三度搬迁,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1998年在上安村的公路边;为解决当时有市无场的情况,县委、县政府及新兴乡党委、政府投资8万元在横溪村公路边一片空地上建立了1000余平方米的露天市场;2002年初又投资66.8万元,在横溪建立占地3328平方米,设有摊位1000个的棚架茶青市场。2002年日交易额高的达30余万元,全年茶青交易额达2200余万元。2003年上半年茶青交易达3500吨,交易额达2800万元,高峰期每日交易人员达2500余人,市场呈现繁荣兴旺景象。 新兴茶青市场的发展带动了赤寿、斋坛、板桥、樟溪、西屏等乡镇区域茶青市场的发展。赤寿乡在章家村建立占地2000平方米、摊位上百个的茶青市场;斋坛乡在大路村公路边形成路边茶青交易市场,每天交易人员多的可达200多人,日交易量高的可达四五吨,交易额达800万元;西屏镇项桥下村茶青市场每天交易人员达100多人,年交易额达450万元。2003年全县名茶茶青交易总量达12000吨、交易额达8000余万元,占全县茶叶总产值的75%。一个分区域的茶青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 茶青市场交易特点 良种茶青为主。2002年底该县无性系良种比例达81.6%,茶青市场以本县无性系良种茶青为主,并吸引周边县(市)良种茶青来场交易。2002年名优茶茶青交易额占90%以上,2003年春、夏茶比例提高到95%左右。 无公害茶青为主。松阳县新兴乡等6个乡镇22500亩茶园被列入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的国家科技部“无公害茶叶生产关键技术中试示范基地”项目,成为省内无公害和有机茶开发重点县,来场交易的茶青经抽检基本达到无公害标准。 以本县茶青为主。同时吸引周边县(市)茶青来场交易。自2001年开始,春茶末至秋茶止吸引遂昌、龙泉、莲都、云和、武义、龙游等地茶青交易。茶青市场不仅仅局限该县的5.7万亩茶园,而且还依托有浙南、浙西南山区二三十万亩茶园的丰富资源。 茶青市场的作用 连接千家万户茶叶种植户和加工企业,成为茶业链的重要环节。该县种茶农户比例达78%,且以大田种植、无性良种为主,单户面积多达20余亩,大多农户面积仅为几亩,甚至几分。单家独户都开展茶叶加工难度较大,茶青市场为他们解决了茶青销路问题,且茶叶工企业可集中财力、物力发展茶加工业,提高茶叶品质。形成茶农小生产与加工企业的有效链接,推进茶产业中种植、加工和市场流通的合理分工。 推进茶产业成为区域经济产业,打响松阳银猴品牌。春茶前期茶青市场有上市早的优势,吸引了莲都、武义、云和、遂昌、龙游等县、市、区茶农来场交易,成为浙南、浙西南山区的区域市场,带动了区域内茶产业的发展。80%的“松阳银猴”茶青在这些茶青市场交易。同时茶青市场还吸引了浙西茶叶主产区开化、淳安、建德,浙东茶产区新昌、诸暨,浙北茶产区杭州、富阳、安吉,浙南山区茶产区等地茶叶加工企业来场收购优质茶青,使该县茶产业与省内茶叶主产区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为该县打响“松阳银猴”的品牌打下了良好基础。 带动茶叶加工业的发展。在茶叶市场发展较快的2001~2003年,该县茶叶加工企业也是发展最快时期。2000年全县茶叶加工企业445家,加工机械700余台,2003年达800家,加工机械达1100余台,年加工能力4000余吨干茶,实现产值1.4亿元,茶青市场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茶叶加工业的发展。 提高茶业效益、增加茶农收入,促进茶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茶青市场提供了千家万户种茶农户与县内外茶叶加工企业的交易场所,密切了二者之间的联系,拓宽了茶青信息的交流渠道,加快了信息交流速度。茶青价格呈现稳定增长,极大地增加了茶农收入。以2001~2003年春茶前期乌牛早、龙井43采摘后前20天茶青价格为例:龙井43品种单价2001~2003年比2000年增长16.8%,乌牛早单价增长20.5%,茶业效益稳步增长,茶农收入明显增加。 茶青市场真正做到优质优价。通过市场杠杆的调节,提高茶农发展优良品种的积极性,促进新发展茶叶品种的优化,使茶农自觉地加强茶园管理,提高采摘质量。市场发展较快的2001年、2003年,也是该县茶叶发展最快的两年。2001年冬至2003年春该县新发展茶园2.7万亩,较前增长近一倍,且发展的都是市场效益较高的优质、早生品种龙井43、乌牛早、迎霜、银猴、白茶等,促进了茶业品种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