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
|
松阳茶的文化背景 来源: 作者: 编辑: 叶竹芳 2017-07-21 中国茶叶的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尔雅》中就提到了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神农本草经》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即古代的茶。由此可见,人们利用茶最早是从药用开始。茶叶作为一种饮料,则从唐朝开始,从中原流传到西北各少数民族地区,并成为当地百姓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可见当时茶与粮食同等重要,且在国计民生中占有一定地位。因此,古代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而且以少量的茶叶,换取量多的战马,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茶叶之所以备受人们喜爱并广为普及,除了作为饮料外,还因为它有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南征北战。一次,兵至云南励海,因水土不服,兵士多害眼病,诸葛亮命令大家采茶煮水喝,结果,眼病被治好了。直到现在,当地人还将茶树称作“孔明树”,把诸葛亮尊为“茶祖”。 松阳茶叶在中国古代茶林中独树一帜。早在三国时期,松阳就开始出产茶叶,到了唐代已很兴盛。唐朝大诗人戴叔伦任东阳县令期间,曾访松阳横山寺,老僧人奉上一碗当地产的横山茶。戴叔伦沉醉于茶香,不觉日落西山,不胜感慨,乃赋诗《横山》:“偶入横山寺,溪深路更幽。露涵松翠滴,风涌浪花浮。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自缘归思促,不得更迟留。”至宋代,松阳饮茶之风日甚,茶道盛行,僧侣、文人乐于“斗茶”(即表演茶道)而不疲。松阳人祖谦禅师曾居西屏山白鹤殿修行,他是当时有名的“斗茶”高手,其与大诗人苏轼友善。一日,与苏东坡相会叙话,并为苏东坡“斗茶”。东坡先生钦佩祖谦茶道精深,乃赠诗《西屏山》:“道人晓出西屏山,来施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何有?东坡有意续茶经,要使祖谦名不朽。”据说,后人在整理西屏山白鹤殿地基时,发现一石碑上刻有苏轼的这首诗。邑人明代贡生詹嘉卿在《万寿山》一诗中云:“空厨竹畔无烟火,细和茶声有竹鸡。”描写了煮茶声和鸡鸣声相和的悠闲田园生活,可见当时饮用茶在松阳寻常百姓家已是普遍现象。清代乡贤周圣教在《西屏山怀古》诗中写到:“汲水煮茶气味清,一饮人疑有仙骨”。品饮松阳茶,能令人神清气爽,足见松阳茶的极佳品质。松阳茶文化源远流长,用茶民俗别具一格,历代相沿成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云雾桃源,毓松阳茶之灵气 松阳位于浙江西南部,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199),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被喻为“金瓯玉盘”的松古盆地,自古被称为“浙南桃花源”。宋代状元沈晦对此曾在《初至松阳》中有“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的咏颂。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开篇中写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松阳处于亚热带气候区,盛行东南季风,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日夜温差大;地形层次丰富,垂直气候差别明显,高山常年云雾缭绕;松古盆地及周边大多覆盖着深厚的红、黄壤,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宋代乡贤朱琳在《延庆寺塔》一诗中写到:“僧老不离青嶂里,樵声多在白云中”。表明松阳大地上雾气浓重,有利于茶树之生长。邑人明代翰林院学士、《永乐大典》总裁(即总编)王景在《石笋山》一诗中写到“烟消古寺山横野,露落苍梧月满天”。可见松阳日夜温差大,有利于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清代进士叶维藩在《桃源锦浪》中云:“烟景春浓带雨幽,小桃濯锦塔溪游”。可说明松阳境内雨量充沛,能为茶叶孕育灵气。优良的生态、自然环境为松阳茶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优良品质提供了有利的先天条件。 佛道尊茶,开松阳茶之先风 佛界饮茶最早在晋代。佛教禅宗主张圆通,在茶中溶进“清静”意念,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心躁时调脉理气。”饮茶有助于佛规沿袭,故历代佛教倡导饮茶。佛教非常讲究“饮茶之道”,寺院内设有“茶堂”,法堂里置有“茶鼓”;在大寺庙的僧人分工中有“茶头”和“施茶僧”;寺庙中的茶叶称“寺院茶”,并有“奠茶”、“戒腊茶”、“化茶”等茶名之分。我国素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 与唐代勃兴的佛教相呼应,从唐朝开始松阳的佛庙里就已有“茶道”。唐代戴叔伦“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的诗句,生动地描写了寺僧施茶,施主饮茶的佛教茶道。明代乡贤叶之纲寻访借宿万寿山白鹤大帝殿,作诗《万寿山》“烹茶清鹤梦,剔烛共僧禅。悟入无生处,空山月正圆”。描写了诗人与寺僧一起煮饮茶水,夜叙佛理的场景。清代乡贤潘国望在《延庆寺》中云:“茗碗僧谈久,芹尊野趣深。从来宽世法,况此豁尘襟”。描述了作者与寺僧品茗久谈、兴味盎然的景象。 与此同时,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还深受中国道教的影响。道士劈山植茶乃为养生之用。东晋道士葛洪在《抱朴子?园茗》中说:“盖竹山,有仙翁茶园,旧传葛元植茗于此。”南朝道教奠基人陆修静曾“话茶吟诗”通宵达旦。道教名士钟情于茶,为茶著书立说,以茶招待宾客,为饮茶习俗的广泛传播推波助澜。 道教对松阳茶的发展影响深远。唐代道教宗师叶法善在卯山修炼时,曾在此培植十多株茶树,称之为“卯山仙茶”。叶法善常年饮用卯山茶,令其有“胜气绝俗、贞风无尘、金骨外耸、珠光内应”之相(《旧唐书》),并使其在当时国人平均寿命不足半百的情况下,达到一百零五岁高龄。叶法善中年被诏入宫后,与唐高宗至唐玄宗等五朝皇帝交往甚笃,并将卯山仙茶带入宫中,后成贡品,饮誉京师。名闻遐迩的松阳茶,就是在卯山仙茶的品种和品质上演变而来的。古时松阳寺庙、道观众多,这为松阳茶的发展,为松阳茶文化的长久延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用途广泛,显松阳茶之功效 松阳茶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的是供人们饮用以解渴提神,在药用方面有消炎镇痛的奇特功效。此外,民间还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驱邪、敬神的活动。茶融入了松阳人民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与松阳的世俗民情浑然一体。 日常饮用,提神解渴。从松阳方言中,可以看出茶在松阳人生活中的地位。俗称烧开水为“烹茶”,称“水壶”为“茶壶”;客人来了不问要喝开水吗,而是问“吃茶否”;抓中药称“撮茶”,服中药叫“吃苦茶尼”。松阳民间饮茶之风极盛,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供常年使用的茶。日泡一壶茶,每遇口干舌燥或倦怠无神时饮几口,即感神清体爽,顿觉舒适有力。在春夏秋季,农民白天外出劳动时带一葫芦或一竹筒茶水,以便缓解劳作之渴。自古松阳民间有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至今,还有不少人仍保留着古老的饮茶习俗,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是煮水泡茶。许多乡村仍有在清明节采制“清明茶”的习俗,即在清明节采摘鲜嫩茶芽,直接冲泡饮喝。据说喝此“清明茶”可以明目。良好的饮茶习惯,有助于历代松阳人的身体健康,促进了松阳农耕文明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招待宾客,表主敬意。松阳民间以茶待客的习俗沿袭已久。无论来何客人,主人首先会泡上一杯热腾、香浓的松阳茶,有的还在茶中加糖,俗称“糖霜细茶”,表示主人热情好客。客人喝了清香爽口的茶后,都会深表谢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多谢茶》的歌谣:“多谢茶,多谢茶,多谢盛情泡好茶;一碗茶儿清又清,到你宅堂保人丁;一年四季都清吉,年月日时保平安”。松阳人以茶敬客还有“头道苦、二道补、三道荡屁股”之俗。其意是第一次冲泡的茶水其性极苦,恐客人喝不惯,因而将其倒去;第二次冲的茶水既好入口,又益身体,因此是待客的上好佳液;第三次及以后冲的茶水茶性大减,淡而无味,最好少喝,若要喝再重泡。以茶敬客,生动反映了松阳淳朴优良的民风。 松阳人淳朴善良,乐善好施。早年间,在松阳各处驿站、凉亭、道观、寺庙都置有大陶缸或大木桶,在夏秋季节每天泡上满缸或满桶的茶水,缸(桶)盖上搁着茶碗或茶勺,让过往行人自行饮用以降暑解渴。如今有的地方仍保留着这种好习俗。此类施茶之举,孕育、弘扬了松阳人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松阳茶文化。 解毒消食,药效奇佳。在过去缺医少药的年代,松阳民间将茶叶作为有效药物用于医疗。如遇人体生疮、化脓或受伤发炎、糜烂,用浓茶水反复擦洗,或口嚼茶青至粘细后敷在患处,反复数次即可治愈。如遇消化不良,将米饭或肉骨头烧成灰,再溶入茶水中饮用,病症很快可以消除。另外,用泡过的茶叶晒干作枕头填料,这种枕头有镇脑安神的功效。 驱邪除晦,祈求平安。过去松阳孩童有佩戴香袋的习俗,香袋里面要放干茶。遇幼儿受惊吓,家人会请巫婆给其“收惊”,所用道具中就有茶叶。现在农村仍有送殡的人用草纸包上茶叶和米随身携带,回来的路上再把它撒在路边,以驱邪避晦;放置过死人尸体的房间,用茶叶焚烧之烟闭熏,以除邪消毒。 敬神降福,消灾解难。旧时松阳民间祈雨或为某事求菩萨保佑,都会泡茶敬之,以示人们对神的敬重和诚心。人们借松阳茶祈求神仙显灵,降福于民的活动较为普遍。道士做道场敬神消灾亦用茶叶。清代乡贤吴世涵在《追魂碑歌》中就写到“道人追魂如追逋,剑坛午夜飞灵符。先追六丁后垒荼,黑甜道上相招呼。” 此外,松阳人扫墓祭祖、正月摆祭时普遍有用茶水和米酒供拜的习惯。 民间说茶,传松阳茶之神话 相传,唐景龙年间,浙西一带遭受瘟疫之灾,松阳百姓染疫者甚多,许多百姓家庭因此人亡家破。众多患者求治于民间郎中,郎中们无术可施。松阳百姓人心惶惶,只见患者日渐增多,疫情日益严重。在武当山游访的叶法善闻知故土松阳遭受瘟疫,立即赶回松阳卯山,召集众多道士采制卯山仙茶,煮卯山仙泉泡茶,并开观施茶七七四十九天。当地百姓闻迅纷纷前往讨取卯山仙茶水,许多患者饮用数次后,渐有好转终至痊愈。一度肆虐蔓延的瘟疫终被降服。叶法善因此被松阳百姓奉为济世救俗的“叶天师”,后来各地纷纷建立“天师殿”,供人们敬奉。现在松阳县境内仍有多处“天师殿”及其遗迹。叶天师施茶消灾的传说,弘扬了助人救世的松阳茶道精神。 近代研茶,续松阳茶之佳话 据当今《松阳县志》记载,1929年松阳茶叶在西湖国际博览会上获一等奖,从此,松阳茶叶在国际上名声远扬。抗日战争时期,为避战乱,浙江省农业改进所曾迁松阳,并在松阳建立过横山试验茶场和横山制茶厂,以作改良茶叶品种、提高茶叶品质之示范,提高松阳茶农的栽培、采摘、制作等技术水平,推动松阳茶叶品质的改良。20世纪60年代,赤寿公社红连大队开垦出百余亩“红连示范茶园”,在其带动下,几年间全县规范茶园面积达到近万亩。在松阳茶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松阳县农业局于20世纪80年代初组织研制生产出了“松阳银猴”新品。近年来,“松阳银猴”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2003年被评为省名牌产品,2004年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松阳人对松阳茶的不断研究开发,传承了传统松阳茶的制作工艺,弘扬了松阳的茶道精神,促进了松阳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茶叶影响了松阳人民1800多年的社会生活,也影响了松阳1800多年的传统文化。时至今日,茶叶与人们的关系更为紧密,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茶叶。松阳茶对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影响尤为深刻。目前,全县已有茶叶面积近10万亩,逾8万多农民从事茶产业,产值近2亿元,发展茶业已成为松阳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松阳茶之所以在今日能广为人知,行销全国,不仅源于现实社会对茶叶的大量需求,更源于松阳传统茶文化的厚积薄发。 [注:1、写此文前曾采访过三都乡松庄村的叶春生先生。2、此文吸收了叶永萱先生的《闲话茶文化》、李德贵先生的《闲话茶与宗教》两文的部分内容。]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