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第一届中国茶商大会  >  茶叶节文章 > 当代茶业几度春

当代茶业几度春

  新中国成立以来,松阳茶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五个主要发展时期。

  恢复发展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松阳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茶叶生产出现了新的转机。20世纪50年代初,县人民政府号召:“立即恢复,培植原有荒芜茶园,改进技术,提高品质,逐渐扩大”。首先对水南、竹源、谢村、象溪、安民、枫坪等主要产茶乡,种植在山脚、圩地、园地、坎边的茶园进行垦复改造,以恢复生产。除此之外,在江南、古市两区发展少量的新茶园。到1956年茶叶生产初见成效,面积扩大到5352亩,产量上升到101.6吨,平均亩产达到25公斤。50年代末,松阳茶叶保持稳定上升,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6100亩,总产量达到150吨。

  基地建设期

  20世纪60年代初,受严重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松阳茶园面积、产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通过贯彻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松阳茶业重新稳步发展起来,同时,长期延续的旧式茶叶种植方式被打破。1964年赤寿公社红连大队响应毛泽东主席1958年发出的“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号召,利用荒坡地首次开辟了78亩属丽水地区第一块集中连片的常规茶园,为松阳县茶叶生产规范建园、科学管理树立了榜样。

  70年代初,在红连村成功经验的启发之下,全县干部群众积极利用当地适宜的山地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掀起了一场开辟茶园的群众运动,以赤寿、竹源、阳溪、石仓、新兴等公社为重点,逐步向全县覆盖。开发基地以大队(村)为主,公社、大队、生产队相结合,以误工摊派方式解决集体茶园开发投劳问题。基地建立后,通过组织茶叶专业队,实行专业管理。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为确保基地建设质量,除农业局专业技术干部前往直接指导外,还向外地聘请一批有经验的茶叶师傅蹲点辅导。同时还邀请了当时在遂昌大柘公社蹲点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王立、杨锁森等多位专家来进行指导,使松阳茶叶大规模发展得以顺利进行。1970年一年就开辟茶园9000多亩,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2120亩。这是松阳茶叶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此后,整个70年代,茶叶基地面积持续扩大,到1979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3859亩,比1970年增加近一倍。此时松阳常规茶园建设处于历史顶峰。茶园遍布全县5个区,29个乡(镇)402个村及2个国营林场。全县茶叶总产量达到440.5吨,比1970年的94.7吨增加3.6倍。

  1983~1985年,茶叶严重滞销积压,出现了“卖茶难”现象,茶农种茶积极性受到挫伤,致使大批茶园失管抛荒,全县茶园面积有所下降。根据1984年区划调查,全县茶园总面积17812.26亩,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有14352亩,占80.6%;500~800米之间的2260亩,占12.70%;800米以上的1194亩,占6.7%。全县有梯级茶园3352亩,占18.82%;平地茶园3810亩,占21.4%;缓坡地茶园10649.6亩,占59.8%。茶园面积1000亩以上的有赤寿、新兴、竹源、水南、阳溪5个乡,50亩以上的村68个,100亩以上的26个,200亩以上的6个。

  随着茶叶生产的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引进茶叶初制机械,机制茶逐步得到推广,至80年代初全县已建成茶叶初制厂68座,共有初制机械345台,重点产茶单位基本实现了茶叶加工机械化。

  名茶创新期

  20世纪80年代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广大农村迅速推行。从1982年开始,松阳县茶叶生产采取三种形式落实了茶园承包责任制。对乡村级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园采用联产计酬或大包干责任制,对生产队小面积茶园实行分户承包。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彻底打破了吃“大锅饭”的不良局面,有力地调动了茶农生产积极性和学科学、用科学的主动性,加上在这一阶段,茶叶收购方面出台了对超基数部分实行减税加价、返利、化肥奖励等优惠政策,使茶叶生产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1982年全县茶叶生产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751.3吨,收购量达500吨。茶叶的发展,为国家增加了税收。通过实行茶园估产、定税到人的办法,80年代全县每年可收茶叶农林特产税上百万元。其中1983年达到140万元,高产茶园每亩税收可达400元。

  1980年,在松阳名茶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这年春季,县农业局茶叶技术干部徐文义、卢良根,指导赤寿乡半古月村茶场,利用福云池边三号无性系茶树品种进行了银猴茶研制,经反复试验取得成功。在1980、1982、1984年连续三届名茶评比会上,松阳银猴茶均被评为省一类优质名茶,于1984年获浙江省名茶证书。为提高群体品种茶园的经济效益,全县进一步开展名优茶研制开发工作,松阳玉峰、万寿茶、小凤凰、山兰等名茶相继问世。名茶的创新开发,为松阳茶类结构调整,丰富品种,扩展消费空间开辟了新途径。

  良种发展期

  20世纪80年代末,松阳名茶商品量仍然很有限,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少是一个主要的原因。1988年10月在全县农业开发会议上,县人民政府提出要求: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开发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名茶生产,提倡规模开发和千家万户开发相结合。并且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对发展良种茶园30亩以上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每亩贴息贷款300元,贴息期为4年;老茶园改造30亩以上者,给予每亩贴息贷款70元,贴息期限为3年。由于政策到位,措施得力,调动了农民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到90年代初,全县发展以银猴品种为主的无性系良种密植茶园4000亩。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开展,从90年代初开始,在新兴乡首次利用山垄田、大田发展良种密植茶园。这可谓是一个新的创举,对松阳加快良种茶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00年以来,每年以8000亩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止,全县共有茶园面积8.47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7.6万亩(其中大田4.5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0%,绝对量居全省首位。2003年松阳被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并授予“浙江省良种茶之乡”的称号。良种茶园的快速扩展,促进了名优茶生产大幅度增长。2005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5195吨,总产值达到1.7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805吨,总产值1.66亿元,分别占总产量和总产值的92.5%和97.8%,全面实现了茶叶名优化生产。目前全县从事茶业人员达8万人之多,茶产业已成为松阳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

  品牌建设期

  在松阳茶叶生产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茶文化宣传、品牌建设提上了县委县政府的议事日程。1993年首次举办“吃在松阳”名茶品评会以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01年下半年开始对全县众多茶叶品牌进行了整合,把具有一定市场影响的“银猴”品牌作为松阳茶叶的主导品牌,并确定银猴山兰、银猴龙剑、银猴白茶、银猴香茶等为银猴系列产品。每年投入资金上百万元,大手笔、全方位打造“银猴”品牌。先后组织参加了2002年中国杭州精品名茶博览会、2002年济南国际茶博会、2003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2004年香港美食节、2005济南国际茶博会。并于2004年举办了“松阳银猴”系列名茶品尝会、2004杭州“松阳银猴”系列名茶敬老茶会,2006年又组织参加了北京马连道第六届茶业节暨浙江绿茶博览会和泰国亚洲食品博览会。通过茶博会等平台,举行松阳银猴茶道表演、万人品茶、名茶推介会、产销对接等茶文化系列活动,并通过省市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刊登广告和发布信息,提高了松阳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银猴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茶叶市场空间不断拓展,品牌效应日益凸现。2003年“银猴”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2004年松阳银猴茶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被人们广泛关注,对茶叶质量安全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此,松阳县委、县政府在大力宣传茶叶品牌的同时,重视和加强茶叶初制厂优化改造工作,把茶厂优化改造作为提升品牌,做大产业的重要措施来抓。于2004年,对全县500多家茶叶初制厂进行全面普查登记,根据初制茶厂存在的散、小、乱及厂房简陋,加工设备陈旧、环境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作出了优化改造规划,提出用工业理念发展茶叶加工业,采取发展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增大茶叶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等办法,促进松阳茶叶加工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为了使茶厂优化改造工作顺利地开展,专门制定了《茶叶生产加工管理办法》、《茶厂优化改造验收标准》;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规定对入驻工业园区的茶叶企业,享受工业用地政策;新建或改造的茶厂,经验收达到标准的,给予3万~6万元奖励。近三年,全县新建和优化改造的茶厂达40多家。绿色食品厂、碧云天茶业公司、越玉兰茶业公司等通过了QS认证。并在茶叶企业中培育了一批省、市、县农业龙头企业,使松阳茶叶加工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2005年,松阳县被评为全省茶叶初制厂优化改造工作先进县。

  来源:浙江在线作者:卢良根编辑:朱小燕 时间:2008年03月04日15:25:03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