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第一届中国茶商大会  >  茶叶节文章 > 松阳碧螺春茶

松阳碧螺春茶

  “碧螺春”为江苏省历史名茶,始创于明末清初,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1991年传入松阳,最早为江苏的茶商直接到松阳一些茶场订购青叶,由他们带来的师傅自己加工。随后,丽水地区的云和、丽水等县市的茶商也加入到这一行列。这些外地茶商是“碧螺春”在松阳的传播者,他们对丰富松阳的茶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机制碧螺春茶技术的推广,松阳名茶可以说是“碧螺春”的时代。1999年至2004年产量达到最高峰,最多时达到全县茶叶总产量的35%左右。与扁形名茶相比,“碧螺春”较先在松阳推行机械化加工,两者相差3~5年。在价格方面,从开始发展到现在早春“碧螺春”,每公斤能超过300元的不多,但扁形名茶却都在550~600元以上,两者的效益差距较大。自从实现了加工机械化后,“碧螺春”产量逐年减少,而龙井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各种茶树品种都有其适制性。目前,全县的大部分福云六号、部分福云三号、早春的部分迎霜及鸠坑种还是以加工碧螺春为主。地域分布主要在板桥乡、象溪镇、斋坦乡、赤寿乡、三都乡及大东坝镇。其中板桥乡由于大部分的福云六号品种,全年加工“碧螺春”,生产的也全是一芽一叶的“碧螺春”。高档的大叶种“碧螺春”则主要集中在斋坦乡,手工“碧螺春”在三都乡,全年生产群体种“碧螺春”的只剩下象溪镇的几个茶场。

  “碧螺春”的风格特征是:条索纤细,茸毛披覆,卷曲呈螺;银绿隐翠,白毫显露;清香久雅,鲜爽生津,回味绵长、鲜醇;茶汤嫩绿清澈,叶底柔匀。

  高档“碧螺春”的采制工艺特点是采摘细嫩,拣剔严格,炒制精致。以清明前采制的茶品质最为名贵。高档“碧螺春”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档“碧螺春”约需7万个芽头。采回的茶叶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合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1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质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上午采的鲜叶,中午拣剔,傍晚及上半夜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这种拣剔方法费时,只能加工高档茶或数量少时采用。鲜叶数量多时采用竹筛过筛,筛下的茶叶用畚斗或篾匾处理鱼叶及单片叶,筛上茶与筛下茶分开炒制,这种处理方法只能在开始加工前进行,边处理边炒制,以免鲜叶变质。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四道工序。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张林福 编辑:朱小燕 时间:2008年03月04日12:49:59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