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心情驿站 > 创玉霄宫 收玉霄藏

创玉霄宫 收玉霄藏

创玉霄宫 收玉霄藏

——史上松阳高道之叶藏质

  大唐帝国尊春秋末期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教祖老子李聃为皇族先祖,顺理成章将以《道德经》为经典的道教奉为国教,明令“道大佛小,先老后释”,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道教自然也再度走向它的辉煌时代。

  浙东天台山,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闻名于世。南北朝齐梁·陶弘景《真诰》云:“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牛斗之分,以其上应台宿,光辅紫宸,故名天台,亦曰桐柏。”东吴赤乌二年(239),孙权遣高道葛玄在桐柏山创建法轮院。唐睿宗景云二年(711),下诏在此墟址上重建桐柏观(后升为桐柏宫),成为道教南宗祖庭。多次应诏入宫,与多代唐帝王(包括一代女皇武则天)论道的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就隐居天台山,曾言“自居玉霄峰,东望蓬莱,常有真灵降驾①。”

  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字逸少,后改袭美,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懿宗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后来到了苏州,为刺史从事,在此结识了志趣相投的陆龟蒙。陆龟蒙,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也曾做过刺史幕僚,后来归隐长洲甫里(今苏州甪直),耕种起农田。从此,两人相互交往不断,饮茶说道,吟诗作文,被世人齐名并称之“皮陆”。

  在苏州工作期间,或寻药、或问道、或求法,皮日休显然不止一次访天台(桐柏),游道观佛寺,这从他的众多诗作中有关天台山的诗句里,可见端倪。譬如《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凡所植者多至自天台四明包山句曲丛翠纷糅各可指名余奇而访之因题二章》、《奉和鲁望药名离合夏月即事三首》、《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等等。

  不知是往来甚密,日久生情,还是原本一见钟情,深陷其中,反正皮日休迷恋上天台(桐柏)的山水,向往道家神仙的生活,一首《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心迹表露无遗,坦荡荡自我剖析“无偃骨”,情切切恳望“欲随师去”,但不知叶尊师意下如何?诗曰:

青冥向上玉霄峰,元始先生戴紫蓉。

晓案琼文光洞壑,夜坛香气惹杉松。

闲迎仙客来为鹤,静噀灵符去是龙。

子细扪心无偃骨,欲随师去肯相容。

  不用去猜,皮日休这次上天台山玉霄峰,同行自然少不了他的益友,且对道教也颇有造诣的陆龟蒙。同样,作为晚唐吟诗高手,“唱和劲敌②”也少不了酬唱,《和袭美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云:

天台一万八千丈,师在浮云端掩扉。

永夜只知星斗大,深秋犹见海山微。

风前几降青毛节,雪后应披白羽衣。

南望烟霞空再拜,欲将飞魄问灵威。

  令皮日休、陆龟蒙他们仰慕不已的叶涵象尊师,就是来自处州松阳的道士叶藏质。清·顺治版《松阳县志·卷之十杂事志·方术》为他立有传,不过寥寥数语,言:“叶藏质,法善裔孙也。唐懿宗时人,累召不起,终得其祖之术,解化而去。”相比之下,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所载的道迹则详细许多。

  叶藏质,字含象(一作涵象),出身松阳道教世家。据松阳《卯峰叶氏广远宗谱》、宋·李昉《太平广记》载,父亲元尚(字仲容),原为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一说潭州③)司马。叶法善仙逝后,奉旨度为东京(今河南开封)圣真观道士,和中使一块监护叶法善的灵柩,归葬松阳。叶仲容乃是叶法善胞弟叶道感之子,而叶法善则是被封为越国公的道教一代天师,有道是“恩开五君,名动四国④。”

  也有质疑,说叶法善生于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而叶藏质主要活动在唐懿宗年间(859~873),据此推算,至少比叶法善迟生两个世纪。说他为叶法善之裔孙(侄孙),恐难说得过去。作为后裔,譬如五世孙、六世孙,或可言通。

  叶藏质出家修道,最初就在老家附近的安和观。安和观,位于松阳古市卯山下,原名淳和观,建于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三纪传部·传十一·酆去奢》载衢州龙丘(今浙江龙游)人酆去奢:“少入道,游学道术,精思忘疲。年三十余,便居处州松阳县安和观,其观即叶静能故乡学道之所。而观北五里有卯山,高五十余丈,相传云汉张天师及叶静能,皆居此山修道。”所言叶静能道士,有神术,唐睿宗时曾任国子监祭酒,为叶法善之叔祖父(俗称叔公)。由此可见,这所道观非同寻常,高道辈出。

  据清·顺治版《松阳县志·卷之七禋祀志·寺观》载:“天真观,去县西二十九里酉山之下。唐弘道元年建,名淳和。后改曰安和。今为天真。”地址恐误,因“去县西二十九里(或言三十里)”应是今古市卯山,酉山应是位于今新兴,与卯山隔溪(松阴溪)相望。另据该《松阳县志·卷之一舆地志·山川》载:“酉山,去县南三十里。唐弘道元年建酉山观,亦叶法善修炼之处。”当中纰缪,显而易见。

  之后,叶藏质离开家乡,遍游名山。也许深受祖上的影响,他一路朝着天台方向,追寻祖先的踪迹。《太平广记·卷二十六·叶法善》云:“师居四明之下,在天台之东,数年。”唐敬宗宝历年间(825~827),叶藏质到台州,住持道教第十大洞天——括苍洞,并对洞宫进行过一番重修,鼎力中兴。

  括苍洞,据清·嘉庆重刻版《嘉定赤城志·卷第二十二山水门·仙居》载:“在县东南三十里括苍山之间。按《尘外记》:‘括苍,成德隐元(玄⑤)之天,盖第十大洞天,列仙所居,在台之乐安,即仙居旧邑也。’又《宝藏名山记》云:‘括苍洞,周回三百里,徐真人所治,真人名来勒,尝得道上升,至东汉,为太极法师莅职洞天,总司水旱罪福之籍。唐天宝七年(748),有庆云覆洞,太史奏:‘有真气见于台宿。’诏建洞宫,榜曰:成德隐元(玄)。’旧传此洞与处之玉虚宫通,自括苍岭而言,东则属台,西则属处,是谓天门地户,故不特处名括苍,而台之括苍门与此邑之括苍驿,亦皆以是得名焉。宝历中,道士叶藏质重修之。”

  初到天台山,叶藏质投桐柏观,再拜冯惟良为师,受授“上清三洞经箓”。冯惟良,字云翼,相州(今河南安阳)人。修道于衡岳中宫,师从田虚应,得授三洞秘诀。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入天台山,但见桐柏观年久失修,便主持修缮,并建成上清阁、降真堂、白云亭、修闲院等,使之重现曾经的盛况。冯惟良的师父田虚应,师承薛季昌,薛季昌则是司马承祯的弟子。如此说来,叶藏质就是司马承祯四传弟子。

  唐懿宗咸通五年(864),叶藏质在祖师爷司马承祯隐居处玉霄峰,精心挑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建造了一所道斋(即道士居所),因居所之前有二峰,耸峭对峙,称之“石门”,故而将居所命名为“石门山居”。《嘉定赤城志·卷第二十一山水门·玉霄峰》云:“玉霄峰,在县西三十五里洞天宫上,重崖迭嶂,松竹葱蒨,且产香茅,世号‘小桐柏’焉。”

  叶藏质在此山居勤习经书,修道不怠,日诵《黄庭经》、《道德经》、《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诸经,道行益进,声名远播,登门问道,络绎不绝,深受道俗敬重。

  咸通十三年(872),叶藏质为石门山居奏请赐名,唐懿宗准奏,命为“玉霄宫”。《嘉定赤城志·卷第三十五人物门·叶藏质》载:“栝苍⑥人,字涵象。咸通初,创道斋玉霄峰,号石门山居。精于符箓。懿宗从其奏,以所居为玉霄宫。”

  在此期间,叶藏质还在天台(桐柏)的九峰之一的莲花峰,创建了莲峰道院(后额为法莲院)。《嘉定赤城志·卷第三十寺观门·天台》载:“法莲院,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旧名莲峰,唐咸通十三年,道士叶藏质建。国朝治平三年(1066)改今额。”而且,重修了道教南宗祖庭桐柏观,想必先师冯惟良仙逝之后,他还兼任桐柏观的总负责。

  名声在外,又身兼数职,叶藏质交游自然甚广,相处不少如刘处静、应夷节等林泉之友,结识不少如皮日休、陆龟蒙、方干、贯休、王贞白等方外之友。

  方干,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属浙江淳安)人。咸通年间,隐居会稽镜湖(今属浙江绍兴),有“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之誉。作有《赠天台叶尊师》,曰:

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

常时爱缩山川去,有夜自携星月来。

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边白发催。

  贯休,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人,工诗善画,可谓晚唐(五代)罕见的有才高僧。他与叶藏质虽然一僧一道,可交往并不浅,至今我们依然能欣赏到他《送道士归天台》、《寒月送玄士入天台》、《秋夜玩月怀玉霄道士》等多首唱和诗作,其中《寄天台叶道士》,诗云:

负局高风不可陪,玉霄峰北置楼台。

注参同契未将出,寻楖栗僧多宿来。

飕槭松风山枣落,闲关溪鸟术花开。

终须肘后相传好,莫便乘鸾去不回。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授校书郎。后弃官归隐。与叶藏质、方干、贯休他们相比,王贞白可是晚辈,这并不影响他们同游唱和。作有《寄天台叶尊师》,诗曰:

师住天台久,长闻过石桥。

晴峰见沧海,深洞彻丹霄。

采药霞衣湿,煎芝古鼎焦。

念予无俗骨,频与鹤书招。

  皮日休毕竟还有别的事业等待他去干,“欲随师去肯相容?”也许就是当时兴之所至,那么随口一说。离开苏州之后,皮日休回京当他的太常博士了。

  叶藏质则无论外界风云变幻,不余遗力授箓传度,编纂道藏,大兴道观,中兴道教,并且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一代高道,影响深远。照松阳俗话说,就是“十分有名的道士先生”。显然,他也成了松阳叶氏道教世家继天师叶法善之后,又一璀璨之星。

  授箓传度,后继有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闾丘方远,就是叶藏质嫡传弟子。闾丘方远,字大方,舒州宿松(今属安徽安庆)人。从仙都山隐真岩刘处静道士处,学得修真出世之术之后,于三十四岁上天台山,再师从叶藏质,受法箓于玉霄宫,得真文秘诀,成为弘扬道教上清天台派的重要传人,远近从学弟子二百多人。尤其他编辑《太平经钞》十卷,在《太平经》已经严重散失之后,尚能大体显其原貌,意义非凡。钱塘彭城王钱霮称赞他“实紫府之表仪,乃清都之辅弼。”

  裒录道书,收藏经典。也就是在石门山居获赐名前后,叶藏质又再建了经、钟楼各一座。将收集、整理的诸多道书,编纂之后,700余卷收藏于经楼,并题有“上清三洞弟子叶藏质,为妣刘氏四娘造,永镇玉霄藏中”。后人称之“玉霄藏”,成为中国南方最早的道藏。之后,吴越王钱弘俶赐天台山桐柏观金银字道经200函并《玉霄藏》,为《桐柏道藏》,约千余卷,为全国两大道藏之一。钟楼之钟为禹钟,有隐文,相传为夏禹所铸,或云越王乐器,乃左常侍李绾为浙东观察使时所赠。缘于之前李绾曾请叶藏质修斋受箓,于使宅立坛,出此钟以击之。正因为此钟来历不凡,曾招贼。

  术有专攻,尤精符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四十·叶藏质》载:“晚年尤精符术,请之者如织。婺州牧为邪物所挠,诣请符至,中路犯以秽忌,失之。牧亲造,见案上有筒,封检甚固,乃前之符也。因焚香,置匣捧归,祟物遂绝。由是,获验之家,有所施,不得已,则少留之,悉为葺坛宇功德之费。牧乃表其贤。”《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九·灵验部三·天台玉霄宫叶尊师符治狂邪验》亦列有数例,言“天台山玉霄宫叶尊师,修养之暇,亦以符术救人。”《云笈七签·卷一百二十·灵验部四·天台山玉霄宫古钟僧偷而卒验》则记载了叶藏质施法截贼保护古钟一事。

  一日,叶藏质突然叫人摆酒设宴,邀请上同学好友、栖真道元院的应夷节过来共饮,举杯动箸之余,畅谈过去,展望未来,并且告诉应夷节自己将行之日。到了那天,题字于大门:“鸡鸣时去。”那时,门人弟子耳闻珠佩杂鼓乐声于空中。片刻之间,就听到了鸡叫声。再看师父叶藏质,已化矣。时年,七十四。

  另据唐末《洞玄灵宝三师记⑦》载:度师,天台山道元院上清大洞道元先生,赐紫应君,讳夷节,字适中,祖汝南人,东晋居婆女金华山(今为东阳郡人也)。与玉霄叶君含象、仙都刘君处静,皆同学也。乾宁甲寅(894)八日丑时,恬然解化,春秋八十有五。又五年前孟冬月,山中道士章敬玄于天台观偶瞻岩峰之上,见云物红紫,纷然有异,中有彩舟三艘,其一玉霄叶君乘之,一则方瀛刘君修然乘之,一则先生居其中,二舟飘然飞去,先生之舟在二舟之后。果刘、叶已先升化,先生后方登遐。益明得道之征,皇表修行之应矣。

  附注:

  ①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二十一·司马承祯》载:一旦,告弟子曰:“吾自居玉霄峰,东望蓬莱,常有真灵降驾。今为东海青童君、东华君所召,必须去人间。”俄顷气绝,若蝉蜕然解化矣。

  ②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云:“人以皮、陆为晚唐高手,且谓皮、陆为唱和劲敌。”

  ③据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二十六·叶法善》载:“敕度其侄润州司马仲容为道士,与中使监护,葬于松阳。”松阳《卯峰叶氏广远宗谱》载:“先为潭州司马,后隐景童宫、圣真观为道士。”

  ④详见唐·李邕《叶有道碑并序》。

  ⑤元:当作“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⑥栝苍:隋开皇九年(589)分松阳县东乡之地置栝苍县,以境内有栝苍山得名。置处州,州治设栝苍。十二年(592)改处州为栝州。唐大历十四年(779)因避唐德宗李适名讳,改州名为处州,改县名为丽水县。故而,此处当指代处州。

  ⑦原题唐末刘处静撰,或言应为杜光庭撰。

  作者:毛先法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杨卫中 吴胜 时间:2018年2月24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