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  最新报道 > 松阳民主革命史概述

松阳民主革命史概述

  松阳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归属丽水市。东连莲都区,南接龙泉市、云和县,北、西靠遂昌县,东北毗金华市武义县。面积1406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87.52 %。瓯江支流松阴溪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沿溪两岸为河谷平地。其中,“松古盆地”175平方公里,为浙西南地区最大平原,素有“处州粮仓”之称。

  松阳县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199),是丽水地区建置最早的县份。唐武德四年(621),升松阳县为松州;八年,复为松阳县。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易名长松县。后晋天福四年(939),改称白龙县。宋咸平二年(999),复名松阳县,沿用至今。1958年11月,撤销松阳县,并入遂昌县;1982年1月,复置松阳县。1988年5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松阳县为“革命根据地县”。2018年,松阳县辖3街道4镇12乡、401个行政村,总人口24万人。

  松阳人民向有饱满的爱国精神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自鸦片战争以来,松阳人民一直没有停止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1858年至1861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将石镇吉、忠王杨秀清部将黄呈忠、范汝增先后率部抵达松阳,由于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太平军先后三次占领县城共达四年零一个月之久。1904年,松阳人民群起驱逐洋教。同年,松阳“双龙会”会主王金宝在浙江革命党人陶成章、魏兰的帮助下,把“仇洋”宗旨改为“反清灭洋”,矛头直指满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是年夏,王金宝积极筹划义事,准备在松阳举行武装起义,后因故未遂,并被清政府逮捕、杀害。这些革命斗争由于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和先进阶级的领导而最终归于失败。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松阳进步师生发起成立“反帝救国会”,深入船舱、店铺查封“舶来品”,抵制日货,唤醒民众。1922年,又成立“启新社”,组织先进青年阅读进步书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影响深远。

  尔后,县内有识志士外出寻找真理,相继走上革命征途。大革命时期,青年学子吴玠、吴力生、孟卿等十多人分别进入广州黄埔军校和上海、北京等地高等学府,在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陈望道等革命先躯的影响下,接受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松阳在外地入党的早期党员。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们回乡接管进步青年学习社团——“集思社”,创办民众夜校,传播无产阶级革命道理,发展共产党员,鼓动有志青年投身革命事业,起到了拓荒播种的作用。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为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挥师北伐。松阳籍青年孟卿、刘靖等积极响应,参加北伐远征。

  1927年8月1日,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松阳籍青年吴力生等参加起义队伍并随军辗转潮汕。同月,中共中央汉口“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国民党为了扑灭无产阶级革命星火,到处搜捕并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928年初,县内共产党员潘关洲等4人先后被捕入狱,吴谊、叶锐等共产党员被通缉。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城乡,但松阳革命者并未被慑服。先进知识分子卢子敬等在玉岩一带领导农会,开展“二五”减租斗争,带领农民反抗地主、豪绅的压迫和剥削,为土地革命打下群众基础。

  1930年春末,中共党员孟卿率先发动赤溪农民暴动。

  在此前后,温州“青帮”组织发展到松阳安岱后一带。在“青帮”的“劫富济贫”、“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治主张鼓舞下,大批农民和破产手工业者,纷纷加入“青帮”组织,最盛时达5000余众。陈凤生、卢子敬、陈丹山等被推举为松阳“青帮”首领。不久,他们在“青帮”的基础上组建农军,举行白岩(即玉岩)武装暴动。1930年7月16日、30日,白岩农军两度捣毁国民党玉岩公安分局(警察所),悉数缴获武器弹药,同时,打击枫坪、根下、白岩诸村土豪劣绅,没收稻谷、浮财,分发贫苦农民。9月14日,白岩农军与宣平西营红军、遂昌农军会合,在牛头山打出“红军”旗帜,举行暴动誓师。

  在此期间,1930年5月10日,县城的潘宗遗、蔡德标发起罢市,冲击县衙,迫使县长罗天宝当众签字,令全县豪富开仓,平粜粮食度荒。此外,松阳桐川乡(今板桥畲族乡)王兰伟发动组织桐川400余名畲汉青年准备袭击碧湖镇,因国民党有准备而放弃;古市源口村坳头自然村叶氏宗祠、城西郊马桥关帝庙等多处农军云集,揭竿起义,打击豪富。

  接二连三的农民暴动动摇了国民党松阳县反动当局及其乡镇政权的根基,也震慑了邻县反动统治者。农民暴动虽然最终被弹压,却充分显示了农民反封建的巨大力量,在松阳播下了土地革命的种子。

  1933年冬,义乌籍共产党员朱金宝、朱南火在裕溪乡霭溪一带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宣传革命道理和党的政策,开展革命活动。1934年11月,由于叛徒出卖,吕高贵等四名党员与朱金宝妻金翠玉被捕入狱,党组织遭破坏。中共霭溪支部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它是松阳境内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政治影响波及松阳、丽水、云和等地区。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挺进松阳玉岩、安民、枫坪等地,受到“青帮”的热烈欢迎。红军发布《告青帮弟兄书》,成立浙西南地方政治工作团,深入发动群众,着手根据地建设。“青帮”首领陈凤生、卢子敬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吸收为地方工作团成员,积极配合红军开展工作。6月初,红军挺进师在枫坪乡小吉村召开师政委会会议,成立中共浙西南特委和浙西南军分区,组建挺进师第15支队和松(阳)遂(昌)龙(泉)游击大队(7月,分别改编为红军挺进师第五纵队和松遂龙游击总队)。小吉会议从政治、组织、军事等方面全面部署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工作,土地革命、武装斗争遂有新目标。

  小吉会议后,在红军保卫下,地方工作团书写了大量红军标语,宣传土地革命,组织农会,并镇压一批积怨甚深、民愤极大的恶霸地主和乡保长;一批积极分子在斗争中入党参军。同时,松阳西南山区普遍建立区、乡、村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设立分田委员会。安岱后、斗潭、小吉、大横坑等村庄率先查田造清册,插标分(青苗)田地,为浙西南地区土地革命作出示范。玉岩、安岱后、枫坪一带遂成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9月,为浙西南蓬勃兴起的革命风雷所震惊的南京国民党当局,调兵7万余众,直逼松(阳)遂(昌)龙(泉)边区,“清剿”浙西南根据地,残杀共产党人及革命群众。

  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黄富武、副书记杨干凡,挺进师第五纵队长刘文生等奉命率红军第二、五纵队及农民游击队留守根据地中心——松遂龙边境,与国民党军辗转作战,浴血保卫根据地。10月31日黄富武被捕,12月12日在丽水县城英勇就义。陈凤生、卢子敬、陈丹山等相继壮烈牺牲。根据地内党政军群组织被破坏殆尽,革命处于低谷。

  1936年2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决定将红军挺进师突围部队改编为浙南独立师,并从浙南重返浙西南,牵制敌军,打击国民党地方政权。3月,师长粟裕率部重抵安岱后,活动于何山头、周坑、钱余、南坑一带,恢复部分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散布的“红军已被消灭”的谎言,群众倍受鼓舞。1937年2月,红军肃反工作队再次到松阳周安等村,与当地群众共度清苦的春节。12日,红军在周安、济上一带与跟踪的国民党52师余部及保安队激战,杀伤部分敌军警后撤出阵地,与敌周旋于何庄、大畈等村之间。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全民抗日拉开序幕。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同胞、政府、军队团结起来,结成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共同对外,一致抗日。是年12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决定恢复中共浙西南特委,由特委领导浙西南地区党的建设和抗日斗争。同月,日军进犯杭(州)嘉(兴)湖(州),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机关和部分学校、工厂南迁。其中,湘湖师范迁居松阳古市广因寺。1938年1月,浙江省10余个农业科研单位迁入松阳,成立省农业改进所。此后,又有50多个省级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相继迁居松阳。随迁的中共党员及进步人士,一面搞科研教学和经济建设;一面宣传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这一年,国民政府组建的抗日特种工作团六分团、松阳抗敌自卫会、县政治工作队、古市经济建设实验区等单位相继成立,共产党员通过抗日统一战线关系,进入这些政府机构工作,以公开合法的身份,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发展敌后经济,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

  1938年5月,中共浙西南特委改为处属特委,并陆续派出党员干部到松阳工作。同月,中共松阳城区支部成立。此后,在湘湖师范、县政工队、古市经建区等单位相继成立中共支部。12月,中共黄圩支部成立。1940年4月,处属特委指派陆铭山到松阳大竹溪召开党的重要会议,成立中共松阳县工作委员会。随后,湖溪、黄坑口等中共支部相继成立。城乡形成党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领导作用,主导松阳抗日救亡运动。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形势急剧逆转。松阳党组织贯彻“隐蔽精干,保存力量”方针,身份已暴露的党员奉命撤离,县工委中止活动。9月,湘师等单位的一些中共党员已受国民党特务注目,先后被捕,党的组织遭受破坏。其他党员陆续被迫分散隐蔽。

  1942年5月,日机轰炸古市广因寺湘师本部。8月2日,日军原田混合旅团进犯松阳;次日,县城沦陷。日军在松阳盘踞28天,杀、伤、奸、掠、烧、虏、毒,犯下滔天罪行,激起军民共愤。国民革命军21师爱国官兵布防石仓、洋坑埠头、小竹溪一线,阻击日军,使其不能逾越石仓岭进攻暂驻云和的省政府。一些乡村村民自发奋起反抗,刺探日军军情、抢夺粮食、扰乱日军后勤。丁山头等村村民与日军拼死一战,俘掳日军,缴其枪支。

  1945年9月2日,日本国签字投降。包括松阳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牺牲,终于取得抗战的全面胜利。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坚持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策。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撕毁国共重庆谈判协议,全面进攻共产党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为制止战争、恢复和平,开展武装自卫。这个时期,中共处属特委根据上级指示,到松阳恢复和发展党的农村组织,松阳党组织开始组织武工队,拓展游击区域。中共处属特派员、丽(水)青(田)松(阳)边区负责人林艺圃多次到松阳活动,召开秘密会议,宣传党的纲领、政策,物色对象、发展党员,着重对1945年5月重建的湘师党支部进行整顿。1946年5月,林艺圃召集石仓小学党员开会,成立党支部。1947年初,全国形势进入解放战争。1947年下半年,浙江大学于子三事件发生后,在地下党的组织下,松阳县内中小学进步师生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开辟第二条战线,推动人民解放运动。10月,林艺圃派人在县城西屏镇中心小学成立党支部。1948年2月,松阳共产党的另一领导人王桂五在靖居包小学建立党小组。1949年3月,林艺圃在整顿石仓片原有中共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中共石仓分区委,下辖6个支部,共有党员50多名。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标志着党在国统区松阳的政治影响和领导作用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教育鼓励青年参加丽青松边区游击队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发动、率领群众与“进剿”根据地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坚决的斗争。广大共产党员带领进步青年张贴标语,截断电杆、阻敌通讯,挖掘公路、使敌人的交通运输陷入困境,为解放浙西南作准备。

  1949年3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浙东二纵队六支队与处属游击队,策应民国松阳县长祝更生率部起义,宣告松阳解放,成立浙东第五行政区及松阳县民主政府。嗣后,起义部队撤到板桥村,改编为松(阳)宣(平)遂(昌)人民游击支队。同时,成立中共松宣遂工委。未几,国民党当局组织反扑,重新占踞松阳县城。4月26日,松宣遂人民游击支队收复松阳县城。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三十二师九十六团入境,解放松阳全境。

  纵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松阳党史,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有各时期的不同特点:

  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松阳境内虽然没有建立党组织,但是,许多在外地加入中共组织的松阳籍青年回到松阳后,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推动了松阳社会进步。

  土地革命时期,松阳农民武装暴动迭起,而红军挺进师进入松阳,开辟并全面建设革命根据地,则是松阳党史中最精彩的部分。挺进师以松阳“青帮”为依托,迅速站稳脚跟,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小吉会议上作出的各项决议,成为整个松遂龙边区乃至整个浙西南根据地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事建设的指导方针。在松阳成立的中共浙西南特委、浙西南军分区、挺进师第15支队、松遂龙游击大队等组织,成为松遂龙边区乃至整个浙西南根据地政治、军事工作的组织核心和指挥中心。1935年6月底,成立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内第一个红色政权——安岱后乡苏维埃政府;7月上旬,成立第一个区级以上红色政权——竹溪区苏维埃政府,下旬,成立玉岩区苏维埃政府,松阳西南山区的10多个乡、逾百村庄大多建立党、政组织和农民游击队、地下交通站、妇女会、青年先锋队,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声势浩大,成效显著,成为松遂龙边区乃至整个浙西南根据地中最为规范的一块区域。松阳这段历史在挺进师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松阳县工委领导下的共产党员和特种工作团第六分团、城区、湘湖师范、县政工队、农业改进所、经济建设实验区等单位以合法的身份、职业为掩护的共产党员,积极活动,成为主导松阳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浙东人民解放军和松阳当地党组织及人民武装策应了民国松阳县长祝更生起义和松阳县城二度为当地起义部队和当地游击队所解放,这在全省屈指可数,也是中共松阳党史的闪光之处。

  重要事件

  1.声援北京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为了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于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代表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和会。会议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决定将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各项特权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屈从于压力,竟然准备在丧权辱国的合约上签字。消息传回国内,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强烈抗议巴黎和会的无理决定和反动军阀的卖国行径,呼吁“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亿万人民纷纷响应,热忱声援。

  这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也影响到偏隅浙西南山区的松阳县城。在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第十一师范和其他外地学校读书的松阳籍学生趁学校放假之机,纷纷回乡。7月,在学生徐根民、叶夏运等人的宣传鼓动下,松阳县毓秀高等小学的爱国教师联合阙桐章、潘关峰、汤道生、叶肇琅等社会进步青年,以学生会的名义,在县城孔庙后面的明伦堂召开群众大会。县城许多机关、学校和社会各界代表踊跃登台发言,愤怒控诉帝国主义侵我主权的滔天罪行和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会场上,“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反动军阀”“抵制日货”等口号声此起彼伏。教育界“救国会”的卢子敬等几位曾经留学日本的人士列举事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掠夺财富、倾销商品、攫取暴利的事实,更加激起民众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大会决定,成立松阳县“反帝救国会”,并具体部署开展查处和抵制日货活动。会后,组织者与民众上街游行示威。

  当日,一支游行队伍到达城南外溪滩,登上木船检查“舶来品”。一部分日货被当场销毁;未当场销毁的日货,则逐箱逐件登记造册,查封盖戳,责令货主和船主不得装运外地销售。另一支游行队伍到县城各商铺检查“舶来品”,向商铺经营者发出警告:凡擅自转运日货、销售日货的,一律从严处置。

  地主徐登青无视“反帝救国会”关于坚决抵制日货、禁止粮食外运的决定和群众的义愤情绪,私自派人将几百石大米运到南门码头装船,企图销往日本,被一群学生当即悉数扣留。徐登青闻风逃遁,群众拍手称快。

  “抵制日货”运动,不仅有效地遏制日货在松阳的销售和转运,还有力地声援了北京五四爱国运动,成为松阳早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篇章。

  2.成立“启新社”,启发青年觉悟

  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共一大的召开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激励着松阳青年学子寻求革命真理、投身于改造社会的洪流之中。

  1922年初,曾在杭州开设私立“杭州医院”的宋仲敏回到松阳,在县城钟楼脚叶雪庵公祠开设私立“松阳医院”,并牵头成立“松阳县医师公会”,担任会长。9月,宋仲敏联络阙增明、丁宗相等一批热血青年,本着以新流派先进思想启发人、教育人、激励人的宗旨,为提高广大青年的思想觉悟、投身革命洪流之目的,成立松阳“启新社”。

  面对松阳反动当局的倒行逆施,严峻形势,“启新社”组织者秘密购买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订阅《新青年》《解放》等共产党理论刊物,秘密开展新文化、新思想的教育宣传活动。他们利用晚上时间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社员学习讨论,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布置社员与倾向进步的社会青年广交朋友,交谈学习心得,传播先进思想,吸纳进步青年加入组织,以壮大革命运动的社会基础。

  1925年夏,宋仲敏受聘于丽水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后,松阳“启新社”停止活动。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坚持不懈地宣传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使许多青年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社会大风大浪中站稳阵脚,大多成为以后革命斗争的中坚力量。

  稿件提供:松阳县史志办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肖土根 吴胜 时间:2019年3月23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