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文•视觉 > 先秦“于越”之土——故乡松阳之曾祖

故乡松阳追宗溯源(下篇)

先秦“于越”之土——

故乡松阳之曾祖

  在故乡松阳追根溯源(上、中篇)中,通过大量史料的查阅和探究,可知,松阳县之母——东汉末年的章安县(公元87年回浦县改名),是从西汉初期东瓯国的“娘胎”而来的。秦时,章安所处的今台州以及温州、处州之地为先隶闽中郡,后隶会稽郡,西汉前期称东瓯国,后期为回浦县(隶扬州刺史部,南部都尉,今址章安)。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在秦之前的周朝,春秋之后的战国时代,章安地域时为“七雄”之一的诸侯楚国所辖,但又不能说章安之母为楚国,这是因为章安原本所属的周朝之诸侯越国遭楚国“侵略”,沦为楚地之故,章安土地本源属周朝春秋时期之诸侯越国,更为准确地说,远在公元前722-前431年,先秦“于越”之土,乃为我故乡松阳县之曾祖。

  我耗费时日,查阅了许多书籍和网上的史料,作了一番探究、梳理,整理笔记如下:

  东汉末年的章安县原为回浦县,远在夏、商、周时属瓯地,春秋时属于越,战国时属楚。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松阳从当时的章安县西南乡析出置县,属会稽郡;而在此之前112年,章安县本名为回浦县,属秦始皇兼并六国始设三十六郡之后,征服闽越之地后设立的闽中郡。大秦兼并六国之前,闽中无所谓郡,此区域归属2240多年前战国时代的楚国之地,再在此之前,属于2500年之前春秋时期的“于越”之地。浙江从本源上说,不属于楚地,而属越地,这是因为在春秋战国争霸之战中,最终越国被楚国战败沦为楚地。正如勾践越国经过十年的卧薪尝胆,韬光养晦,重新崛起,于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现在的江苏中南部,安徽南部以及江西北部等区域,从本源上说,也不属于越地一样的道理。

  越国又称作“于越”。史载“于越”,是先秦时期中国东南方的一个部落联盟政权,始祖是无余(生卒年不详),夏朝君主姒少康的庶子,姒姓。远古大禹周游天下,在越地登茅山,四方群臣朝见他。大禹分封有功之臣,赐爵有德之人。之后,大禹驾崩,葬在越地。夏后帝少康恐怕禹迹宗庙祭祀断绝,其庶子无余奉王父之命由北至南迁居封地茅山(今之会稽山),建都秦余望南,后被封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号“于越”。贺循《会稽记》云:“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无余的都城,是会稽山南的故越城,无余奉守禹的祭祀,与当地土著融合,断发文身,披草莱居住。后经传承二十余世,至夫谭、允常。“于越”最后一代国君是第四十八世越王无疆(前342前?306年),被楚所灭。勾践是始祖无余后的第三十九世越王,无疆是勾践后的第十世越王。

  勾践其先有远宗东瓯公族,传有越国瓯冶子,吴国瓯丕祤。(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勾践灭吴称霸,国土遂宽。为建立完全意义封建帝国——大越国,仿效周制父兄昆弟,功臣部族为诸侯王。据《越绝书》记载,封有瓯王、摇王、干王、荆王、糜王、宋王等。越王勾践赐姒越国公族东瓯公族昆弟仲余为公爵,封瓯王,领欧地。食采欧山(温州市苍南县)。居于越都平阳,瓯王的封地,大致包含现今中国浙江省的温州市、台州市、丽水市一带。东瓯,仍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古称,也有学者称是台州市的古称。《越绝书》佚文更有:“东瓯,越王所立也”之说。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后,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历史上称西周,定都在镐(今西安市长安县)。周天子分封天下,将土地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荀子·儒效》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根据《荀子》所记载齐晋楚吴越“春秋五霸”中卧薪尝胆的勾践即是第39世越王。春秋末年,越逐渐强大,其王勾践经常与吴国对抗,公元前494年,败于夫差,向吴臣服。但经过十年的卧薪尝胆,韬光养晦,越重新崛起,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勾践灭吴后北上争雄,横行江淮,号称霸王。但到战国时势力衰弱,于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

  “于越”就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前身,最早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虽然没有参加武王伐纣,但至少曾经北上成为西周王朝第二位君主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周武王姬发之子)的宾客。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强大的越国,共传八代,历160多年,与当时中原国家会盟,雄视江淮地区,号称“霸主”。越国传至勾践时,试图向北扩张,曾经沿江苏的海岸北上胶州湾。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国,尽取吴越之地。自此,越人被流散到南方一带,分化成众多的支系。故而,从这个时候开始,文献中便出现了“百越”这一个新的称谓。“百越”又称为百越族,是居于现今中国南方和古代越人有关之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汉贾谊《过秦论》中有“南取百越之地”,宋沈括《梦溪笔谈·药议》中有“诸越则桃李冬实”之说。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消灭吴国,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

  战国后期,除了有百越这个名称以外,还有“扬越”的名称,即扬州地区的越族。扬州包括今淮南、长江下游和岭南的东部地区,有时又包括整个岭南地区。所以扬越实际也是战国以来至秦汉对越人的另一种泛称。秦汉时,相关史籍则泛称中国南方的民族为“越族”,史称“北方胡、南方越”。由于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至迟在汉朝初期,百越族已经逐渐形成几个较强盛而明显的部分,即“东瓯”(东海)、“闽越”、“南越”、“西瓯”、以及“雒越”(骆越)。东瓯在现今浙江省南部的温州一带,闽越在今福建省福州一带,南越在今广东省境,后来又发展到广西以及以南地区,西瓯则大概分布在今广东西部、广西南部及以南地区,骆(雒)越主要分布在现今的越南北部。这些部分都形成了当时该地的政治中心,比如说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东海第一代君主驺摇、以及南越王赵佗,都曾经叱咤风云过一段不算短的时间。越族所建立的这些政治中心,后来都被汉武帝征服,改为汉朝的郡县。比如,改名为章安县的回浦县,置于汉昭帝(西汉刘弗陵)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辖境大致包括今台州、温州、丽水及福建东北沿海的一部分地区,隶属于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当然这是后话。

  越国前期主要就是现在的浙江地区,其统治核心就是现在浙江的绍兴、金华,后来吴越争霸,勾践大败,之后卧薪尝胆,再度崛起,一举攻灭吴国,越国占领吴国全部,势力扩展到现在的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所以江浙地区又称吴越之地。越国是后来以绍兴为核心地域建立的浙江大地上春秋以来第一个王朝,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后,越国的势力范围曾北抵山东,南入闽台,东濒于海,西达皖南、赣东,雄踞东南。

  公元前312年,正当秦、韩、魏与楚齐对峙、楚调发大军包围秦兵于曲沃和商於的时候,越王派使者以“乘舟”(君王乘坐用以指挥作战的大船)、战船三百艘、箭五万支,送给魏国(《水经·河水注》引《纪年》),支援魏国。这样运送大批水战所需的军用物资到魏都大梁,必须从长江经邗沟,再经淮水和鸿沟,可知当时越的国力仍能控制邗沟和淮水的航行。这时越王原要伐齐,经齐王使人游说越王,越不攻齐而攻楚,被楚打败。楚始怒于越,图谋灭亡越国,消除后顾之忧,并扩展领土到江东一带。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举鼎绝膑而死,秦国发生争立君位的内乱,一时无暇对外兼并,楚就趁这个时机图谋攻灭越国。楚国曾派大臣昭滑到越国活动了五年,到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楚国乘越内乱,一举灭了越国,削除了隐患又扩展了版图。

  在战国历史上,楚国的国土面积一度是最大的,几乎占到了当时天下中国的半壁江山。在楚国相继吞并鲁国和越国后,其除了湖北、湖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南方身份,还将统治区域延伸到山东等中原地区,达到了鼎盛。从原本方圆数十里的小国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大国,占据了半壁江山。楚国能够占据南方半壁江山很大原因是,当时南方都是落后的部落和野蛮人,人烟稀少,基本上在南方没有能够与楚国抗衡的势力。春秋时期还有一个吴越国,能与之作些抗衡,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吴国和越国都衰落了,只能任由楚国在南方一家做大。越王勾践六世孙无疆曾兴师伐楚,楚威王兴兵抵御,大败越师,破散越国,尽取吴越故地。浙江由此属楚。春秋末越曾灭吴,之后战国时期楚又灭了越,所以战国时期浙江属楚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楚国。因此说,战国时期,浙江先属越国后败属楚国。越王勾践的后代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浙江(越国旧地)、福建(瓯越,汉朝时有东瓯国,也是越国的后裔)、广东、广西(今天广东的简称就是“粤”和“越读音相同,在古代意思也是一样的),在战国初年被楚国所灭。

  战国时期,回浦等属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的温台处州和福建北部沿海等区域,地盘虽已属楚,而地本属于越。子民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实际上是战国后期被楚国灭亡后的越国遗族,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省东南部﹑福建省北部一带。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东越王馀善反汉,旋被其部属所杀,部分族人被迫迁入江淮地区。唐杜佑的《通典·郡》十二处州下云:“秦汉属会稽郡,亦瓯越之地。”又“台州,春秋及战国时为越,秦汉为会稽郡,亦东瓯之境”。

  综上所述,远在先秦时期虽然还没有松阳县地名和县域,但这方仍为“蛮夷”的土地已经存在,在“天子衰,诸侯兴”动荡争霸的春秋时期,属于周天子分封天下而形成的71个诸侯国之一的“于越”。春秋之后的战国时期,越国遭另一诸侯国——楚国的“侵略”虽沦为楚地,但如今的松阳这方土地,溯源追根本属于春秋时期“于越”之土,之后秦代与西汉前期为东瓯之地、再后来为东汉末年的章安县(即西汉时的回浦)所辖,因此,东周朝春秋时期的诸侯越国之土,精确地说,先秦“于越”之土,乃为我故乡松阳县之曾祖。

  如果再往上追根溯源,与神州大地每寸土地一样,四五千年前炎黄祖国之土就是我们共同的先祖! (注:撰写此文参阅资料散见于文中)

作者:徐进科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肖土根 吴胜 时间:2019年8月10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