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
![]() |
|
我县积极构建矛盾纠纷联动联调“1+8+n”模式 “网格化+”管理 逐级化解矛盾纠纷 我县积极构建矛盾纠纷联动联调“1+8+n”模式 松阳新闻网讯“遇到什么矛盾纠纷,及时来找我们调解,事情商量着办总有解决办法。”日前,古市镇城门村网格员李小兰正在村里挨户走访,了解村民近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及时了解、当场化解是李小兰在日常调解工作中的自我要求。遇到在村里难以当场解决的,李小兰会立即将问题上报县矛盾纠纷联动联调中心古市分中心,再由分中心调解员一同帮忙调解。这一矛盾纠纷逐级化解导引机制,是我县在积极打造的矛盾纠纷联动联调“1+8+n”模式。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模式,科学构建矛盾纠纷联动联调“1+8+n”模式,进一步发挥了三级调解主体力量,健全了全县矛盾纠纷逐级化解导引机制。自去年7月开始,我县先后成立了松阳县矛盾纠纷联动联调中心和8个区域性联动联调分中心,加上各乡镇(街道)、村(社)调解委员会,矛盾纠纷联动联调“1+8+n”模式初步构建。 古市分中心是我县8个区域性联动联调分中心之一,下辖古市镇和赤寿乡两个乡镇。由于辖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多,往往容易产生劳务、房屋租赁等合同纠纷案件。“为了让矛盾调解有理有据又依法,我们多次开展了网格员矛盾调解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了基层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素养,通过依法调解,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古市分中心调解员刘木生说。 值得一提的是,各分中心人员由辖区乡镇推荐,按照就近就熟思路,选聘热心调解、懂法律知识、对当地熟悉、群众口碑好的“五老人员”,即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知识分子、老政法干警,确保调解人员有时间有精力专职开展调解工作。 此外,依托各分中心的辖区地域优势,调解人员在调解时注重发挥村规民约、族规家训的自我约束作用。如大东坝镇石仓片“客家人自治客家地”、象溪镇一村围绕“朱子八德”和高家祖训“八要歌”制定村规民约,来引导群众理性对待矛盾,相互谅解减少纠纷。 据了解,今年1月以来,全县各乡镇(街道)调解矛盾纠纷案件数634件,成功化解626件,化解成功率达98.7%,涉及人数1793人;县中心调解矛盾纠纷案件数17件,成功化解17件,化解成功率达100%,涉及人数43人。“1+8+n”模式,大大提高了基层调解效率,也是对“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重特大矛盾不出县”的生动实践。 “‘1+8+n’模式的实践运用有效节约了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苗头,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县矛盾纠纷联动联调中心负责人徐深源说。 作者:徐明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肖土根 吴胜 时间:2019年12月3日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