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
|
故乡松阳的年俗和年味 我的故乡是在浙西南有1800多年建县历史的松阳,当地悠久的历史,代代传承富有特色的年俗,为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岁月如梭,离开故乡已有40多个年头,每每回忆起故乡的年俗和年味,还似儿时那样陶醉在春节的欢快和喜悦之中。 春节在松阳的习俗中叫“过年”。和全国各地一样,过年是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从腊月廿上开始直到正月十五,都是过年的日子,在这二十多天的“过年”中,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即除旧布新与辞旧迎新。 除旧布新分“除旧”与“布新”两大环节。 先说“除旧”。进入腊月廿上,男人就要划算好时日,为自己也给自己的男孩“剃头”了。松阳人所说的“剃头”跟文雅的说法“理发”意思并不完全一样,“理发”不一定要剪去头发,只是整理头发,使自己显得年轻帅气精神,而“剃头”纯粹是为了剪去长得较长的头发。过年了,男人一定要“剃头”,不但是修剪长发,更是为了除去过往的烦恼和不快,男孩也更是为了清清爽爽迎新年。家里男孩多的,户主往往请剃头老司上门来剃个半天,或者自己到剃头老司家里去剃,人很多要排队,都是乡里乡亲,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说笑间也融洽了乡情。过年了,女人虽不剃头但也一定要洗头,那时,女人是不上理发店的,也不请剃头老司上门来打理,完全是自己动手洗,母亲为女儿,或女儿为母亲或姐妹之间相互洗,女人过年洗头跟男人过年“剃头”是一个意思。 “除旧”最主要的就是“打蓬尘”。“打蓬尘”是松阳人准备过年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腊月廿日过后,无论城里还是乡下人家,家庭主妇就开始筹划拣个黄道吉日“打蓬尘”了。“打蓬尘”一般不会超过腊月廿三,这是因为接下去的日子,准备过年的事更多、更忙。一年到头,房屋内外、梁上檐下、楼板下、墙旮旯和大小门窗、厨柜桌椅等等地方都会蒙上灰尘,过年了就要进行一次大扫除,以干干净净的居家环境进入新的一年。“打蓬尘”为的是扫除高处的灰尘,松阳人用的是“竹细尼”捆扎,再捆绑在长竹杆上的工具,不叫扫帚而是叫竹樨。城里人穿雨衣、乡下人穿蓑衣,戴着箬笠帽,双手拿着它向高处扫除,然后再擦洗门窗和各式家具。一天打完蓬尘、清洗完后,大多人家晚餐都会煎豆腐煮红糖咥(松阳土话:吃的意思),除了解乏还有个意思是,清清白白(干干净净)而又甜美的日子就要到来了,这是松阳非常好的传统习俗。 再说“布新”,就是为过新年做好衣食和文化上的准备,内容非常丰富。父母要为全家特别是小孩准备好新衣服,也为自己准备好正月初一和正月间穿的新衣服。文化上的准备,主要就是写春联。有会写毛笔字的,此时就会大展身手,给家里中堂和房屋的柱子写上并贴上红红的春联,家里的水缸、碗橱和农村的猪圈、牛栏等等地方,都贴上红纸条,以示吉庆和吉祥。 食物上的准备是花功夫的,除了日常食用的柴米油盐之外,重要的是要准备好过年的吃货,特别是在置备松阳特色年货的过程中,就浸润着浓浓的年味,其中最让人难忘的是: “打米粿”。米粿是松阳的传统特色美食,其色香味和独特的做法都是农耕发达的松阳所特有,是松阳人过年必备的年货。每年过年松阳城乡的农户几乎都要“打米粿”。到了腊月廿上之后,农户就开始筹划了。先将平时日子从山上砍来晒干的“米粿柴”(长在深山里的一种阔叶灌木)烧成灰煎煮透,再将早已洗净浸泡至饱胀的上好粳米沥干蒸熟,将“米粿柴”烧成的滚烫的灰汁,浇进粳米饭上搅拌,此时,因灰汁的碱性作用,粳米饭逐渐变成桔黄色。然后,将已成桔黄色的粳米饭,分成小盆再蒸至透,趁热放进石臼中,四五个壮汉各双手握起硬木槌,齐声喊“嗨哟”,一提一砸奋力捣鼓石臼中热气腾腾的粳米饭,将饭粒捣成不见粒绵软的饭团,趁热将其切成小块,揉成扁圆体或长条体,嫩黄晶莹,绵软宜人的黄米粿即成。整个正月里它就是当家菜了,可炒可汤可涮、可咸的吃也可甜的吃、不但可作下酒菜也可作主食。有客人来还是地道的招牌菜。那年月,居民户即城镇户口的人家,由于口粮定量,成年人每月只有24斤,没有余粮也没有能力“打米粿”,因此,过年时,打过米粿的农人总少不了送些米粿给“居民户”的朋友。 米粿原产于松阳,历史悠久且制作独特,原本没有“黄米粿”的说法,米粿前加个“黄”字,是为区别于遂昌的“白粿”。早年间,过年遂昌人做白粿,没有黄米粿,而松阳人打黄米粿,而没有白粿,是灵灵清清的,可能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并县之后,两地民间交往日益增多,相互融合的缘故,由于它极具特色,受到普遍青睐,以至于遂松两县产生原发地之争。 “杀猪”。松阳农耕经济发达,也是自给自足的地方,城乡农户家家户户都养猪,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松阳城里也有不少居民户养猪。腊月廿上之后,有猪杀的居户就要考虑挑日子,因为过了腊月廿六,西屏镇郊官塘门外屠宰场的杀猪老司就要“封刀”歇息了,因此,往往要提前几天跟屠宰场联系约定。定当之后,在约定的日子凌晨,屠宰场几个雇工就上门来,将还在大睡的肥猪哄出猪圈,左一个、右一个用畚萁拦着,往屠宰场赶。懵懵懂懂之中,肥猪知道不妙,就会嗷嗷大叫开来,开始逃窜,却被几个壮汉拦住,不一会就赶进屠宰场,杀猪老司手握杀猪尖刀早已在等待,等靠近身旁,顺势抓住,雇工们有抓猪耳朵的,有架双脚的,一齐用力将大叫的肥猪架上宽大的杀屠凳,摁的摁、抓猪脚的抓猪脚,肥猪已经完全明白,嗷嗷大叫更加歇斯底里,嚎叫声大有掀起屋瓦的声势,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个当儿,杀猪老司将锋利的尖刀稳准狠地扎进肥猪的项颈下,在里面划拉一下割断喉管,顷刻间将尖刀拔出,立时,猪血如注喷泻而出,不一会肥猪的嚎叫声成了接不上气的喘息,不待奄奄一息就没有了一丁点声息,然后,杀猪老司“庖丁解猪”,肥猪就成了人们过年的口福,因为那年间,能够吃上猪肉是很大的享受。 杀猪是松阳城乡过年的大事,也为人们过年增添了浓浓的年味,没有杀猪的情景、听不见猪的嚎叫,过年似乎也就缺少了喜庆的气氛。 “杀鸡”。虽没有杀猪那样壮观浓烈,但也是松阳城乡居民过年必不可少的一大环节。那时,松阳城乡家家户户也大多养鸡,为的是平日里剩菜剩饭不浪费,更是为了养几只母鸡生几个蛋,或贴补家用或给家人增补营养,所养的鸡中,肯定还有一、二只是阉过的大公鸡,就是为过年时吃的。杀鸡一般安排在“三十日莽”(松阳话:大年三十夜即除夕),杀好鸡后放在锅灶上的大铁锅煮熟煮透,鸡汤用来作山粉丸拌毛芋的汤,特别的鲜美。松阳有句俚语说:“到除夕,公鸡急;三十日莽,鸡脖痒”,说的就是大年三十,公鸡知道将被宰,又怕又急,脖子都会发痒。 松阳的风俗,一般在过年时才会杀鸡,“三十日莽”请年神要用,一年辛苦到头,也是为了享享口福——那时,吃鸡肉比吃猪肉更奢侈,“三十日莽”在自己家可以“咥咥爽”(松阳土话:意为吃个痛快),父母不会制止,但是正月间到人家去做客,就得注意了:主人再“衷情”(松阳话,意为特别热情,“衷”念jiong,平声),也只能吃一块,吃多了会被责怪没教养,如果筷子还伸过去夹,带去做客的父母或年长者,会在桌底踢脚提示。 腊月廿上以后,有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是松阳城乡的家家户户都要忙的,那就是“炊糕”。“雪花飘飘,外婆炊糕,雪花浓浓,外婆煎酥糖”。记得小时候,天气好像比现在冷得多,腊月特别是年关将近的日子,大多是下雪甚至大雪纷飞的,松阳流行的这一童谣,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 松阳城里人跟乡下人一样,过年是一定要咥糕的,“糕”即“高”,过年吃糕,意味着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因此,城乡没有一户过年不炊糕。糕,也是松阳传统特色年货,原料虽和其他地方差不多,但做法却大不一样。大凡松阳人家都用大蒸笼炊两种糕,一是糖糕,童谣里的“外婆煎酥糖”,指的就是将红糖化开,然后拌入水磨的糯米粉炊(蒸)制,熟后呈红褐色,香甜糯口,特别是热腾腾时更好吃,性寒的人吃了比较养胃,而性热的人吃多容易上火,为了清火,也是为了换换口味,还要炊青糕,这是松阳人过年也一定会炊的糕,用一种土名叫“荚蒈(音jiakai,均为平声)”的可食挫火的植物,先捣成细末再泡上白糖水,拌入水磨的糯米粉炊(蒸)制,熟后青绿晶亮,青香袭人,沁心入脾,春节期间肥腻吃多了,吃青糕的感觉特别清爽! 糖糕、青糕是用蒸笼炊的,蒸笼的数量,松阳人不叫“笼”而是叫“格”,过年炊几格糕是有讲究的。一般是按家庭人口计,夫妻两个人蒸二格,添了孩子就要多蒸一格,以此类推,以体现“糕”即“高”,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寓意。 家境富庶一点的,还做一种糕——肉糕,就是在拌作糖糕或青糕时,加入切成指尖大小的肥肉炊(蒸)制,熟后糕中渗油,煎着吃时特别醇香油口,可能现在生活好了,几乎天天有肉吃,人们怕油腻,过年做肉糕的人家几乎没了,以至于肉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松阳人恐怕也忘却了。 如果说除旧布新是重在物质层面为过年做准备的话,那么,辞旧迎新则是在文化和精神层面,享受过年的喜悦。从“三十日莽”年夜饭开吃开始,先后进入过年的三大喜庆日子: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半(元宵节),男女老少享受和为此喜庆的,主要是过年带来的文化和精神大餐。 首先就是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松阳人叫“三十日莽”。小孩子窜这窜那,乐不可支,那是因为天天盼望过年,终于盼到了除夕,不仅有好吃的,而且可以一饱口福。“三十日莽”讲究的是全家团团圆圆,老老少少欢天喜地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为了回家过年吃上团圆饭,即使在天南地北,哪怕是风雪严寒,在外的游子,不管是求学、做工或者是“赶工作”(松阳话:在单位工作)的,总是回家心切——父母在,就是温暖的家! 几十年前,交通远没有现在这样便利,远方坐车回家,不知要转多少站多少个地方,如果家在“内山路”(松阳话:即离县城远的深山村),汽车到站还得走上半天的山路,身心尽管疲惫,可心里头是热乎乎的,为的是回家和父母亲人团圆,满身心洋溢着的都是满满的乡情和亲情。 松阳人“三十日莽”年夜饭家家户户饭桌上肯定都会摆上热气腾腾的传统老三样:一盆香甜入口的糖糕,意味着全家人年年高升,“糕”谐音谐义同“高”。开吃时要先夹糕吃,以示从此之后,日子过得甜美,而且步步高升,吃过糕之后,满满一桌的“排场”(松阳话:意即丰盛的菜肴)才可以随意吃;一盆是滑口润肠的山粉丸,意味着日子顺畅全家团圆,“丸”谐音谐义同“圆”;一盆喷喷香的炒米粿,意味着辛勤耕作,来年丰收或取得新的成果和成就,“粿”谐音谐义同“果”。 松阳人的年夜饭,这三样是核心、是精髓,也是松阳人的“心结”。如果有亲人由于各种原因,确实不能回家过年,年夜饭的饭桌上,也肯定会为他摆上酒盏碗筷,在酒盏斟上小半盏老酒,在碗里盛上一块糖糕、一块山粉丸、一块炒米粿,以示他也在家和亲人团聚。“三十日莽”年夜饭有这三样上桌,就是完美的,全家人团圆欢聚就没有了缺憾! 特别是炒米粿,是松阳人的最爱。自从腊月廿上起,开始进入过年的日子,已打了黄米粿的人家,大凡头脑活络的松阳人,就在县城最热闹的太平坊上做起了炒米粿的生意,会做生意的松阳人多,因此,太平坊上炒米粿的摊子可谓鳞次栉比。价钱便宜点的也就是二角钱清炒一盘,撒点香葱烹点黄酒,香气扑鼻,再加上一角钱,那就是用肉油将瘦肉丝、青菜、冬笋丝和姜、蒜等作佐料爆炒,出锅时撒上葱烹点酒、那香气可真让人垂涎欲滴,如果再加一角钱,那炒的米粿就会加以上佐料的同时再加入香菇丝、乌贼丝爆炒,那种香味随着氤氲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不由得张开嘴巴,恨不得将丝丝缕缕的香气全都吞进肚子里去。那时,腊月里的太平坊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炒米粿熬油嗞嗞作响的肉香、佐料爆炒的丝丝杂香、老酒加热后散发的醇香和黄米粿本身炒熟之后散发出来的阵阵清香。太平坊上鳞次栉比的炒米粿小摊上,总是坐满食客,好多还是站着吃得津津有味。如果不是忙于赶事,专门就是来尝个口福的,那就坐在小摊里,咪咪烫热冒气的农家老酒,尝着又软又韧又滑、香喷喷吊胃口提精神的炒米粿,如痴如醉惬意得很。整个热闹非常的太平坊,只有正宗地道的松阳人,才炒得出这浓郁扑鼻的香气,满街持续的香气,将县城年味氤氲得浓浓的。 “三十日莽”吃过年夜饭,父母还得忙家务活,母亲洗碗涮锅,拾掇厨房,重要的是要准备正月初一全家人的早餐,遵循松阳传统习俗,正月初一动刀、剪和扫地是忌讳的,因此,正月初一要吃的菜、肉等等,都要先切好,要用剪刀剪的,也要先剪好。全家大小指甲要修剪好,不能在正月修剪。拾掇完后,临睡前全家人人都要洗个澡,意思是跟男人剃头、女人洗头一样,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迎新年! “三十日莽”年夜饭的碗筷刚放下,小孩就急嚷着父亲分发“分岁包”(松阳话:即押岁钱)了。遵循松阳习俗,16岁以下的小孩,无论男女都得有一个,“分岁包”也是小孩盼望过年的一个重要情结。小时候父母给的“分岁包”用红纸包着的虽然只有1角、2角,那时也很不错了,更重要的是,拿到“分岁包”,就意味着自己又长大了一岁。小孩天天盼过年,也天天盼长大,满心想长成大人那样,口袋里就有钱,就能满足自己的心愿,所以,“三十日莽”年夜饭后的“分岁包”,小孩都早巴望着的! 女主内,男主外也体现在松阳过年的习俗上。母亲掌管“三十日莽”年夜饭等家务诸事,而父亲掌管“天时地利人和”大事。比如,年夜饭开吃时,遵照传统习俗,户主父亲要在家门口先燃放一大卷鞭炮,以示欢乐祥和、丰衣足食日子的开始;子夜0时,已在床上入寝的父亲,绝对不会忘了起床,到家门口再燃放一大卷鞭炮,以驱除瘟神疫鬼,辞旧迎新;大年初一,新年伊始,无论是几时起床,户主父亲更要在家门口燃放一大卷鞭炮,为的是开门接福,福纳家门。 正月初一乃新岁之首,起床漱洗后,首要的大事就是,父母携全家首先向健在的祖父母拜年、请安,这不仅是后辈对于长辈敬孝悌的传统形式,更是古县松阳代代传承的优秀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拜年、请安后,祖父母乐呵呵地给每一个晚辈递过一个“分岁包”,用红纸包着寄寓着对于晚辈满满的厚望和祝福。 遵循松阳传统习俗,正月初一的早餐,须由父亲执掌,这是因为长年累月、一日三餐,母亲在灶台上操持辛苦了,让母亲歇歇,也是为了让父亲感同身受妻子的辛苦,传递着的是家庭的温馨和亲和,也对子女以身示范,传导家庭和睦、相亲相爱的亲情。 按照松阳传统习俗,正月初一早餐全家人不吃粥,吃粥意味着生活清苦,是忌讳的,而要吃羹,羹可以是糖糕或黄米粿或山粉丸煮的,意味着天天日子过得像过年一样;也可以煮索面吃,意味着全家人健康长寿。 按照松阳约定俗成的规矩,用过父亲做的羹(早餐)之后,才能自己或约上自己的朋友上街游玩。全西屏镇的人,不管东南西北家住哪方,肯定要到热闹的太平坊游玩,“乡下人”三三俩俩也从各地赶到县里尽情玩个痛快。除了热闹痛快之外,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到太平坊“削根糖蔗(松阳人叫“甘蔗”为“糖蔗”)咥咥”。记得那时候,过年前,家家户户大多都会买捆糖蔗放家里,正月间咥咥,以期新的一年日子过得香甜。离西屏镇西南方不远有个村叫寺岭下,盛产糖蔗又粗又长又甜,正月初一太平坊上市的糖蔗大多是这个村的农人挑来的,一大早蔗农就将自己种的糖蔗挑到这里,不用吆喝,不多时定能卖完。依稀记得小时候念叨过这样的民谣:“正月初一太平坊,糖蔗摆满甜又香,削根咥咥节节甜,天天日子赛蜜糖”。 正月初一咥糖蔗预示着今后的日子过得甜,三三俩俩结伴玩的伙伴,正月初一大家到太平坊都不约而同地“削根咥咥”,太平坊上正月初一的糖蔗皮堆得厚,预示新的一年日子将过得甜美厚实。因此,好多松阳人正月初一到太平坊边游玩边吃糖蔗,将糖蔗皮都扔在太平坊的土地上,年年相传延续,几近形成一个不是民俗的民俗,是古县松阳、古镇西屏正月初一人们的默契,有其独特的意味。 正月初一登独山,也是古县松阳、古镇西屏人们很看重的的习俗。独山,古时名为“百仞云峰”,是旧时松阳十大名胜之一,自古以来,在松阳百姓心中有特别的地位,她是家乡松阳的象征。也许是因为她“孤峰独擎”“不与万山连”,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秉赋,也许在于她的“秀占一方”和“足以称雄”,被松阳引为骄傲和自豪,独山不仅是松阳的象征,更为松阳人视为家乡情怀的寄托。外出的松阳人如果几天看不见她,心里就会觉得空落落,莫名生发一种孤独感和失落感;身在异乡的松阳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故乡的怀想就会不由自主地潜滋暗长,而独山往往就是萦回在内心、闪现在脑海中的具体物象。“看不见独山会哭的”,这是外出的松阳人的真实体验。正因为独山在松阳人心目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每年正月初一,亲朋好友相约一起登独山,寄托家乡情怀,也登高望远,展望新的一年取得新的成就。 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是松阳人讲的“三天年假(音:guo平声)”,过去是指新年一般不出家门,就在自家吃喝玩乐的日子。在这三天里,绝对不能“雌口烂谈”或做什么缺德的事,否则,会被人讲:“看来,要人开年了”,意思就是要被人骂了,一年运道就不好了,所以,“三天年假”内,在喜庆的时候更要谨慎自律,不能做缺德的事,也不能说出格的话。 按照松阳风俗,正月初四,出家门走亲访友开始拜年了,也有的从正月初二开始,那是因为事情多,要去拜年的人多,怕忙不过来而提前的。正月间拜年,松阳的风俗都是从外甥向舅舅拜年开始,这是因为松阳民间有个说法,就是母亲娘家的众亲戚中以舅舅为大。给舅舅拜年是松阳历来的优良传统,可以增加亲情,也是母亲出嫁夫家之后,子女对母亲娘家亲情的眷念和延续,其实也是子女对母亲孝敬的体现。古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千百年来也形成了松阳人孝悌的品德,在过年欢乐喜庆的日子,不忘祭念先祖,一般从正月初二正午开始,松阳人就开始上坟扫墓。传说下午在坟墓里安“睡”的先祖“睡醒”了,知晓外面的动静,此时,才能携家人到先祖的坟头“盅样”(盅,音jiong,平声),意即给去世的先祖拜年,上香点烛,放置几盆过年的吃货,燃放一串鞭炮,以告慰先祖。 也和其它地方一样,正月十五元宵节,松阳代代相传舞龙灯闹元宵的民俗,以祈求风调雨顺、乡泰民安。每年大体上从正月初八开始,太平坊上就开始有舞龙灯,在热闹中又增添了“过年”的喜庆。到了十五这日子,舞龙灯进入高潮,镇里许多大队农人扎的龙灯,敲锣打鼓鞭炮山响,从各条街路汇集到太平坊,还只是上午时分,已经把热闹的太平坊闹沸腾了。到了中午,分处西屏镇南北两地、具有舞板龙传统的水南、丁山头两个村,长达120多节名为“太平龙灯”的大型板龙浩浩荡荡、雄雄壮壮舞进镇里,一下子将太平坊的热闹推向高潮,整个太平坊被闹腾得翻江倒海,山呼海啸,人声鼎沸。小时候最喜欢赶这种热闹了,我们穿插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满地寻找燃放过的鞭炮,装满口袋以后可以再玩——这是小时候烙下的故乡故土,正月十五太平坊闹元宵深深的印记! 一年又一年,过年又近在咫尺。工作在外地40多年来,特别是“致仕”之后,更加怀念故乡。故乡松阳的年俗和年味,尽管随着时代的推进而逐渐淡去,而心里头的念想却愈加强烈、愈加亲切,正像春天来了,花朵必定绽放一样,心里头总是洋溢着喜悦——那是因为故乡! 作者:徐进科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肖土根 孙志华 吴胜 时间:2021年2月9日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