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
![]() |
|
潘法旺进川前后 2013年岁末初春的一天,在四川省筠连县的长途汽车站广场前,一位身材矮实的年轻人,手提一只半新旧的帆布行李袋,向不远处一家小旅馆缓缓走去。 “你是浙江人?跑了那么多路,到我们这里干啥子嘛?!”店老板边问边打量着眼前这位三十岁左右的远方客。个头不高,穿着略带寒酸,但眉宇间却透出一股坚毅之神。“从浙江丽水的松阳产茶大县到我们这里来摸摸筠连的茶业行情。”“年轻人,你算是来对了,我们四川本就是个产茶大省,别说雅安、峨嵋等地,就光我们这个方圆面积不过1200多平方公里的筠连县,这些年茶叶就发展快得很啰。”果然四川人心直口快、善交。一来二去,这浙江客竟与旅店老板谈得如同忘年交一般。 “年轻人,你们浙江老板多很有钱,想来你年纪轻轻家里条件肯定甚好!”人家一番好意相问,不料想竟勾起年轻外来客的思绪,顿时愁云密布,往事苦水竟一肚子涌上心头—— 眼前这年轻人名唤潘法旺,出生在松阳县城郊一个叫北山的小山村,祖上世代务农。虽家境贫寒,但自幼天资聪慧。无奈命运捉弄人,13岁那年母亲竟一病不起,撒手西去。少年丧母乃人生一大不幸,然而父亲又是个沉迷赌桌、酗酒之辈,落得家中一贫如洗。小法旺勉强读到初中二年级,为生计所迫,16岁就开始打工混个肚饱。 打小就缺吃少穿,16岁的少年与同龄人相比竟矮半个头,加之肚里墨水浅浅,两年打工遭人白眼受了许多屈辱。在好心的亲友长辈资助鼓励下,年仅18岁的他,东拼西凑总算办了个家庭养殖场。本想咬紧牙关在这一行能赚点钱混个人模人样的,殊不料,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一场“五号病”将其刚有点起色的养殖场彻底击垮。吃不到猪肉还惹了一身臊。债台高筑债主追债,他连几扇门板,几个门框全都用来抵了债。 古话说得好:不苦不难不成人。又说天无绝人之路,路就在脚下。20岁刚出头的他某日连连跺了几脚,后拎上了几样御寒衣被,只身来到毗邻的武义、永康一带工厂当上了“小个子农民工”。 苦难是一部教科书,在苦水中泡大的潘法旺非常珍惜这份机械的工种,上班比别人早,下班比别人晚,爱厂如家,视工作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不久就赢得公司的器重,工友们的刮目相看。打工三年,节衣缩食,拼命赚钱,竟将养殖场欠下的一屁股债全还上了,还赢得同厂一位江西籍打工妹蔡爱霞的芳心,苦藤结出了爱情果。 时光进入了21世纪,松阳县的茶产业已成蓬勃发展之势,并名噪大江南北,此时的潘法旺雄心又起,夫妻俩一合计,决定返回松阳开辟自己的事业。又是东借西贷,又是白手起家从头摸索遍访名师名企,又是一个功夫不负有心人,又是一个用心做实业,诚信赢众商。八年过去,这位当年的穷小子,竟在县内名声鹊起,茶叶销售网络触及到了浙、沪、苏诸省市。 某日,在浙南茶叶市场,他结识了一位来自天府之国的四川茶商,二人相见恨晚谈得甚为投机。此公力邀潘法旺可择机到川作一茶产业考察。 于是乎,就有了本文主人公在宜宾市下辖的筠连县城某小旅馆与那热心老板幸会的一幕。 2013年的深秋,在经过实地考察,多方求证,掌握大量的实情之后,潘法旺终于决定进川了! 潘法旺在筠连县创办的茗韵茶业公司,分别在筠连镇、巡司镇、沐爱镇等地拥有上千亩茶叶生产基地。这一带多为海拔400-1700米的云贵高原结合部,虽常年气候湿润,雨水充沛,适应茶叶生长,但筠连县属于省级贫困县,潘法旺初到时,那一带山民的生活,不论是吃、住、行都还是一个字“贫”。同为贫寒出身的潘法旺,那真是感同身受的。 “看到当地农民兄弟不少人生活水平还那么差,我就会联想到自己的少年时期,不知怎地,内心就有一种同情感。虽然我没有能力搞慈善。但我一定要做到公平交易,合理赚钱!”这样的一种质朴感情,使得潘法旺这位浙江松阳老板,在当地茶农、茶商中名声鹊起。 譬如,春茶采摘的黄金时节,考虑到不少茶农是天刚蒙蒙亮就上山采茶了,有的是饿着肚子的,茗韵公司就在每个收茶点,都准备了热气腾腾的包子、馒头、牛奶等,让刚从茶山上下来的茶农免费地吃个肚暖身热。很多时候很多茶农采完茶下山,卖完茶青早就过了晚饭时,潘法旺就专门请他们一道在公司共进晚餐,让他们感受到茗韵公司对茶农的一片体恤之情。 夏茶采摘,收购时,茗韵公司又在各个点位上都备有茶水、紫菜汤,还包括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又譬如。诚信交易,绝不抬价压价,不让茶农、茶商吃亏,潘法旺为浙江,为丽水,为松阳赢得了无数的好口碑。春茶贵似金,当地一些茶叶收购商常常会趁机压低茶青的收购价,但潘法旺的茗韵公司却从清晨到傍晚,哪怕茶农是晚上打着电筒将茶青送来,潘法旺都要求各收茶点一律按清晨的茶青价格收进。而且,最令茶农满意的是,钱当场支付从不拖欠过夜。说实在的,有好几次公司也资金紧张,但他宁可向别人借钱也不愿拖欠茶农的辛苦钱。他常说:农民兄弟一片一叶的采摘非常的不容易,我一定要做到每次都让他们有现钱拿回家。 于是广大茶农对茗韵,对这位个子虽矮小但人品却高尚的小潘老板是十分的信任,十分的敬重。“我们许多人宁可翻山越岭多走路也要将茶青送到浙江松阳那位潘老板的公司来!”双腾镇的老茶农刘三河讲到潘老板,那真是一脸虔诚。 “你们松阳的这位小潘老板,人品和茶品一样都做得很好,我们县里的领导都很看重他。他到我们筠连也就七八年时间,但已成为我们县茶产业发展的一根标杆,他的诚信经营,扶贫结对,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等方面都给我县做了一个好的榜样。我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联系茗韵公司,至今为止,还没有听到一句讲潘法旺的不好的话,去年,我们筠连电视台还对潘法旺和他的茗韵茶业公司做了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我们县市也给潘老板不少的荣誉。”沈辅君,这位筠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局长,在四千多里开外的筠连那头,接受我们电话采访时,动情地说了这样一段话。 潘法旺,这位年轻的松阳人,在四川与浙江,宜宾与丽水,筠连与松阳架起了一座有形与无形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我们看到了一串串有形与无形的数字—— 从2013年始,潘法旺每年调集人力、运力,从家乡松阳组织销往四川省宜宾茶区的茶苗,一千万株左右,品种多为奶白茶、黄金芽、安吉白茶、乌牛早等名优茶苗。这些年累计达近亿株,为松阳茶走向全国,为全国更好地了解松阳作出了贡献。 由于天然的地理环境条件,筠连的早春茶要比松阳早上十天至半个月,所以从2015年始潘法旺想方设法自辟一条从宜宾、筠连直达松阳的物流线,每天将碧绿鲜嫩的早春茶通过物流,保证36个小时跨越四千多里直抵浙南松阳茶叶市场。每天在松上市的四川早春茶有五吨左右,这样的物流运力每年达四个月之久。为浙南茶叶市场的早春茶上市赢得了先机。 松阳有几家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茶叶机械公司,为了加强浙川两地特别是四川宜宾片区与松阳的互通有无,从2015年到2020年,潘法旺先后从松阳组织了龙井、松阳香茶等茶机设备达1500多台(套)销往宜宾各大产茶区,带动当地新发展规模茶叶加工企业50余家,有力地促进了川茶的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四川是产茶大省,其筠连县近些年也大力发展茶产业,但同为产茶大县,松阳的茶产业显然比筠连更胜一筹。为了促松筠两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018年始,在筠连有关方面的支持下,潘法旺免费开办了茶叶技能培训班,内容包括茶树的栽培、病虫害防治、名优茶的加工制作、清洁化生产、茶叶的销售与贮藏保管等。每年举办三期,每期学员30人。其中不少学员是潘法旺特地从贫困家庭的名单中选上来的,培训期间学员的食宿等均由茗韵公司承担。如今已出师的500名“筠连茶师”全都活跃在当地各大产茶区。潘法旺通过培训茶师的方法来精准扶贫的义举,得到了当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赞扬。市、县二级新闻媒体为此曾作了特别报道。 潘法旺深深的知道,读书对小孩是多么重要,知识决定人的命运。新近潘法旺正和当地双河村两委和中心小学联系,计划落实每年资助全校近200名学生的校服或者课本,在他心里希望每个小孩都能体体面面的读书,以圆自己童年的梦。 潘法旺是平凡的。在那无垠的茶海之中,他只是碧波中的一叶,但正是那望不到边,数不到头的片片碧叶,才汇成中国浩瀚之茶海! 作者:王彦 潘益飞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肖土根 孙志华 吴胜 时间:2021年5月13日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