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文•视觉 > 亲历永宁观天师殿的迁建

亲历永宁观天师殿的迁建

  我是一名老文物工作者、老政协委员,亲历1992年古市镇旧城改造时因松州路建设工程而涉及永宁观天师殿的拆迁和2006年天师殿复建至卯山的全过程。作为一位文物工作者和县政协委员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复建天师殿奔走呼吁历时整整14年的情景,至今仍难以忘怀。

  凡是老古市镇的人都知道,永宁观天师殿原址位于原古市镇小学内,旧址就在今天的松州路上。永宁观是唐开元中叶著名道教宗师叶法善奏请舍庄而建的道院,唐玄宗亲赐观名“淳和仙府”,后改名“永宁观”。观内的天师殿是清嘉庆二十年(1815)后人为纪念叶法善所建。叶法善(616-720),松阳古市人,系江南叶姓始祖叶望第23世孙、松阳叶姓先祖叶俭第18世孙,出身道士世家,道术鸣世,被封为越国公。天师殿雄伟气派,富有神采,原址周围古树林立,环境幽雅。大殿坐北朝南,通面宽12米,进深19.55米,二层三开间,明间抬梁式,次间穿斗式,硬山顶,前廊宽敞,檐柱和金柱均为石质方柱,石柱上刻有楹联六副,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1986年,永宁观天师殿被松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底,古市镇旧城改造因松州路建设工程涉及永宁观天师殿,决定要拆除该文物建筑。当时的县政协委员、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陈瑞震同志立即向县政府领导汇报,并多次与古市镇政府联系商议保护措施,要求镇政府拿出保护方案。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梅福根和文物处处长姚仲源亲临现场考察,明确指出:“天师殿的建筑结构与杭州文澜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做法相似,在我省少见,建议作异地迁移,不能拆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当时古市镇人民政府依照相关程序,由镇政府书面报告县政府要求作异地迁移,将拆下的构件暂时堆放在古市镇政府围墙内临时搭建的仓库里,镇政府承诺天师殿计划在三年内复建,所需用地和经费都由古市镇负责。县政府批复同意古市镇政府的方案报告。于是,县文管会在1993年4月组织专业人员对该建筑进行了测绘、拍照等资料收集工作,并以松文物(93)5号文件报告省文物局要求批准异地迁移。浙江省文物局(93)102号文件批准天师殿搬迁保护,要求拆迁前要做好编号、记录等工作,拆下的构件要切实妥善保存,防止散失和受损,争取尽早复建。

  同年8月中旬,在县文物部门的监督下,天师殿整体搬迁工作开始,木工在构件拆卸过程中将所有构件进行编号登记,为今后复建提供依据,拆下的木构件、瓦片、石料都整齐的堆放在古市镇政府围墙内临时搭建的仓库里。其实,这临时仓库通风条件很差,对古建筑木构材料保护很不利。在拆后的三年中,由于缺乏文物保护经费及多方面原因,落实复建天师殿的选址和建设工作一直未能实现。在后来的十多年中,县文物部门经常前往检查,并向古市镇提出需经常进行翻堆补救措施。但是,还是有不少精美的木雕刻构件受潮霉烂,瓦片全部损毁,真是让人心痛!

  那段时间,县政协和社会各界人士都非常关注天师殿的复建工作,委员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提出建言献策。1999年至2005年的六年中,我多次在县政协大会上发言或是以提案的方式建议,要求尽快复建天师殿,呼吁政府要抓紧实施天师殿的选址和复建工作。2006年初,我撰写了《建议尽快复建永宁观天师殿,促进道教文化旅游》的社情民意信息,得到时任县委书记林健东的批示:“……此事拖得时间太长了,能否研究一下用市场办法,还是政府的办法,重建天师殿呢?不管如何这个工程是合乎民意的。”林健东书记并请县政协向社会各界征集选址方案。

  之后,县政协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对天师殿选址的意见。起先,有人提出选址在古市镇政府的上首200米处松阴溪边的空地上,理由是节省迁建的搬运费,可节约资金,复建后的天师殿用作古市镇的文化活动中心。讨论时大家觉得这个方案不妥,认为该地块空间太小,文化氛围差,被否决了。后来有人提出应该迁建到卯山,因为卯山是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山,是唐代著名宗师叶法善修炼之所,也是江南道教文化圣地;卯山是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卯山上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会给现代人以无限怀想空间。再说,卯山又是江南叶姓发祥地,半山腰有为纪念叶姓先祖的俭公祠、东汉至晋代叶姓古墓葬群,所以说,迁建到卯山最为理想。

  县政协听取多方意见,形成共识:建议将天师殿迁建在卯山半山腰,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俭公祠并立于卯山南麓,形成道教文化建筑群。此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2006年6月29日,时任松阳县委书记林健东亲自到卯山为天师殿选址,并要求古市镇政府、湖溪林场和县博物馆携手做好迁建工作,具体迁建工作由湖溪林场负责。

  8月5日,天师殿迁建工程正式启动。县政府拨出5万元迁建经费,古市镇政府解决材料的运费,但是,资金的缺口仍旧很大。为完成政府与民间共同参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使命,激发松阳人民热爱家乡、尊崇祖先和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以确保迁建工程顺利进行,湖溪林场向民间发起了募集重修天师殿善款的公益活动,集纳各方资源筹集维修资金10多万元。复建过程中,县博物馆提供图纸、照片等技术资料,还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8月27日上午8时整,天师殿迁建上梁仪式隆重举行。在阵阵礼炮声中,看着粗壮的大梁缓缓吊上去时,我的心情格外激动,天师殿异地保护终于成功了。整个迁建工程严格遵循文物修缮原则,依照建筑原貌的图纸和照片施工,做到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建筑拆下的木雕门窗和部分牛腿、雀替等不少木构件有的受损严重,有的已荡然无存,负责施工的原县政协委员、湖溪林场场长陈全潘和木工师傅想方设法从民间寻找购买与天师殿建筑特色类同的构件补上,复建后的天师殿油漆、绘画、塑像等能尽最大限度保持文物的历史信息。我们在复建天师殿的同时,还将左侧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俭公祠也一同进行了修缮。

  天师殿穿越漫漫时空,终于找到了历史归宿。永宁观天师殿自1993年8月拆迁至2007年底迁建竣工,历时整整14年风风雨雨,这是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结果,是政府与民间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有力举措。

  (叶坚红 松阳县博物馆退休干部)

  ——本文为浙江松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古市记忆》征集稿

作者:叶坚红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肖土根 孙志华 吴胜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