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
![]() |
|
一枚银元的故事 这是一枚珍藏在县档案馆的银元。它是一枚普通的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圆银币,却见证了八十多年前隐藏在密林深处一座鲜为人知的简陋兵工厂保障革命活动的故事。 1930年前后,我县进步人士卢子敬、陈凤生、陈丹山等以青帮的名义,建立农军。为保障农军的革命活动,由卢子敬牵头,在自己熟悉的丁坑村关山源建立硝磺厂,炼制土火药,制造土枪、土炮、梭镖、大刀等简单的武器。 1935年5月10日,红军挺进师在粟裕、刘英率领下进入松阳,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随着红军革命斗争的兴盛,红军挺进师于1935年6月在小吉村召开师政委会会议,会后师首长决定以农军硝磺厂为基础,招募技术工人,恢复军工生产,保障浙西南根据地和红军挺进师对敌斗争武器装备,对外仍称硝磺厂,并任命卢子敬为厂长。 从6月关山源硝磺厂恢复生产到9月国民党第十八军“清剿”根据地被迫停止,这座藏在大山里的兵工厂一直持续生产了三四个月之久。虽然它生产的武器只是大刀、梭镖等冷兵器,以及简陋的土火药,但是它确实为当时挺进师和游击队在浙西南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军备保障,也为丁坑村留下了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作为兵工厂厂长的卢子敬也保管着军工生产所需经费,国民党军血洗浙西南根据地时,卢子敬带着100多枚银元隐蔽在关山源尖枫漈,被捕前把这些银元用棕片包好埋入大树根下,终未被国民党军搜缴。1979年,枫坪乡山赤坑村民在关山源岙尼漈背斫香菇柴、砍花时,发现了这些银元。如今,其中一枚被珍藏。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