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
|
“垃圾革命”建设美丽家园 松阳新闻网讯 从县城驱车前往斋坛乡斋坛村,沿途只见溪水清澈、青山座座、道路干净、楼房整齐,不仅满眼生意盎然,连呼吸到的空气都含着阵阵清香。 “你们可真不知道斋坛这几年的变化有多大哩!”每当有来到此地的客人赞叹如此宜居的自然环境,村民们无不感叹,全靠“垃圾革命”,昔日遍布垃圾杂物的乡村,才摇身一变成了美丽家园。 从一村,观全域。20年来,以“千万工程”为总牵引,我县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先手棋,通过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动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处理利用。20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进,如今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创建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村13个,垃圾治理扭转了农村存在的脏乱差局面,同时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推进,每天早晨,斋坛村清扫员都会熟练地将村内垃圾投放点的分类垃圾桶利用传送装置传送至清扫车内,再将清运的垃圾按照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转运至该乡垃圾中转站,再运至城乡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中心。据清扫员介绍,这样的垃圾中转清运从每天早上6时就开始了,通常每天都要清运三到四趟。垃圾清扫到位了,没有恶臭了,环境也整洁了,这都让村民们赞不绝口。 现如今像斋坛村这样的户分类、村收集、就近资源化分类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已经在我县全面铺开。垃圾处理收运问题解决了,而村民源头分类也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重要的一环,结合当地农村生活垃圾实际,这时操作简单、方便易学、管控有效的农户分类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意愿,四都乡西坑村作为我县首批探索垃圾分类的试点村,率先推出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机制,村里将村民们日常分类的生活垃圾进行回收打分,获得的积分可以兑换超市里的日常商品,不同的生活用品对应了不同的积分数,获得的积分越多可以兑换的商品就越多。就在记者在该村的间隙,村民叶长寿正拿着积分卡和村干部兑换牙膏、纸巾等商品。 走在西坑村内,家家户户门口可见垃圾分类桶,村庄人居环境日渐提升,该村还整合传统古村落资源,引进植入民宿等新兴业态,前来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小山村有了新的发展。西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丁菊红说,通过垃圾分类实现了资源回收,减少了土地占用,而积分兑换模式让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家里干净了,村庄也干净了,我们生活得舒心,来游玩的旅客也开心。 与此同时,我县正在逐步摸索垃圾分类智能化建设。在大东坝镇黄南村,一辆外形“呆萌”的无人驾驶清扫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管理员使用app操作后,它便自动启动沿着步行道缓缓前行,利用车辆前端和底部的旋转扫帚将落叶和垃圾清扫进机身内部的垃圾箱。其所经之处,路面干净整洁,遇上村民或障碍物,它还会自动避让或绕行。因其独特的外形和新奇的功能,被村民们亲切地称呼为“小白”。 管理员叶伟荣介绍,作为无人驾驶清扫车,“智能化”助力垃圾分类工作的试点村,“小白”从2022年开始在黄南村投入使用,不仅效率高,还打扫得很干净,节约了人工成本。 据了解,目前我县每年在农村人居环境保洁经费方面共投入1500万元,其中垃圾分类投入450万元,累计落实户用垃圾桶15万余个,共印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资料等10万余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看似是单项工作,但涉及面广,需要政策配套、机制创新,也需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化的探索仍需细化、仍在继续。 下步,我县还将计划开展垃圾分类数字化试点工作,并应用垃圾分类智能收集系统,采用上门收集+智能化监管模式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高效开展。 作者:阙于越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肖土根 孙志华 吴胜 时间:2023年8月8日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