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文•视觉 > 唐宋时期松阴溪古市段水情河道变迁探研

唐宋时期松阴溪古市段水情河道变迁探研

  我从事水利工作多年,一直对松阴溪上游水情河道变迁及防洪治理怀有探究的兴趣。民国时期叶葆彝所撰《古市志略》载:“故老相传此溪曾由上方经古市之背出五木象鼻嘴而去。此等变迁唐欤、宋欤、元明欤?记载无徵。但今古市后田畈,有上后塘、下后塘、下溪垅等土名,顾名思义殊可徵信也。松阳土音,后与河同,后塘即河荡之转,想见积水成荡,积砂成田之变迁。”这给我探究松阴溪古市段水情河道变迁提供了很好的线索。

  民国15年(1926)版《松阳县志》卷十二艺文《旧市城隍庙记》载:“查昔为州县时,市后旷野名后姜园,市杪空墟为金弄街,迄今废止罫分,其古城隍庙在金弄街。今有田三亩,土名城隍庙殿基者其证也。此城隍庙之始基也。自城复于隍,厥庙移附城门口,此城隍庙之一迁也。今又多历年所,庙前溪水冲啮,假使闳阆坠波,浩劫浴浪,神或恫而人心奚安?”文云:古市城隍庙最先建在市后(西北首)旷野后姜园之金弄街,有庙基田三亩为证。曾经繁华一时的金弄街之所以会“废止罫分”,是因古市之背的后姜园,直接受到了松阴溪洪水的威胁,身处其中的古城隍庙自然也难逃消失的命运。之后,该庙移至位于城头街城门口之北首近百米处,庙前仍受溪水冲击,其庙基现为古市粮管所,显然其位置乃处古市之北首。

  民国版《松阳县志·舆地山川》高自卑《附说松阳溪流之变迁》载:“松阳水利,惟大溪方面为最长.....古市以下,昔向北经五木、岗下、上河、十五里折南,由浮桥头而出黄公渡;今则向南经力溪折北,由石门而至黄公渡。”说明古市以下松阴溪古河道曾经历两次变迁,“昔向北”之说与“此溪曾由上方经古市之背”说法相吻合。

  毛培林先生在《话说田园松阳古今事》一文中,对松阴溪水患也有描述。他说,唐贞元间(785—805),时当政者鉴于屡遭水患,古市镇之西北边缘,因洪水侵蚀,河岸逐年坍塌,民宅随之塌成河滩。州郡刺史经请于朝,遂将县治迁至紫荆村。

  我曾多次深入乡村探访,许多八九十岁老人根据祖祖辈辈的口口相传:大溪确系从上方入、象鼻嘴出,而且上下后塘畈的地面挖下去都是砂石料。在走访的基础上,我又进行了反复的实地勘察,勾画出了古市段松阴溪古河道路线图。唐贞元之前的古河道似应是:遂昌→界首村南→大石村北→狮子口村南→赤岸村南(折北)→经上方村头(梧桐源出水口)上约30余米处入口→黄枝连村南→古市北面(上河塘→拳头山村→下河塘)→下连畈村→下五木村→岗下村南(象鼻嘴)→上河村东南首(航埠头,当时仅是上河村的一个码头)→十五里村上首(折南)→浮桥头(金梁村)。

  唐贞元前古市为什么会“屡遭水患”呢?首先,从古市的地理环境分析,这一带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溪流处于古市之背,水往低处流,城区自然处于洪峰所向。其次,从古市周边的水系看,西北有松阴溪、梧桐源、黄坑口溪坑;东北有庄门源,南面有十三都源经筏铺、古市直达力溪的溪坑。从流量上看,西北面的松阴溪干流,不仅有遂昌方向的巨大流量,进入松阳境内,古市上游又吸纳了内里源、赤溪源、匣坑源、十二都源等溪流的水量,再到古市北面又有梧桐源、黄坑口溪坑,下首还有庄门源之水量注入,每遇汛情,河水汹涌澎湃,横冲直撞。诚如《旧市城隍庙记》所述:“庙前溪水冲啮,假使闳阆坠波,浩劫浴浪。”而古市南面仅有十三都源一条窄小的溪流经筏铺、观口埠。此等水情河道状况,那时的古市能不“屡遭水患”吗?

  县治从古市搬迁后,官府必定要对古市实施一系列的防汛抗洪治理。那时的社会生产力虽然低下,但先民们的智慧不可低估。根据古市的地理环境和周边水系,结合古市的防汛抗洪实践,我们的老祖宗终于悟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分流方法。就是在上方村松阴溪古河道入口处上首,开挖一条连接古市南面十三都源溪的分流渠道,以减少古市北面这段松阴溪的流量;同时在象鼻嘴出口处折南开挖一段渠道直达力溪,注入十三都源溪道,以加大水流落差,增大水流速度。新开挖的这些渠道,当初相对狭窄,类似于溪道,但开挖引流后,屡经洪水冲击,渠道势必逐趋开阔,逐渐成为松阴溪主干河道。松阴溪的改道过程也印证了其从上方进、象鼻嘴出的说法。

  古市城北的洪水压力是减轻了,但古市城南的洪水威胁却陡增了,后来又逐步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继续开挖加宽疏浚古市南首的溪道;二是加固城区南首的松阴溪堤防;三是结合灌溉的需要,在下源口建芳溪一堰和二堰,分流十三都源注入筏铺的流量。同时还在古市上游赤岸村下二里许的松阴溪拦水筑坝,建通泽堰(旧名州陈堰)。通过大墩下入水,横过樟溪、梧桐溪,经正念寺后而入上、下后塘畈,以解城区北面因松阴溪改道而产生的农田灌溉之需。

  上述防汛抗洪的各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时间概无史料可稽,只能从事理过程、逻辑推理进行分析判断。改道工程从唐贞元间县治搬迁后开始到五代时期,断断续续大约经历了一百余年。古市段的松阴溪河道完成了分流改道后,其河道路线图似应表述为:赤岸→古市→力溪(折北)→石门。至此古市城区的水患才得以基本解决。这一段历史,可谓是人力和自然长期的交互作用,造就了“天随人愿”河道变迁的奇迹,我们再一次为古代先民的才智和伟业惊叹!

作者:叶世钧 1946年生,曾任松阳县水利局党委书记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肖土根 孙志华 吴胜 时间:2024年3月29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