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文•视觉 > 寄情山水的元代松阳诗人周权和他的《此山集》(上)

寄情山水的元代松阳诗人周权和他的《此山集》(上)

  经多年搜集资料,时值癸卯冬至成一稿,题名《也谈宋代松阳潘好古和他的朋友圈》。过目后,叶君道:“何不写一写邑人周此山?”“元代诗人周权么?他倒是用心研读过潘好古的诗集,有诗《题潘好古诗卷》。”我随即摇头道:“不好弄!我少激情,不浪漫,又缺鉴赏力,恐负了他的《此山集》。”“还怕为难不成?其实也不必苛求,只要有可读性,大凡寻些他的有趣有意义事说一说,便足矣!”叶君激将过来,我顺水道:“嗯呐!难,真难!毕竟后人谈论他的甚少。”

  一

  诗曰:

  寒翠霏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也就是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元军逼近宋都临安,赵宋王朝风雨飘摇。这年的一天,平常宁静的松阳惠洽乡乐安里,被婴儿的一声啼哭打破,当地望族周氏一户富庶人家迎来了新生命,作为长子长孙,排行俊一,取名士权。次年,临安已易名杭州,这里依旧清静隔山川。

  惠洽乡,位于松阳县东南之边,东邻南连丽水(今属丽水莲都、云和),西南接龙泉,多山少地,辖境相当于今日松阳象溪、裕溪、板桥、安民大部、大东坝一部分,以及丽水莲都区境的一小部分。山峦簇拥的乐安里,处于惠洽乡东北面,桐川之水横穿而过,山水入画。因周姓人建村,故而又名周川。随着村庄不断扩张,桐川之上添了多座木板桥,便有了今名板桥。

  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春去冬来不紧不慢,衣食无忧的士权,长大后单名权,字衡之,号此山。当初降生的啼哭声不见得与众不同,后来的他却以他的笔墨持续不断地吟唱生他养他的这片山水。这首颇受后人称道的《溪村即事》,即出自其手。人们之所以纷纷点赞,恐怕不囿于让人体味这世外桃源所独有的那份清雅幽深。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周权的曾祖父名汝楫,为乐安里周氏三世祖,屡聘不仕,高风可挹。祖父名道宣,宋时太学生,也未曾出山做官。父亲名应祥,字景瑞,自号栖碧野人,天性孝友,朴实率直,温恭有礼。尽管也是士而不仕,却能“慎择师教子,俾克有成,而善之所及,则亦不止于其子矣(陈旅《周景瑞墓碣铭》)”。尽管家庭富裕,却从不奢侈浪费。母亲陈氏,生下他之后,又给他添了个弟弟士梓和一个妹妹。可惜母亲不幸因病早逝,父亲续娶了潘氏,继母没有生育子女。

  周权祖上三代,虽然不像潘好古家族那般大贵大富,也未曾出现闻名遐迩的学者,可多少也算是诗书礼仪传承之家,并且他家还有隐居的传统,这与当时特定时代背景分不开。受此家风影响,周权少从家学,博览群书,稍长即能文章,尤其擅长于诗词。至于他后来旅京时,有“何如归去苍山下,闲听松风煮月团(《有怀》)”的念头,自然也不必过于惊诧了。

  成年后的周权,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娶妻王氏。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七月,初为人父,妻子生下长子,名(文)珂,字仲瑜。后来又有了次子名(文)琦、幼子名(文)琛以及一个女儿。弟弟士梓也娶妻生子,巧的是也育有三男一女。向来勤俭持家的父亲,待到晚年子孙满堂,老厝显得天阔地窄,才新建了一幢较为宽阔的房屋,位于老厝东首四五里处,两处往来也算方便。

  这时节,不苟言笑的周权,诗名早已在外。熟知的人都期望才貌双全的他能求取功名,志向远大的他又何尝不想呢?在《呈赵子昂学士》诗中便直言:“我家浙水苍山东,闭门偃卧甘诗穷。瓣香未展师道敬,携琴暂出杉萝中。问公何日作霖雨,只把文章事明主。愿恢斯道泽斯民,奕奕光华照千古。”可当时朝廷中断了科举,南士何来出仕之门?

  二

  词曰:

  阆风老仙,颉佩飞霞,翳凤骑麟。

  况眼窄乾坤,气凌河渭,胸吞渠禄,笔洒烟云。

  某水某丘,我觞我咏,物外何曾著一尘。

  萧闲处,狎沙鸥半席,更许谁分。

  图开家庆团栾。要说甚、垂弧岳降神。

  看延桂庭前,斑衣采采,茁兰阶下,玉树森森。

  绀发长新,丹芝未老,笑傲壶天不尽春。

  东山好,恐未容高卧,又起经纶。

  周权何以诗名远扬?“偃卧苍山中”肯定不行,倘若不能拔萃于苍山亦属空谈。苍山,诗赋屡次出现,常用以指代家乡松阳。他的《览胜赋并序》起句即“世有濩落之士,厌处苍山之隅。”这座山,自以为就是括(栝)苍山,因其又名苍山。亦有人认为,此苍山非彼苍山,乃是周权老家村后山,位于今板桥村下仓自然村(汤光新编校《此山集全编》)。

  西山,位于今象溪靖居口村前。周权也常提及,有诗云:“西山一何佳,税驾谢嚣尘。独往殊有趣,野鹿如亲人。泠泠涧下水,练练山际云。幽憩任疏散,岸帻青枫林。”只因这里建有西山书馆,有位长年在此执教的邑人王文焕,颇负盛名。清光绪《处州府志·卷十九理学》记载:“王文焕,一名子敬,字叔恭,松阳人。少负雅操,夙承家学。以元季之乱不屑仕进,遂取孔、孟诸儒绪言,研极精微,著《道学发明》《大学发明》《中庸孟子解》及《心镜图治心铭》诸作。叔恭以心为明镜,毋自欺;为药物,畏敬恐惧,克复省察;为工夫,巍然负泰山、北斗之望。学者宗之,称为西山先生。”周权与西山先生虽无师生名分,却有浓浓的师友情,有酬和诗《西山王君教授吾里,寓馆湫陋,形于咏歌,次韵勉之》《西山书馆植菊为邻豕所践,感而有赋,因再次韵》,有云:“闲携手中书,往访西家邻。雨露分寸苗,书暇策我勤。”

  那么周权又何以结识赵子昂?走出苍山,无疑是第一步。拥有“浩然湖海之气”的他,少年时期即纵游山川湖海,四处求学访问,广交天下朋友,自然也为谋一官半职寻出彩。功夫不负有心人,期间果然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南宋遗老阆风先生。

  舒岳祥(1219~1298),字景薛,又字舜侯,台州宁海(今属宁波市辖)人。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进士。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入扬州,为淮东总领陈蒙的幕僚。后被荐以户部酒务,因秉性刚直,不为权贵所用。官至承直郎辞归乡里,覃思著述,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隐匿乡里执教。至元二十九年(1292)正月为宁海雁苍山赤城书堂长。曾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

  初访阆风先生,周权年方十八,小帅哥一枚,先生却早已年逾古稀。此时朝廷治国方略亦有所改变,开始逐步尊儒。老先生十分器重这位小后生,寄予厚望,有《赠周此山》云:“梅花台越路,来往此番新。风月三间屋,乾坤六尺身。枕中铅汞术,笔下蕙兰春。听说西江事,庐山面目真。”周权敬重老先生,尊为“老仙”,曾为老先生祝寿填了开头这阙《沁园春·庆寿》。老先生也确实“未容高卧”,笔耕不辍,著有《阆风集》;为浙东文学师表,桃李天下。“江南夫子”庆元奉化(今属宁波市辖区)戴表元就曾拜在他的门下,而戴表元最知名的门人袁桷与他交往也甚密。

  袁桷,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庆元鄞县(今属宁波鄞州)人,以能文名。周权与他的相识,便有了后来与赵子昂的相见,人生轨迹随之也有了改变。

  三

  诗曰:

  玉堂中有真仙人,锦衣剪制五彩云。

  瀛州高处睨八极,奎躔光气胸中文。

  挥毫对客惊风雨,词翰风流迈前古。

  榻前草制回天颜,夜归常照金莲炬。

  龙门宾客何缤纷,一经品藻生阳春。

  斯文之寄盖有在,孰不奋励徼陶钧。

  蹇余鄙陋真无似,家在江南万山底。

  石盘钻木不能穿,半世吟哦事芝髓。

  可怜岁月空骎骎,高山流水无知音。

  黄河泰华何高深,见公不负平生心。

  宋亡入元后,科举中断数十年。“贡举法废,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作技巧贩鬻以为工匠商贾。”《元史·卷八十一》又载:“举遗逸以求隐迹之士,擢茂异以待非常之人。”元成宗大德初年(1297),袁桷被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临川崇仁(今属江西抚州市辖)人,祖籍成都仁寿(今属四川眉山市辖),这年被举荐为大都路(今属北京)儒学教授。陈旅(1288~1343),字众仲,兴化莆田(今属福建莆田秀屿)人,也由举荐成为闽海儒学官。周权也“尝受檄提举分教衢之开化,不果赴任(林彬祖《元故此山周先生行述》)”,也就是说,他也曾被举荐为衢州路开化县儒学教谕,最终不明所以没有去成。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十一月,时年39岁的周权总算盼到了朝廷下诏恢复科举。诏令科举规则也颇具时代特色,强调“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蒙古、色目和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开科取士,史称延祐复科。此番复科要求对周权个人而言不太有利,不知他有无报考,反正榜上无名。寓居光州(今属河南潢川)色目人马祖常(1279~1338),字伯庸,荣登右榜(蒙古、色目)榜眼,初授应奉翰林文字。曾随虞集父亲虞汲游学的欧阳玄,字原功,号圭斋,潭州浏阳(今属湖南)人。高中左榜(汉人、南人)探花,授岳州路平江州(今属湖南平江)同知。婺州义乌黄溍(1277~1357),字文晋,又字晋卿,赐同进士出身,初授台州宁海县丞。

  这次复科实际取士聊胜于无。明·叶子奇《草木子》即言“仕途自木华黎王等四怯薛(宿卫)大根脚出身分任省台外,其余多是吏员。至于科目取士止是万分之一耳,殆不过粉藻太平之具,世犹曰‘无益,直可废也’”。

  延祐五年(1318),入仕之梦未灭的周权,带上自己的诗集北上大都,欲走诠选之路。“时方求言便宜事,君(周权)大喜,牍若干条投中书(张翥《此山先生周君墓铭并序》)”,所谓“便宜事”,是指“诗赋可采”。这首七言古诗《呈伯长袁学士》,就是呈送时任翰林侍制、集贤直学士袁桷的行卷(自荐书)。当时,中书省拟任他为府州教授,可是僧多粥少,无缺可补。一拖就是几年,转而又拟降级借授福建某地巡检。

  以学官借授巡检,始于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十一月,次年就有众多学官出任巡检。常州宜兴(今属江苏)岳自修,就是这年以教官借授出任松阳县惠洽巡检司巡检。因“巡检所治,率在乎荒郊、林莽、山区、海聚、幽昧旷绝之境(黄溍《松阳县惠洽巡检司记》)”,故而有人说:“凡州判官、县尉、巡检之设,职捕盗也。官甚卑,职为甚要,巡检尤卑。盗之始获,多自巡检司始。其职所当荒山绝海,去大府必远,其官无佐贰(危素《邬子柴巡检方君去思碑》)。”

  好不容易给个官位,不愿弃文就武的周权,却无意接受,又能何去何从?

  四

  诗曰:

  一丘合老渔樵席,诗声误落燕台侧。

  夤缘得见玉堂人,面带九霄风露色。

  夜光烂烂明月章,惠然堕我山云旁。

  临风讽咏松色句,草木往往回春光。

  松根老屋此山字,娟娟宝墨浮寒翠。

  行人屋外屡徘徊,日落山空有虹气。

  晨窗梦觉秋意清,三盥菊露呼陶泓。

  一襟感激浩难写,万古不尽山青青。

  进京后,周权不止拜访了江浙同乡袁桷、赵孟頫,也拜见了时任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的虞集,有诗作《呈虞伯生修撰》,题注“自号青城山樵,盖蜀人也”,有云:“蹇余濩落山泽月翟,抱瓮汲涧浇畦蔬。远游非涉声利途,愿谒国士开榛芜。顾公磊落世所无,文章价重真璠玙。木天咫尺何时居,家声自是行秘书。”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归安(今属湖州吴兴)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宋亡后蛰居在家。至元二十三年(1286),经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赴京觐见元世祖,元世祖盛赞其才貌。次年,被授为兵部郎中。后历任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延祐三年(1316),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周权《呈赵子昂学士》赞道:“近闻承诏白玉堂,词头夜夜风雨忙。一挥九制夜未艾,金莲分赐宫壶香。淋漓妙墨蛟螭走,世有钟王皆敛手。偶然醉帖落人间,只字珍藏抵琼玖。”

  袁、赵二人早年相识于杭州,吟诗作画甚为投契,如今共处翰林院为官,关系更是非比寻常。二人都极为看好周权才华,“俱以为意度简远,议论宏深”,共同力荐他出任馆职(指在翰林国史院、集贤院、秘书监、国子监以及奎章阁等处从事修撰、编校等之职),然而终未成。究其原因,说法不一。陈旅讲得很诙谐,说“吾恐此山不能遂肥遁之乐也”;欧阳玄含蓄道“垂成而归”;张翥《此山先生周君墓铭并序》说他“以母老归”;林彬祖《元故此山周先生行述》则说“以亲老归里”。如此说来,他在京两年所作的这首七律《怀归》,又作何解?诗云:“携琴两载泊京华,馈鲤无人雁不过。客路重阳归未得,吾庐三径近如何。白云日望关心久,明月天涯归梦多。寄语此山堂下鹤,一竿分合老渔蓑。”

  举荐不成情意在,博学多才、工诗善文通音律,尤以书画著称的赵孟頫,特意为周权书房额匾题写“此山”二字,并赠诗二首,《题周秀才此山堂》云:“青青云外山,炯炯松下石。顾此山中人,风神照松色。”又云:“爽气在襟袖,清风拂丝桐。悠悠适天趣,宴坐心融融(赵孟頫《松雪斋文集》)。”奖掖后学溢于言表。周权感激不已,情不自禁写下开头的这首七言古诗,以表谢意。

  延祐六年(1319)正月初七,人日节(人胜节)巧逢立春。节日氛围下,备受宠渥的赵孟頫头戴彩胜,思乡之情抑或故国情思却油然而生,吟一首《人日立春》,诗曰:“今年人日与春并,人得春来喜气迎。宫柳风微金缕重,御沟冰泮玉鳞生。阴消已觉余寒散,阳长争看晓日明。霜鬓彩幡浑不称,强裁新句慰羁情。”周权随之次韵一首,云:“人日今年乐事并,新春只遣鬓幡迎。一元坱圠新调燮,万物洪纤总发生。早有东风消腊冻,渐舒昕日作晴明。玉堂人醉梅花底,门帖新题寄宦情。”是年四月,因夫人管道昇病发,赵孟頫得旨还家。

  这年闰八月,亦为师友的袁桷为《周此山先生诗集》(袁桷《清容居士集》题为《书栝苍周衡之诗编》)作序,赞誉周权为“磊落湖海之士”,言之殷殷为其指明诗学方向,云:“夫水宗于海,百折而卒至者,非一日之功也。故余力叙诗学之源委,俾反而求之。周君气盛年富,进进不懈,异日胥会,必当以余言为然也。”

  五

  诗曰:

  君才英妙如终童,豪气傲兀山之东。

  观光曾共游京国,重来风雨非旧宅。

  休言煮字不疗饥,煮愁那得愁熟时。

  王家纸尾一鹥五十万,卢君胸中撑肠五千卷。

  读书写字虽两途,时来喝采皆枭卢。

  丈夫穷达固难必,谁肯低头老蓬荜。

  不妨起舞夜闻鸡,赵尧何止居刀笔。

  这次北上,周权称之观光行。经徐州进入齐鲁大地,逗留较久,寻迹怀古,也关心民间疾苦。访相传楚汉相持之地鸡鸣台遗址,挽乌江之悲歌,有《鸡鸣台》诗曰:“空余故垒传遗迹,离合山河几勍敌。战尘吹尽水东流,落日沙场春草碧。”无奈滞留济州,叹岁月之蹉跎,有《鲁桥》诗曰:“我游天京偶经此,一见淳俗真尧封。扁舟胶涸守连日,欲去未去心忡忡。嗟予行役浪自苦,飒飒吟鬓将秋蓬。摩挲残碣讨遗迹,搔首蹢躅斜阳中。”登济州太白酒楼,仰李白之潇洒,吟一首《谪仙楼》:“酒酣挥洒翻河笔,险语能令神鬼泣。至今光焰照尘寰,一字堪偿双白璧。我来怀古空悽怆,风月千年尚无恙。何时相见昆仑丘,汗漫从游九天上。”穿济南原上,直面一片凄凉,有《原上》诗曰:“风卷长河雨声歇,掠面惊沙草如雪。乱山青尽天茫茫,万里孤云没飞鹘。啼乌城上行人稀,白杨萧萧冢累累。目断清明原上路,日暮纸钱撩乱飞。”欧阳玄评论道:“王建、张籍不过如此。”

  邂逅书生卢长卿,一见如故,登门座谈话人生。意气风发,相约拼车上京师。当然,拼的可不是小轿车,而是“联辔”也。兜兜转转,一晃六年过去,也就是泰定元年(1324),官至翰林侍讲学士的袁桷告老还乡。无功而返的周权途中又过山东,再访卢家临街大宅,门面已换,成了肉铺酒家,人面不知何处去?向隔壁邻居一打听,才知卢长卿早已穷困潦倒,变卖了这里房产,搬到别处去了。看来南士要北游求宦,没有一点家底,真的玩不起。费了一番周折,再见卢长卿,缱绻话旧不凄凉。分别时,周权相赠了这首古诗以兹勉励。陈旅说周权“诗简淡和平,无郁愤放傲之色,非有德者能如是乎?”看来不假。

  卢长卿后来有没有提振精神、闻鸡起舞,我们不清楚。周权这么劝人家,回乡的他也是这么做的。一方面改善条件,辟地新建游息场所。有亭曰“清远”。作《荷亭名清远,托意数语》,诗云:“养素任疏拙,卜亭类蜗盘。俯兹一酌池,湫隘良可叹。谁知方寸中,而有万顷宽。天光发虚白,心湛水不澜。彼美君子华,寓目道所存。风细晨气润,月澄夜香寒。吸香咽沆瀣,光霁融肺肝。兴寄言莫写,念适趣自闲。永怀爱莲翁,时复一凭栏。”欧阳玄评语:“却似老杜。”有堂名“此山”,额匾即为子昂学士所题。另一方面越发勤奋钻研,乐观向上,诗作被诸多秀才(生员)到处传诵,有道是“身虽晦而名甚彰矣”。

  泰定二年(1325)二月,父亲周应祥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三。时未入土安葬,据周权所说,乃是“世俗感葬师阴阳风水之说,拘而多畏,至有数世不克葬者”。

  泰定四年(1327)八月,袁桷在鄞县老家去世,终年六十二岁。封陈留郡公,谥文清。后人评价他“著作宏富,气象光昌,蔚为承平雅颂之声,文采风流,遂为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等先路之导。其承前启后,称一代文章之钜公,良无愧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六十七》)”。惊闻噩耗,沉痛之余周权连作《挽袁伯长学士》二首,副题“诗稿曾蒙题跋”,缅怀导师知遇之恩,以寄断肠哀思。

  作者:毛先法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肖土根 孙志华 吴胜 时间:2024年8月29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