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文•视觉 > 寄情山水的元代松阳诗人周权和他的《此山集》(中)

寄情山水的元代松阳诗人周权和他的《此山集》(中)

  六

  诗曰:

  旧交落落十八九,万事从渠屈伸肘。

  东华尘土少年梦,岁月无情一回首。

  岳君气爽太华秋,不随王粲悲登楼。

  六瑚已具清庙器,吾道岂复归山丘。

  文章谁道同刍狗,还有问奇人载酒。

  清谈洒洒秋茎露,饱食官羊宁有数。

  旧家桃李春温温,流芳枝叶才堪看。

  江梅自分托岁寒,一枝远寄怀清欢。

  易水河畔燕下都,观瞻招贤台遗址,感悟“传云燕昭王,招贤有遗迹。黄金不足贵,所贵在立国(《金台》)”;北进大漠,望秦长城,感受“长城峨峨起洮水,盘踞蜿蜒九千里”,体会“征人白骨掩寒沙,化作年年春草碧(《长城》)”。至治二年(1322)盛夏,逛了一圈燕蓟之地,周权重返京师。因酷暑难耐,一日,故人相邀游玉泉(玉泉山)、西湖(今昆明湖),八人同行,买舟载酒而往,“共饮荷香湖绿间,酒尽步月而归”。兴奋之余,连夜作《览胜赋并序》。

  是年十月,岳自修,字德敏,岳飞五世孙,只身来到松阳,出任惠洽巡检。面对“寓舍以为治所,卒伍散处墟落间”,自掏腰包建公署兵舍,不足再去化缘;同时整饬风纪,提升捕盗能力。为保一方平安尽心尽责,到了第三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按职甫及期,枹鼓不惊,而田里之人甘食以安寝(黄溍《松阳县惠洽巡检司记》)”。

  泰定元年(1324)十二月,时任绍兴路诸暨州(今属浙江诸暨)判官的黄溍应约作《松阳县惠洽巡检司记》,只说岳自修巡检任期将满,未言将何去何从。也是这年,南归的周权作《题程渠南诗卷》,云:“前年挟策登燕台,豹关天北高崔嵬。九衢冠剑拥红雾,四时鼓吹酣晴雷。今年归蹋苍山雪,白云与我情相悦。穷檐扫轨澹无营,饭牛依旧柴门月。”周权与程渠南往来密切,作有《次韵程渠南春日》《次韵程渠南》等唱和诗,可惜程渠南诗集未传于世。明·叶子奇《草木子》有载:“松阳县诗人程渠南,滑稽之士也。与僧信道元(褚人获《坚瓠集》作‘觉隐’)同斋食蕈,道元请渠南赋蕈诗,应声作四句云:‘头子光光脚似丁,只宜豆腐与波稜。释迦见了呵呵笑,煮杀许多行脚僧。’闻者绝倒。”巧的是周权也作有《蕈》诗一首,有序言:“枯茅稚松间,得蕈极甘,俗呼为‘茅蕈’,或制为羹,或煮以酒,风味皆佳。”

  周权差点就像岳自修一样踏入仕途,而岳自修差不多就在周权家门口当差。他俩秉性相投,交情不浅,常有诗词酬和。周权有诗《偕岳宰晚步,且言代者将至,即欲解归,因夜饮写怀》云“君来苍山中,六载寄游宦。忽言膏回车,清途振新贯”,表明岳自修在松阳足足干了6年才得以调任,周权希望他“别后宜有书,为寄南飞雁”。开头这首《次韵岳宰》,当是岳自修升迁建昌州(建昌县升置,州治今江西永修)判官之后,往来“飞雁”之一。

  岳自修藏书颇丰,有《岳德敏书目》。他将亲自汇编的《徵远录》赠送给周权,周权有诗答谢,《谢岳栖碧惠徵远录》云:“紫髯矫矫金台彦,司警弓刀气雄健。长松郭外黄花间,惠然示我徵远编。为言乃翁昔仙去,泣血汇编亲手序。名贤志碣并典章,发挥隐德舒遐光。旷怀雅德谁与比,自非此父无此子。趋庭教戒有义方,云霄步武今难量。武穆家声在人耳,流芳不尽荆溪水。”

  岳自修英年早逝于判官任上。元·黄玠《故建昌州判岳德敏哀辞》有云:“眷碧山之幽栖兮,驾吾舟以遄迈。升其堂不见其人兮,抚遗孤以增慨。览芳岁其犹未艾兮,何佳木之先瘁。嗟浮生之翕忽兮,若奔马之历块。”

  七

  诗曰:

  谈笑青云激壮怀,决科射策尚徘徊。

  超超麾电鞭霆手,落落昂霄耸壑材。

  檐雨青灯官舍酒,乡心明月故园梅。

  快哉此去魁多士,万里骅骝道路开。

  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过花甲的周权,又带上自己的诗集,不畏艰辛再度北上。相比此前,这部诗集增补了不少诗稿。

  这首七律《叶敬常贤良》,周权进京之前赠给挚友国子生叶恒,预祝他科举旗开得胜。叶恒,字敬常,庆元鄞县人。是年,不负厚望的他致信周权说:“去冬,试礼部(会试)侥幸与选,叨居第二,莫非远庇所及也。”说起相互间情义,更是真情流露,惺惺相惜,不愧忘年之交,道:“栝山苍苍岿然浙河之滨,先生隐居修业闻望久著,诚东南之老成也。恒以晚生弗获亲炙,讵谓京师邂逅之间,顷盖如平生欢,谊好之笃、奖与之勤,真意备见,恒顾何人而乃得此左右哉?”

  京师文章宿老当中,继赵孟頫、袁桷之后,周权人生中“与接最厚”者,就是年小自己八岁的欧阳玄。欧阳玄历国子博士、礼部贡举官以及国子监丞,叶恒可谓他最器重的门生。去年十二月,提任太常礼仪院事。周权有诗《呈欧阳原功太常》,云:“峄阳有孤桐,剥蚀冰雪深。凤鸾不肯栖,荆棘同萧森。樵斤日摧伐,入爨谁复寻。忽焉遇赏识,制作绿绮琴。初奏流水操,再写别鹤吟。坐令焦尾材,价重千黄金。世途衃里耳,古雅纷哇淫。所以秉朴者,眷眷怀知音。”进京后,得知他又荣升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忙于编修四朝(泰定帝、明宗、文宗、宁宗)实录。周权又作《贺欧阳公除翰林学士》诗一首,并未直接登门拜访,而是事先联系叶恒沟通。欧阳玄事后有过回忆,云:“国子生叶敬常携其编诣予评之,予爱其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无轻靡之习,而有舂容之风。因谓敬常曰:‘周君其温然有德之士乎?’他日,君乘小车来过予,体充而气庞,神腴而言扬。此其蓄于内者厚,发于外者闳,若符契也。”

  陈旅,周权人生中遇见的又一贵人。早年间,他在泉州初见马祖常,即被以“馆阁器”相期许。入京后又为虞集所知,延至馆中,朝夕相讲习。经马、虞等人宣扬,中书平章政事赵世延荐举为国子助教。他是通过欧阳玄相识周权,终成莫逆之交。周权上他的灵椿寓舍造访,一聊就是一整天。知周权擅长作诗,便要了诗稿一看,赞叹“何其言之蔼如也”。周权听说他即将出任江浙儒学副提举,作《呈陈众仲助教》以表祝贺,诗曰:“圜桥词翰妙无双,快写平生磊隗胸。下榻清风延孺子,高楼豪气卧元龙。关山梦隔云千里,雨露恩流天九重。又佩江南文印去,秋红一路正芙蓉。”

  叶恒来信带来满满的好消息,欧阳玄不仅对他的诗词称善不已,还将举荐他为馆职,并且近日会约上陈旅同访他在京的行馆(临时居所)。不久,二人如约而至,带来各自所作的序,周权感激涕零,又是作诗《欧阳学士过访》,又是填词《洞仙歌·谢欧阳学士偕陈众仲助教过访》,高歌“笑归去,蓬莱跨清风,任香彻胸中,五千书卷”。

  不过,周权此次京师之行,目的似乎有所改变,更多忙于宣传他的诗集。因为当欧阳玄有能力荐举他时,却以年老体弱为由而婉拒,有《欧阳公荐余馆职,余以疾怀归,赋此以谢》诗,云:“狂游汗漫红尘客,误入瀛洲赏秋色。银花高榜焕星虹,清漏紫薇闲夜直。玉堂学士人中仙,风流挥翰飞云烟。忽驰荐剡为嘘送,直欲难上青云端。我惭桑榆炫颓景,短发萧萧雪垂领。文章花样故不同,锥钝处囊难脱颖。枯荄已感阳和恩,归心茅屋苍苔田。明珠万斛不足报,但仰山斗怀高寒。”

  八

  词曰:

  笑此山人,抛却白云,又来玉京。

  忆泰华黄河,曾观钜丽,轻衫短帽,只恁飘零。

  鸥鹭洲边,杉萝溪上,尽可渔樵混姓名。

  瓶无粟,有西山芝熟,南涧芹生。

  底须役役劳形。但方寸宽闲百念轻。

  况末路逢人,眼应多白,东风吹我,鬓已难青。

  酒浪翻杯,剑霜闪袖,磊隗频浇未肯平。

  何妨去,借相牛经读,料理归耕。

  这阕《沁园春》,周权以自嘲口吻,正式宣告经此番再度北游,将收起驿动的心,归隐乡里,完结自己宦游之梦。“磊隗频浇未肯平”的他,真的能在山头旮旯安心看他的《相牛经》么?只能说岁月无情、人生苦短。

  这次在京时间不如上次长,要去登门拜访的朋友却不少,除了叶恒、欧阳玄、陈旅外,还有马祖常、揭傒斯、吴全节等朝臣宿儒高道。到如今待我们看来,不得不说他是极懂人情世故的。

  马祖常与袁桷、虞集、欧阳玄等人切磋文字,相交甚密。当年身为监察御史的他因劾奏丞相铁木迭儿,累遭贬黜,退隐光州。直到铁木迭儿死后,才回京出任翰林待制。元统元年(1333)拜御史中丞。周权敬仰他一身正气、刚直美名扬,有诗《呈马伯庸御史中丞》云:“振岳威声耸豸冠,袖中直笔佞难干。玉壶冰照一襟炯,白简霜飞六月寒。谔谔清风扬海内,棱棱劲节著云端。绝怜白首南州士,山斗弥高独仰韩。”马祖常后官至枢密副使。卒,赠魏郡公,谥文贞。工诗善文,有《石田集》行于世。

  吴全节(1269~1350),字成季,号闲闲,又号看云道人,饶州安仁(今属江西余江)人。年十三入龙虎山学道。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随师张留孙进京。至治二年(1322),授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儒道兼修,工草书,著有《看云集》。周权进城东齐化门(今北京朝阳门)外的东岳仁圣宫(俗称东岳庙),专程拜访吴宗师,有诗《呈吴闲闲宗师》。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龙兴富州(今属江西丰城)人。延祐元年(1314),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后破格提拔为艺文监丞,与赵世延、虞集等编修《经世大典》。周权上他住所乐道里拜访,有诗《呈揭曼硕监丞》云:“嗟余观光老宾客,瓣香仰止怀生平。焦桐倘许奏流水,古意或可追?韺。顾公风谊薄霄汉,邂逅定见双瞳青。西清邃阁不可近,何日暂借蓬瀛登。”谁知扑了个空,主人因公未回。其实,早在一个月前,揭傒斯就已见过陈旅所撰《周此山集序》,感慨“恨未见其诗与其人”;待回家见到周权留下的赠诗和袁桷、欧阳玄、陈旅所作诗集序,“益恨不及见其集与其人”。尽管不曾谋面,也笃定“其人之贤,其集之可传,可见矣。”是年九月二十日题跋,再次感叹“惜不得与衡之共论之”。有诗《题赠周此山》云:“君家栝苍山,自爱栝苍山。坐卧常相对,登临不待闲。路随流水入,门带白云关。彼此无劳什,高风已莫攀。”

  遗憾未能见上周权一面的,还有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谢端。谢端(1279~1340),字敬德,遂宁青石(今属重庆潼南)人,迁居江陵。延祐五年(1318)进士。他是想为好友翰林修撰宋褧(字显夫)征集周权诗集,听闻寻找过来,奈何“众仲之官余杭,携其诗稿与俱往,周君亦将归栝苍矣”,只好叹一声:“周君其肯录以寄余乎?”另有《题赠周此山》诗一首。谢端累迁翰林直学士,卒于任上。赠陈留郡侯,谥文安。

  九

  词曰:

  独酌新丰,任疏放、从人不识。

  还只是、旧时把酒,秋风狂客。

  颠倒天吴归短褐,风涛岁月头将白。

  笑平生、仅有气如是,难教屈。

  也不学,悲弹铗。也不作,谭扪虱。

  共梅花心事,岁寒冰雪。

  眼底山川徒历遍,胸中史记无雄笔。

  合归来、依旧饭吾牛,歌明月。

  千里相见终有离别日,一首《别叶敬常》催人泪,诗曰:“连日不忍别,预恐成参商。徘徊城东隅,且复呼酒觞。我行当暮秋,篱菊亦既黄。寒风日萧萧,飞雁俱南翔。年光不贷人,励业当自强。临歧语中素,愿子毋相忘。”

  就在这个菊黄的晚秋,周权如雁南归。“勿论尘土东华客,著我僧毡听雨眠(《值雨憩僧舍》)”,风里来雨里去,舟车劳顿,不乏有伴相随,“邂逅南归客,扁舟共问津(《和同舟叶宰韵》)”。来春百花早怒放,人在旅途仍苦吟,“花事匆匆弹指顷,人家寒食雨晴天(《晚春》)”。毕竟千里迢迢,当年不似今朝,高铁飞机“嗖”的一下就抵达目的地,更何况他一路还要驻足观光。

  又经徐州,登彭城黄楼。填词《百字谣·题黄楼》,序言:“东坡昔守彭城,既治决河,乃修筑其城,作黄楼城上,以临河以土实制水,因以黄名楼。楼成,子由作赋,坡翁为书之,刻于石。予回自京师登楼怀古,并感项籍遗事,末章及之。”感怀苏轼治水功绩之余,依然念念不忘西楚霸王。再过瓜州,作《次韵瓜洲渡》,诗曰:“江花江水两悠悠,万事匆匆付白头。又向瓜州买樽酒,一篷烟雨话扬州。”复入镇江,重上金山、焦山和北固山,又有《金焦两山》诗云:“天低塔影搀云耸,地窄钟声度水宽。羡杀禅心如止水,任教四面自波澜。”

  开头这阕《满江红》,有序云:“别毗陵二十载,一日北归,舣舟访旧,落落如晨星,阛阓之人无识面者,戏调此词以自述。”这回重返常州,离京已遥远,想想回不去了,也不想回去了!看来他是彻底放下了曾经的梦寐以求,看破红尘,超然处之。

  这年,已是元统三年(1335,十一月元顺帝改年号为至元元年。因之前元世祖已使用,后人以示区别,通常称后至元)。叶恒南下绍兴路余姚州(今属宁波),出任州判官。来信谈到“欧阳公近兼国子祭酒,学者良有依赖也。以先生学问文章,端可任以馆阁,超然引去,在先生则为高矣,于士论则以为未著也”,对周权的辞受尽显惋惜之情。又说“所刊诗集,乡间士友传观讽诵,莫不仰羡。恒亦获附于简编之末,有所赠之作,岂胜慰幸也。……他日邂逅,更当与公行续集矣”。另有信谈到“抵杭信宿即渡江,弗克辱令嗣相见”,打算“他日南归,或在来春,寻造槐第,共论燕山客窗聚首之乐”

  这年,陈旅也已南下杭州,就任江浙儒学副提举。来信说:“酬应冗纷,残乏嘉趣,又不若与执事相从时也,惟清夜玩公诗词以怡悦耳!诗板,杭人多有印者,当大行于世,清名固不泯矣,钦羡钦羡!令郎自扬州来,首辱过访,雅意厪厚,旅何以得此于桥梓(喻父子)哉?”所称“令郎”与叶恒提及在杭交错而过的“令嗣”,乃是周权长子、已过而立之年的周珂。想必周权已将自己未竟之梦寄托下一代身上,许多事情交由孩子们抛头露面打交道了。

  这年,在京的欧阳玄也有回信,说“承新锓高吟集成,寄示善本,玩味愈佳,侑以福荔(莆田荔枝)、婺棘(义乌南枣)之贶,皆珍品也,感激重感激!”也提到自己二月提任翰林直学士兼任国子祭酒,说“适值史事方殷,讲课纷集,匆匆治答不谨”。

  十

  诗曰:

  索居简人事,与世意罕投。

  柴荆已就理,岁功念西畴。

  落落鸡犬墟,隐隐渔樵洲。

  啸傲一壶绿,聊复写我忧。

  及辰寓冲赏,独策还经丘。

  向夕山景霁,延瞩明川流。

  白云息空谷,归鸟鸣林幽。

  人生亦委化,汲汲将焉求。

  此首古风《幽居》,欧阳玄评价甚高,说“似渊明”。周权能有如此心境,定是完成那个多年未了心愿,那就是为先父寻处吉地挑个好日子入土为安。二度进京期间,上东岳庙拜访吴闲闲宗师,莫非就是为了择日子?不过无以佐证。

  为了给先父树碑立传,周权也是费尽心思,陈旅则是再度鼎力相助。正是这次南归途经杭州,周权又找上陈旅,请求他为先父撰写墓碣铭。再由他出面烦请退养在家的奎章阁侍书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通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经筵官虞集为之书,又请时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孛术鲁翀篆额。

  陈旅平生特别注重师友之情,每每感念素负文名的虞集为知己。适值江浙乡试,经请示孛术鲁翀,带上聘书和礼品,不畏酷暑、不远千里前往崇仁,恭请虞集主考乡试。《元史·卷一百九十》记载:“集感其来,留旬日而别,惓惓以斯文相勉,惨然若将永诀焉。”视陈旅为平生益友的虞集有七言绝句五首相赠,题为《浙西提举陈众仲以其省之命请考秋试,其还也,赋此赠之》。想必正是这次看戏夹卖糖,陈旅请他书写自己为周权先父所撰的《周景瑞墓碣铭》。

  孛术鲁翀(1279~1338),字子翚,号菊潭,女真人,邓州顺阳(今属河南淅川)人。与欧阳玄一样,也是虞汲的得意门生。元统二年(1334)出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后召为翰林侍讲学士,以疾辞,不上。卒,追封南阳郡公,谥文靖。有《菊潭集》六十卷。

  后至元四年(1338)八月,周应祥离世已是十余年。周权大费周章,才以隆重仪式将先父灵柩入土安葬,并拾先慈陈氏遗骨附冢。陈旅《周景瑞墓碣铭》有曰:“士之居世,岂必皆仕。善蓄于躬,以及厥子。”这话当下说来,也颇有道理。

  这年冬,陈旅回京师,提拔为应奉翰林文字。次年夏,来信说道:“令郎自淮扬来,以佳茗分贶。具言尊候清健,殊胜往年,慰惬不胜云也。”且说叶恒曾特意派人请他到余姚看看,因怕天气炎热,打算凉爽些再过去,又聊到“未知何日得与先生握手倾倒耳”,奈何人生无常,他过早病逝于国子监丞任上,最终后会无期。陈旅为文典雅峻洁,不徇世好。著有《安雅堂集》十三卷。

  这年,欧阳玄以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身份再兼国子祭酒。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晚年多次因病乞休不允。至正十七年底(1358)病逝于大都,享年七十五。赠楚国公,谥文。著有《圭斋文集》。与吴澄、虞集、揭傒斯,被后人并称“元四学士”。

  这年,揭傒斯由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升为集贤直学士。后升为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至正三年(1343),年已古稀的他告老还乡,途中被召回,与欧阳玄等同任总裁官,编修宋、辽、金三史。次年,因寒疾而逝于任上。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揭傒斯为文简洁严整,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元代“儒林四杰”;为诗清婉丽密,与虞集、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大家”。著有《文安集》。

  十一

  诗曰:

  翠虬夭矫飞不去,颔下明珠脱寒露。

  累累千斛昼夜舂,列瓮满浸秋泉红。

  数宵酝月清光转,秾腴芳髓蒸霞暖。

  酒成快泻宫壶香,春风吹冻玻璃光。

  甘逾瑞露浓欺乳,曲生风味难通谱。

  纵教典却鹔鹴裘,不将一斗博凉州。

  杜甫《饮中八仙歌》歌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周权的诗中也时不时透出阵阵酒气,读之不小心也会沉醉,犹如这首《蒲萄酒》,你瞧这一瓮瓮自然发酵的佳酿,满满的秋泉红泛着迷人的玻璃光,肆意飘散御酒般诱人的香气,抿一口,令人忍不住一如西汉司马相如鹔鹴换酒,也不愿像东汉孟佗那样拿葡萄酒去“一斗博凉州”。这真是,一杯葡萄酒在手,胜却人间无数!

  纵览周权诗篇,不说无酒不成诗,也是十之有三沾到酒。不提“酒”字,便说“新酝”“浊醪”“清樽”“新丰”,或言“芳尊”“琼觞”“白玉杯”等等,不一而足,且佳作不少。《晚渡》曰:“离离野树绿生烟,灼灼山花烂欲然。酤酒人归春渡寂,柳根闲系夕阳船。”《晚春》云:“轻车繁吹尚纷纭,衮衮香浮紫陌尘。杜宇青山三月暮,桃花流水一溪云。东风旗旆亭中酒,小雨阑干柳外人。何许数声牛背笛,天涯芳草正斜曛。”

  羁独时,举杯对谁吟?《除夕长河客舟》云:“爆竹声中岁又阑,画船列烛照波寒。清樽今夕同谁饮,自买梅花对烛看。”有朋相聚,杯觥交错谁在唱?《赵子华,乃跅弛之士,齿新气锐,痛饮豪吟,座中未有出其右者》曰:“赵君胸吐虹五色,饮酒哦诗世无敌。夜寒濯发当银潢,酒星飞入锦绣肠。眼花耳热忘尔汝,笔阵如云来黩武。百番玉板连秋霜,空中错落天葩香。千奇百怪驱风雨,露泄玄机鬼神语。须臾收敛寂无哗,依然醉碗翻流霞。”饯别,怎能缺酒水?有诗《王张二提举携酒驿亭饯别,因次同舟李彦谦韵》。即使好友不嗜酒肉,譬如湖州张归云,也是“相逢俱是客,对酒感流年(《张归云回自霅川,客中送别》)”,有诗《清溪张归云不嗜酒肉,工诗安贫,所作少年行,因次其韵》。

  苏东坡曾说“诗酒趁年华”,周权归老乡里依旧“醉后高歌”。日常在家“益树松桧,种莲植菊,日吟哦其间。故人相从,辄命酒为乐,无复他事”。且看这阕《青杏儿》,那份情调诉说得淋漓尽致,词曰:“两鬓点霜花,汉南柳、心事蹉跎。幼舆只合居岩谷,绳床近竹,柴门临水,任我婆娑。诗老日相过。爱苍苔、屐齿新蹉。生涯点检无多子,东篱种菊,南山种豆,醉后高歌。”犹如东晋谢鲲(字幼舆)所言“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山东制笔工匠王子玉,擅长书法,是个挺浪漫风趣的老头。有天忽来兴致,竟从杭州出发,乘船来松阳,翻山越岭上门来访。凭周权的妙笔,见其诗我也好想端起酒杯,站在一旁欣赏他龙飞凤舞。《赠笔工王子玉兼能书》云:“兰陵有客髯如戟,吴霜满鬓秋萧瑟。广寒偷拔老兔毫,归寓管城汤沐邑。兴来忽驾钱唐舟,惠然访我苍山陬。酒酣作字大如斗,玄云落纸香浮浮。我惭识字先白首,故砚磨穿笔如帚。与君邂逅两忘年,暮雨江湖一樽酒。”

  周权平常不止喜酒,亦爱茶。《客至》云:“闲携雪瀑煮春茶,多病无钱送酒家。怪底今朝来好客,青灯开彻夜来花。”还爱与禅衲游,多吟诗品茗,作有《懒庵讲主得九江饼茶,虚隐邓同知分饷其半,汲泉试之,因次韵》《谢僧茗饼》《惠山寺九龙峰下酌泉》等等。

  松阳宋代崇觉寺,就在周权家附近。有五言古体《崇觉精舍》,吟道:“风雨山殿古,楹础莓苔青。云气翳枯木,竹色环虚棂。永昼钟梵寂,残烛余青荧。幽堂肃阴阴,恍若游化城。颀然老比丘,款客良有情。扫叶作茗供,折铛煮松声。”看这盛情之下,仿佛这佛门清静得有些式微?

  作者:毛先法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肖土根 孙志华 吴胜 时间:2024年9月26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