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新闻网导航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首    页 田园松阳 数字报刊 新闻中心 松阳概况 公示公告 新闻时评 新闻广角 设为首页
独山论坛 微·松阳 公众微信 媒体松阳 专题专栏 走南闯北 部门乡镇 快讯松阳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上上德盛:以数字力量引领松阳智造

上上德盛:以数字力量引领松阳智造

  在松阳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席卷而来。作为松阳不锈钢管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果敢决心和创新举措,在数字化工厂建设的道路上一路疾驰,不仅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未来工厂试点企业的跨越,更生动诠释了松阳企业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中的无限潜能与硬核实力。

  敏锐洞察从主动破局到深度转型

  “滴滴滴……”上午10点,在位于赤寿生态工业区块的上上德盛集团3号工厂内,一阵警报声响起,企业科研人员正在开展设备防错系统试验。屏幕上,实时跳动的钢管壁厚、外径等数据与预设标准值精准比对,一旦出现“壁厚轧薄”“外径偏大”等偏差,便立即触发自动报警并停机,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这套系统就像给生产线上了‘双保险’,既能实时监测关键参数,又能主动纠错,真正实现产品质量‘零缺陷’。”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严冬云介绍,设备防错系统并非单一技术的应用,而是融合了机器视觉检测、物联网传感、AI算法分析等多种前沿技术,让防错从过去人工抽样检查,升级为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智能闭环管控。

  这一系统的成功开发,背后是企业对传统制造业转型痛点敏锐精准的洞察。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成立,一直以来企业深耕不锈钢无缝钢管、焊接管道和管件阀门生产领域,并凭借过硬工艺在市场站稳脚跟。但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生产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人工巡检存在“漏判”“误判”风险,质量管控陷入“事后补救”的被动;各生产环节数据割裂,订单生产效率低、交付周期长;原材料与能源消耗居高不下,成本压力逐年递增。

  “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要么困在传统模式里‘温水煮青蛙’,被行业淘汰;要么主动拥抱数字化,闯出一条新赛道。”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学文回忆道,2014年,在多数同行持观望态度时,企业果断按下数字化转型“启动键”。当年6月,企业正式成立IT部门,引进3名科研人员,开启“摸着石头过河”的数字化改造之路。此后10年,企业累计投入近1亿元,先后开发了17套数字化系统,涵盖营销、采购、生产、质检、仓储、物流、运营管理等各大关键环节,如同精密的神经网络,让企业的每一个“细胞”都能高效协同,实现了全业务链、全流程的深度数字化转型。

  迭代升级从单点覆盖到系统联动

  2021年,面对安全生产监管难、环保管控处置难、营销提质增效难、决策精准研判难四大难题,企业对原有系统进行整合迭代,创新构建“安全智管”“环保智控”“营销智评”“决策智治”四大子场景,推动安全体系重构、营销模式创新、管理流程重塑,实现数字化从“单点覆盖”到“系统联动”的跨越。

  以“安全智管”场景的落地实践为例,企业为实现“零事故零工伤”安全目标,历经一年半攻坚,自主研发出AI EHS安全智慧决策系统。该系统依托AI模型算法对生产现场的人员行为、设备状态、环境风险进行实时监测与精准预警,形成“风险识别—智能预警—快速处置—复盘优化”闭环处置流程。“当系统监测到员工未佩戴安全帽时,10秒内就会自动激活员工工作服上的震动器发出提醒,同时在安全管理平台弹窗预警,安全员可实时查看现场画面并远程督促整改。”安全管理部负责人芮鑫说。除人员行为管控外,该系统还能对设备运行温度、管道压力等关键参数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并推送维修工单。自系统投入使用以来,累计预警设备隐患200余次,人员违规行为整改率达100%,助力企业连续5年实现“零工伤”目标。

  据悉,这一创新案例还先后获评2024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产业数字化领域优秀案例和工信部2024年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双重荣誉,系全市唯一。

  而“决策智治”场景通过“5G无线+边缘计算+云平台”组网模式,构建了高效稳定的工业互联网架构。生产车间内,每一根钢管都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员工只需手持PDA设备,扫一扫产品工艺卡上的二维码,不仅能获取生产工单详情,还能将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消耗、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一键上传至云端,为企业生产调度、订单调整、成本控制等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这一变革让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了8.5%,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9.7%,彻底改变了过去凭经验调度、靠人工追单的局面。

  绿色生产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

  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企业不仅聚焦生产效率与安全管控的提升,更以绿色可持续为核心,依托“环保智控”场景,打造智慧环保监测预警应用场景,实现生产全流程减污降废目标。

  “环保智控场景构建了‘异常预警—自动修正—持续优化’的管理闭环,让环保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环保管理负责人陈金伟介绍,该场景通过在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站等关键区域部署传感器,实时采集监测废水pH值、废气排放浓度、固废产生量等数据,指标异常时会立即触发智能响应机制。“比如酸洗环节监测到pH值浓度偏离标准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并调整石灰乳、复配絮凝剂的投放量,确保污水经过中和、沉淀、氧化等环节后达标处置,后续中水可直接回用于生产。”

  如今,这一场景已成为绿色生产的核心屏障,企业累计回用废水6.5万吨,连续3年实现工业污水“零排放”;日均消耗水量从70余吨降至5吨,每年节约工业用水2万多吨,用水能耗从上线前的0.52降至0.41,在全国不锈钢行业中遥遥领先。

  “上上德盛的环保智控实践,为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方案’。”松阳县经济商务局局长吴思平说,“企业以技术创新破解环保难题,用智能系统实现节能减排,既守住了生态环保底线,又提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从数字化车间到智能工厂,再到未来工厂试点,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用十多年如一日的实践证明:传统制造业的破局之道,藏在对技术革新的执着里。凭借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深度实践与突出成效,企业先后入选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和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其数字化转型案例先后获评国家、省级“数改典型案例”,并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认证。“未来,我们计划建设无人实验室,探索数字孪生工厂模式,继续推进AI技术在产品研发、柔性生产中的深度应用,助力整个不锈钢管产业形成‘技术共研、资源共享、绿色共生’的发展生态。”IT部负责人王义志说。

  在松阳,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型故事并非个例。如今,松阳正以其为标杆,出台专项政策扶持更多企业踏上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之路,形成“龙头引领、梯队跟进”的产业升级新格局。相信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会有更多像上上德盛这样的企业勇立潮头,以创新为笔、以技术为墨,在产业升级的画卷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共同推动松阳制造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未来稳步前行。

  作者:周晴 来源:松阳新闻网 编辑:叶洋灵 孙志华 吴胜 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