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专题 > 旧村改造 改出农村新天地

旧村改造 改出农村新天地

来源: 中国松阳新闻网 作者: 林健东 编辑: 占黎峰 2010-06-28

三、旧村改造是一活皆活的重大民生工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松阳实施旧村改造,根本在于改善民生,推动农村科学发展,是一项符合农村实际、顺应农民意愿的惠民工程。第一,旧村改造缓解了农民建房难题,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一个成功的中国农民,一生要做三件大事:建房、成家、培养子女。建新房是农民一生成功的最重要标志。无论千辛万苦,离家千里打工,回家建房都是农民最大的愿望。2008年以来,我们通过旧村改造,在不占用一分耕地的情况下,解决了所有改造农户的建房用地,使15453位农民告别了破旧房,并保证了农民生产用房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需要,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群众“房在哪里建”的问题。第二,旧村改造扩大了农村内需,促进了农民就业。开展旧村改造,是扩大农村内需的一个强有力的启动器,是农民能动性消费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新性、针对性。通过开展旧村改造,政府增加了农村投入,农村增加了项目投入,农民增加了建房投入,还促进了农民就业。以农民建设一幢占地85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新房估算,一般土建和装修投入在20万元以上,拉动建材、水、电以及装潢材料、家具家电、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相关方面的消费需求,还需要泥水工、木工、电工、搬运工等多个工种,仅泥水工、木工就需要450多个工时(天),以最低工资每天80元计算,工资支出就是3.6万元。2008年以来,我县旧村改造已拉动农民建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和消费需求16多亿元,创造了1.2万个就业机会。第三,旧村改造促进了农民增收,拓展了发展空间。旧村改造使大批农民实现了从山区到平原、从自然村到中心村、从农村到城镇的转移,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拓宽了增收门路,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群众“人往哪里走”的问题。2008年,松阳实现农民异地转移16385767人,是2007年的3.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8%,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最快的一年。旧村改造还有效盘活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为培育产业、建设项目、发展农村事业提供了宝贵空间,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发展“地从哪里来”的问题。通过新增复垦耕地指标有偿调剂和创新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又筹措了必需的项目资金,解决了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筹”的问题。第四,旧村改造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过去,我们建设新农村,主要是整治农村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现在,我们以旧村改造为总抓手,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等配套跟进,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从外围向核心、从局部到整体,不断向纵深推进,彻底改变了农村长期存在的破、旧、脏、乱、散的落后面貌,农村人居环境明显优化,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今后五年,松阳县委县政府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的实施意见》,继续把旧村改造作为“头等工程”,编制实施《松阳县旧村改造五年规划(20092013)》,按照“拆旧房、腾空间,建新房、强配套”的工作要求,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县旧村改造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系中共松阳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s1]

相关文章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国松阳新闻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2号 浙ICP备10209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