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网闻联播 《浙江日报》 《丽水日报》 《处州晚报》 ;新闻热线: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邮箱:zgsynews@163.com |
|
自信男人自创名牌女装 来源: 松阳新闻网 作者: 陈 剑 编辑: 吴胜 2014-12-04 改变思路走出不一样道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纪东威听说两位在京经商的邻居生意做得很好,于是有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1996年4月,他和妻子张伟兰决定一起北上,带着妻子的一万元积蓄,以及母亲和岳母给的七千元钱。 刚到北京,纪东威夫妇和其他在雅宝路经商的松阳人一样,在赛特大厦后面的平房区租房住。六七平米的小屋,木板搭的床铺,冬天没暖气,屋子像冰窖般寒冷。这样每月300元房租的平房他们一住就是三年。 花3000元租下雅宝路简易市场上仅为几平方米大小的铁棚作摊位,去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挑选价值四五千块钱的服装做样板——他们在北京的店就这么开张了。 刚到雅宝路外贸市场,夫妻俩根本不会讲俄语,妻子张伟兰有点胆怯,看到老外走过来就逃,纪东威就硬着头皮用结结巴巴的英语或者手势和老外交流。 第一个星期,没有一单生意,夫妻俩压力陡增,一切都未知的恐惧感笼罩着他们。在巨大的压力面前,纪东威冷静地找原因、想对策。他发现当时雅宝路市场上的老商户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作为后来者,他如果进行同质化竞争,没优势可言。于是他果断地决定,放弃之前各家都在卖的毛织衣物,把样板换成当时市场上经营人数相对较少的针织面料短袖。 没想到,就是这个转变,给他带来了商机。换新货的第一天,就有外商相中了他的一件样板,提出定100件货。他马上满心欢喜地去动物园服装市场进货,可惜商家只有50件货,于是他把这50件衣服先打包扛回来交给了外商。第一单生意小赚了两三百元。 第一单的成功坚定了纪东威走自己的路的想法,他对自己的眼光更加自信,每次进样板都亲自去精挑细选。 为了省钱,他买了辆人力三轮车,亲自送货到打包站,风雨无阻。天冷了,他就给在大棚看店的妻子买了双带毛的军靴,自己却舍不得买。 到第一年年底,通过辛苦的打拼,夫妻俩赚了七八万块钱,过年时欢天喜地地回老家买新房。同时,纪东威还念念不忘给他带来第一桶金的老厂址——古市豆腐社,花钱买下产权了却心愿。
|